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国老课本的集体怀旧是一种病

2022-05-24 11:11:12 来源:网络整理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一代大家叶圣陶先生编写课本文字,丰子恺还为每一篇课文精心绘制了插图。教材活泼隽趣,贴近儿童口语,在当时同类教科书中也是很新颖的做法。最近在各大书店里,这本书的重印本都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说没货,不仅时下的儿童,爸爸妈妈们也对它爱不释手。

从文字到文化,民国老课本——1932年《开明国语课本》一下子就火了,据说还断货了,就连出版社自己都没有货了。从国内某著名图书网购网站看,这个版本的民国课本出版、印刷于2005年1月1日,换言之,一本卖了五年多的影印书突然在网络火爆起来,背后的原因还得值得玩味的。

此前,包括陈丹青在内的社会精英阶层带着伪批判的眼光对“民国范儿”的追思无异于是一种社会思潮的开端。现在,从所谓的网民对民国老课本的推崇中,终于完成了“由文字渐进为文化”的过程,一本过气了的民国老课本俨然成为大众视角里的集体怀旧的开端。

民国不远,就在1949之前。但历史终归是历史,既然朝代的概念对中国人来说不只是时间的概念,更是某种文化的同义词,于是,距离当代最近的“朝代”——民国理所应当地成为文化追思的对象,哪怕此前有着林林总总的毛病,还是成为今人逃避现实的精神“桃花源”。

就事论事地说,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再好都不可能成为当下小学生的教材,原因很简单,时过境迁了。民国老课本最多是一种参考读物,不可能成为一种标准的教材。如果愿意追思更远,从先秦到有清一代,无数经典读物都有做中国人文化“教材”的资格,那样下来,阅读量就恐怕就不是小学生能够承担的压力了。

从民国老课本比较现在的通行小学课本,很多人的结论是对当下教材及教育体制的鞭挞,完全忽略了两个时代背景的千差万别,既然没有比较的条件,仅仅是从语文课本上的不同就能够得出制度性差异的结论来也是可笑的。

怀古是中国文化的通病,追思民国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不自信,对老课本的怀念如同很多人对所谓的“汉服”偏爱一样,喜好者固然可以好古,但不可能让服饰文化形成“穿越”式的倒退,人的社会功能完全不同了,穿个“汉服”也充其量是个礼仪的程序,普及则需要大众文化的介入才行。

事实上,民国文化的延续一直连绵不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期的时代,距离现在也不过百年,其影响已经散落在中国当下文化的方方面面,只不过如果不是刻意去观察,是不会发现那就是“民国文化”的基因而已。精英文化有意引领大众文化故意贴上“民国”的时代标签,对大众文化来说并不公平,从众心理下实现的集体怀旧还是或多或少地剥夺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独立思考自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