关于社群营销的文章「社群营销运营心得读后感」

2023-09-07 17:49:16 来源:搜狐

2020年7月2日 庚子年 五月十二 雨 上海(读书笔记第59天)

今天,阅读《人生的境界》第一章 “社群之谜”第一部分(P1-P30)。

1.1 什么是社群?

假如自己就是一个点,那么点与点之间通过某种媒介的互动和连接,就出现了联系。连接两点之间的这条线就是社交。多点之间的多线条就形成了面,连接线越来越牢固,形成的面也越来越稳固,这些点与线形成的面,就是社群。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再加上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高效率工具的出现,让社群组织更容易、互动更容易、管理更容易。

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重塑自己的角色,在网络上找到聚集同类的部落,找到有归属感的部落。社群是很多人在互联网上的一个“家”。

五个构成社群的要素,分别是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简称为“ISOOC原则”

1.2 构成社群的五要素

(1)构成社群的第一要素:同好,它决定了社群的成立。

所谓“同好”,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如产品、行为、标签、空间、情感、三观等等,同好是我们找到同质的人的原点,是社群成立的发端。

(2)构成社群的第二要素:结构。这决定了社群的存活。

这个结构包括组织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这四个组成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越长。

(3)构成社群的第三要素:输出,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

好的社群一定要能给群员提供稳定的服务输出,这才是群员加入该群、留在该群的价值。

(4)构成社群的第四要素:运营,它决定了社群的寿命。

不经过运营管理的社群难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从始至终通过运营要建立“四感”: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归属感。

(5)构成社群的第五要素:复制,它决定了社群的规模。

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越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能复制多个平行社群,就能形成巨大的规模。在这之前,先想好3个问题:是否已经构建好自组织?是否已经组建了核心群?是否已经形成了亚文化?

通过“逻辑思维”、“大熊会”、“米粉”、“秋叶PPT”四个案例的ISOOC分析,可以看出建设社群的三种路径。围绕灵魂人物构建社群:罗辑思维;围绕核心产品构建社群:小米;围绕软性服务构建社群:大熊会、秋叶PPT。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风格选择一个切入口,最终,最有生命力的社群最好是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优质产品的结合。

今天开始学习社群营销。之前,我自己已经有了几个200多人的小微信群,也在尝试着进行社群运营,ISOOC原则让我更清楚我的社群现在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输出”和“运营”。学习了四个案例,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价值,这也是成功社群的核心,就是要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优质产品。下一步,我准备先建个核心群,逐步构建自组织,尽快形成特有的群文化。

今天的读书笔记分享完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