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艺术——新时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定位与价值取向
(1/3)吴为山为南京青奥会创作的主题雕塑《跨越——火炬手》矗立在南京国际机场高速路主干道
(2/3)北京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公共艺术作品《北京·记忆》
(3/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作品《弈趣》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报告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明确方向,也为我们思考中国公共艺术的基本定位和发展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公共艺术”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逐步开展了本土化的实践和研究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雕塑的建设成就。任何一种理论或概念,都必须经过本土化的发展才能落地生根。新时代,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公共艺术的根本定位与未来方向进行认真总结与思考。
为人民而生的中国公共艺术
中国公共艺术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重要形式,应当将其放置于公共文化的语境中来加以检阅。在新时代背景下,如果一定要给中国公共艺术下定义,则应当从价值取向上定义中国的公共艺术,即中国公共艺术必须是一种服务人民的艺术。
新时代,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新时代发展的主线。这恰与中国公共艺术的本质相契合。顾名思义,公共艺术是存在、传播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式。不同于可以“孤芳自赏”的传统架上艺术,允许创作者纯粹追求自我表达和在封闭场域内的展示传播,公共艺术是最直接、最深入人民大众的艺术,在创作伊始,就预设了由最广大的公众来进行欣赏与接受,并通过互动传播部分参与作品的创作与“生长”。从创作的出发点到最终被接受,都以“公众”为核心,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形式。
具体来看,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建设机制以政府部门为主要的发起者、出资者和管理者。而政府相关部门通常也将公共艺术视为精神文明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往往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公共文化空间品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为目的,最终则是为了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由于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在发挥艺术家创造力的同时,也往往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艺术的方式,将最广大的公众联结在一起,引导具有生长力的文化创造,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
中国公共艺术的社会制度优势
公共艺术以社会公众作为创作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在创作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共资源调配。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天然的契合,也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制度优势所在。
公共艺术的本质,决定了其与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结。其创作成败,也取决于对公众造成的影响与反馈,需要考虑到社会集体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说,作为体现“人民的意志”的公共艺术,其评判必须以人民的满意度为准绳,只有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的作品才是合格的公共艺术。基于以上原则,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发展有着鲜明的社会制度优势。
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价值取向上,保障了公共艺术不会沦为强势资本的商业工具,为公共文化艺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具体的创作和实践落地过程中,中国公共艺术也具有巨大的社会制度优势。很多公共艺术项目都需要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保障了在社会物质和文化建设中能够快速高效地调配公共资源、达成有效管理运作。民主集中制背景下,政府管理体系与宏观调控的丰富经验、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的惯例,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公共艺术创作虽然是由艺术家个体进行设计创作的,但其最终完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公众的接受与互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创造。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强大的集体意识,追求“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境界,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公共艺术所追求的公众意识、增进认同与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讲好中国故事公共艺术大有可为
中国公共艺术的本质是人民的艺术,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艺术与公共之间,立足于艺术本体,满足人民需求,走向人民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传递中国文化自信,从艺术家肇始最终反哺人民,是中国公共艺术家“匠心”的终极目标与责任担当。
新时代的中国城市建设,正在从功能城市走向人文城市,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塑造城市文化灵魂、讲述城市故事是当前新型城镇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中国公共艺术使命之所在。公共艺术因其自身的公共性、参与性等特点成为将艺术元素融入城乡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理想途径。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载体,小中见大,用文化艺术的方式更新固有的思维观念,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改变城市的创新轨迹,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延展性,也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和文化自强自信、文化交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公共艺术具有强大的文化转化力与创新力,作为能够跨越地域文化与语言障碍的艺术语言,在文化交流中也能发挥巨大的桥梁作用。中国公共艺术工作者,应当不断尝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新的文化艺术精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公众美育水准,并努力探索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时代,中国公共艺术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完善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逐步渗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完善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道路上,作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工作者不仅需要有“顶天”的视野与胸怀,更需要怀揣和践行“立地”的决心与行动,用无数朴实的小行动去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想,通过行动去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公共艺术史卷,将艺术创作写在中国的大地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