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清朝盛世掌上明珠 六代皇帝苦心营建
腐叹:六代皇帝苦心营建
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座皇家苑囿,更是一处财富宝库和精神圣地。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营造过程中,圆明园凝结了清朝数代君主的心血,象征着他们的帝王志向和天下情怀。尤其是在康雍乾盛世物质辉煌的推动下,全国的能工巧匠为之宵衣旰食,各地的奇珍异宝为之铺陈装点。在圆明园金碧辉煌、气象万千的背后,是举国之力的浩瀚,倾国之财的靡费。
一曲长恨歌 寄托兴与覆
清朝盛世的掌上明珠
编撰|闵勉
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一个如此震撼人心的名字,这样一座几乎平地而起的庞大皇家园林,有着数不清的亭台楼阁,看不遍的奇花异卉,览不尽的湖光山色。可是,1860年10月18日这一天,它在英法士兵的火把下,瞬间化为齑粉。在这熊熊烈焰之中,庞大的清王朝也像一个伤痕累累的巨人,缓缓地倾颓。
圆明园的兴建伴随着清王朝的康雍乾盛世,在它漫长而繁复的营建过程中,寄托的不仅是几代中国皇帝的君王志向,也熏染着整个中华民族隽永雅致的审美情趣。
康熙时期:一朝选在君王侧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上是清代北京西郊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同治年间改称万春园)等几处皇家园林的合称,非一人一时建成。
17世纪中叶,当清廷建都北京之后,京郊一带成了皇室和八旗贵族的庄园,顺治初年,只将明朝遗留下来的南海子(南苑)稍加修整,作为狩猎和避暑的地方。顺治十三年(1656年)玉泉山与南海子都隶属于奉宸院,这便是当时的离宫,但皇帝只是偶尔前去游览。
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平定三藩之乱后,国家政局逐渐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国库的充盈有条件让统治者在生活上得到更高的享受了。北京紫禁城中的皇宫,虽然金碧辉煌、庄严肃穆,但缺乏天然之美,皇上感到居住不舒服。于是,大规模的营建苑囿别墅开始了,康熙帝成为营造皇家园林的第一人。
康熙初年,他曾在玉泉山麓明代的严华寺旧址上修建行宫,初名澄心园,后改称静明园。从此以后,康熙便经常驻跸西山,游玩休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10月,他首次巡幸江南,对那里的青山秀水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北京后,便让擅画山水的青浦人叶陶设计,在北京西郊明朝武清侯李伟的故园清华园旧址之上,建成了第一座大型皇家园林——畅春园,作为他的离宫。
畅春园的建筑及园林景色都很朴素,康熙帝自己曾说:“茅屋涂茨,略无修饰。”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又在静明园以西的香山东麓建成了静宜园,这样,畅春园与静明园、静宜园形成了鼎足并峙之势。西郊诸园,静悄悄地走上了不断营建的道路,也迎来了盛世下的辉煌。
雍正时期:始是新承恩泽时
畅春园建成约在康熙二十六年,时年皇四子胤禛10岁冲龄,已逐渐显露出政治才干,能善体父意,在康熙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命他屡次主持大祭。尽管此后胤禛无法避免“夺嫡”的政治漩涡,但此时他能得到父亲垂青也是事实。
大约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以后,康熙帝在畅春园附近赐给胤禛一块建园基地,让他建造自己的花园。雍正在园子的设计建造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两年后,花园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由康熙帝御题“圆明园”的匾额,自此,圆明园有了它正式的名字。
圆明园的含义,以雍正自己的说法:“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就是说,当皇帝要明智洞察,谨守儒家的中庸之道。
胤禛即位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正月,将圆明园改为离宫型的皇家园林,大力扩建。在此之前,雍正帝还专门找来懂得风水理论的山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和潼关卫廪膳生员张尚忠二人,按照离宫的要求,为圆明园勘探风水,以便制定设计规划。
经过二张反复观察、测量,给雍正帝写了一份勘测结果上奏材料。他们称,按九宫八卦和天干地支的理论解释,圆明园与中国的山形水系大体相当,九州四海全涵摄其中。这正符合雍正扩建圆明园的思想,就是要把它建成整个中国的缩影。
除了总体的蓝图,对于园内建筑的布置也体现了皇朝造园的“中极”思想,“正殿(指正大光明殿)居中央,以建皇极八方拱向。正北立自鸣钟楼,楼高三丈,以应一白水星。正南九紫建立宫门,取向明出治之意。”最后张钟子和张尚忠论证,圆明园“上合天星,下包地轴,清宁位育,永巩皇图”。他们何曾想到,一百多年后,偌大的圆明园就被英法联军焚毁,变作一片废墟。所谓“永巩皇图”,也就成了一场千秋大梦。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内务府跑了好多地方,最终认为热河围场一带的大木够标准,但围场属皇家禁区,不敢擅自开采,上报雍正。这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三年(1725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朝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乾隆时期:三千宠爱在一身
乾隆还在当皇子的时候,雍正赐其居于圆明园的长春仙馆,曾在万方安和以北的桃花坞(后更名为武陵春色)读书,这让乾隆帝一生都抹不去圆明园情结,也成为清代诸帝中在圆明园修建工程上最费苦心和最下本钱的一位。
乾隆帝成年后,愈加地好风雅、喜燕游,读书广博的他同时对园林鉴赏也有着一定的研究,他在位60年间,不惜耗费国帑,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动用无数民力,对原有的这座皇家园林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建,到乾隆九年(1744年),“四十景”全部建成。除此以外,这半个多世纪里,圆明园每天都在施工,原有的宫殿稍显陈旧,乾隆即命油饰一新,他还在园内福海的东、西、北面全面兴工,增建和改建了许多新景区。
这些景观的主要设计者就是后世称作“样式雷”的雷氏家族,自康熙中期雷家第一代进京后,这个家族就居住在圆明园旁边的海淀村,长期掌管圆明园的“楠木作”与“样式房”掌案。另外,乾隆的宫廷里还有“如意馆”的画师可备园林设计的咨询,但要说圆明园的“总设计师”,非乾隆帝本人莫属。这位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的君王,自谓“园林之乐,不能忘怀”,对于园林艺术颇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凡重要的园林建设,他都亲自过问;对于某些规划设计,甚至直接参与其中。
凭借举国之力,乾隆进一步推动着中国传统庭园的自然美发展。如园中殿宇,很少用斗拱,不似大内建筑重檐给人的压抑感。建筑间的平面配置,也尽量在左右对称中力求变化,有工字、口字、田字、卍字、偃月、曲尺各种走向,各景观自有分划,不拘常套。至于园中起“点睛”用的亭阁桥梁则最具匠心,亭有四角、六角、八角、十字、流杯数种,桥有圆拱、瓣拱、尖拱各式,它们与假山、游廊、殿宇逶迤相通,别有一番情趣。
圆明园中烙下最深乾隆帝痕迹的还是长春园和西洋楼。乾隆十年(1745年),他开始修建长春园。长春园位于圆明园东面、绮春园东北,原本是圆明园东墙外隙地,旧名水磨村。乾隆建此园的目的是在他归政后于此颐养居住,“息肩娱老”。
经过紧张施工,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6月,长春园的中路和西路主要景区,如海岳开襟、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等均已建成。乾隆帝御题“长春园”匾额挂到园门上,他又令画家沈源绘制长春园全图一张。到三十七年(1772年),又在长春园西部建成了蒨园和小有天园,中路的淳化轩和东部的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诸景区也相继竣工。以上这些,基本都是乾隆从江南一带复制过来的园林。
这位长寿并好游的皇帝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起就数下江南,随时都带着工匠和艺术家,他搜集了江南的园林名胜,命令画家绘制成图,回京后在圆明园加以仿建。如二十七年(1726年)第三次南巡期间,乾隆帝曾以浙江省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宫。隅园在海宁城的西北角,乾隆对该园的结构佳妙很感兴趣,回京后就在福海的西北,仿造它的形态进行改建和扩建,园子建成后,题名“安澜园”(后改称四宜书屋)。四十年(1775年),又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在圆明园水木明瑟北面,建成了皇家图书馆——文源阁。长春园东北角的狮子林,仿自苏州的黄氏涉园(狮子林)。苏州的狮子林建于元代,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园中有形似狮子的奇石,因此得名。元代大山水画家倪瓒曾在此隐居,并画了《狮子林图》。正是这幅画作让乾隆皇帝知道了狮子林。乾隆多次南巡,每次到苏州都要去狮子林游玩。在五游狮子林后,他决定在长春园仿建一座狮子林。乾隆帝爱杭州西湖胜景也广为人知,因此著名的“西湖十景”: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全部在圆明园中仿建,连名称也一字不动照搬过来。
富有四海的乾隆帝认为西洋的所谓奇珍异宝,没什么稀罕的,只是于天文数理,他沿袭了其祖父康熙帝的好奇心理。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天,乾隆帝在勤政殿里观看路易十四赠送的法国建筑景观图册,忽然看见上面绘有水法(喷泉)的图样,景象十分壮观。于是便召见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进前解说,乾隆帝听后对水法兴趣大增,便询问郎世宁在北京能否找到制造水法的人才。当时郎世宁回答能够找到。他回去后便在那些西洋传教士中寻找,终于发现蒋友仁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蒋友仁是法国人,1744年他29岁时来到中国。蒋友仁在欧洲研究物理时,曾模仿和模拟各种引水机械。乾隆帝通过郎世宁的介绍,把蒋友仁找到圆明园,下旨让他设计水法。
没过几天,蒋友仁把设计图样呈给了乾隆帝,龙心大悦的乾隆帝决定在圆明园的东北角建造一座西洋楼——谐奇趣,把欧洲建筑风格与中国情趣结合起来,蒋友仁遂成为长春园西洋楼的设计者之一。为了早日建成,乾隆帝还下旨,凡蒋友仁调遣工人施工操作均须遵照实行,“一切旧制旧规,悉予解除,听予蒋氏自由”。在这样优先的条件保障下,蒋友仁日夜操劳监督指导。乾隆不但在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技术上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施工期间,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到现场察看工程进展情况。乾隆十六年(1751年)2月,第一个水法工程竣工,乾隆帝与大臣们看过以后,非常满意。这个水法工程就是长春园西洋楼中最早建成的谐奇趣。
有了谐奇趣后,乾隆帝对西洋楼和水法的兴趣更浓,又亲自在长春园中择地,令郎世宁和蒋友仁共同绘制西洋楼设计图,在它的近处再添水法。这组欧式宫殿和喷泉,就是远瀛观和大水法。《教士书札》说到一处宫殿脚下的喷水管口,“以十二兽类分别代表一日十二个时辰,每二小时之内,有一兽,口中涌射喷泉,他兽继之,轮流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西洋楼中的海晏堂和堂前的水力钟,那喷口的十二兽类,就是现在暴得大名的“十二铜兽首”。
乾隆一手主导的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吸取了中国园林及建筑的优点,实行了中西结合的尝试,标志着欧洲建筑与造园艺术于18世纪首次引入中国皇居领域。
嘉庆、道光时期:犹似霓裳羽衣舞
绮春园在长春园的西南面,初名春和园,原为康熙十三皇子怡亲王胤祥的赐邸,后又改赐大学士傅恒及其子福康安。
福康安死后,此园收归皇家,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正式附于圆明园,同年改名为绮春园。那时绮春园规模还比较小,仅限于园东半部,面积不过四、五百亩。嘉庆帝即位以后,将绮春园西部的两处王公园邸并入官家: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赐园西爽村,一是庄敬公主下嫁时的赐园含晖园。
嘉庆帝在位共25年,在这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清廷对圆明园的修建没有停歇。嘉庆十四年(1809年)绮春园内新添勤政殿、烟雨楼、凤麟洲、鉴碧亭、涵秋馆;十九年(1814年)又建成含辉楼、招凉榭、惠济祠、畅和堂、湛清轩等。绮春园经过大规模修缮、改建和扩建后,它成为嘉庆帝园居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时的圆明园正处于全盛时期。
嘉庆之后,道光成为这里的新主人,这一时期清廷明显开始走下坡路,经过了川陕鄂白莲教起义后,清政府的经济实力被大大消耗和削弱了。在财力捉襟见肘、国势日衰的情况下,道光帝撤了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的陈设,取消到热河避暑山庄的消夏和去木兰围场的狩猎,而对圆明三园的修建仍不遗余力。
百余年的风吹日晒,使畅春园日渐倾颓,道光帝将皇太后、皇太妃由畅春园移居于绮春园的敷春堂内,同时进行大规模翻新。直到咸丰年间,经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清王朝已是日暮西山,尽管如此,在圆明园被焚的前一年(1859年),还对九州清晏有局部的改建。
这期间,圆明诸园的“所有权”和名称也经历了一些变更。如熙春园,创建于康熙年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归入御园,咸丰以后改称清华园;春熙院原名淑春园,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正月,改名为春熙院。从此以后,在档案中开始出现“五园”的称呼,指圆明园、长春园、熙春园、绮春园、春熙院这五座相互毗邻的皇家御园。后在嘉庆七年(1802年),嘉庆帝将春熙院赏给庄敬固伦公主,同样,道光二年(1822年),惇亲王绵恺得到了道光帝赐赏的熙春园,它被划到御园以外。此后,“圆明五园”便改称“圆明三园”,三园之中,以圆明园的规模居于首位。
圆明三园是在清代全盛时期,经过数代皇帝经营,耗费了巨大财富和无数民力修建起来的。150多年里,它不断地扩大、增建、修缮、翻新,园中的景区、景点富丽堂皇、日新月异,是当时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园林。
(参考资料:圆明园管理处编《圆明园园史简介》;常润华编著《圆明园兴衰始末》,北京燕山出版社;汪荣祖著、钟志恒译《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江苏教育出版社;侯仁之著《圆明园》;[瑞典]奥斯瓦德·奚伦著《万园之园圆明园》等)
留在圆明园红墙上的“样式雷”
编撰|景韬
参与圆明园营建的六0朝皇帝和画师们只是将现实和想象中的美丽付诸纸上,而具体的建造实施者则是宫廷中的御用建筑公司——样式房。这个御用建造机构的开创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样式雷”家族。
雷金玉冒死安房梁
“样式雷”祖籍江西永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一代雷发达由江宁(南京)来到北京,到第七代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它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
在民间流传着一些传说,试图告诉人们: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工匠能够一步登天,成为皇家建筑的首席建筑师。相传故事发生在清朝皇宫的一次改造工程中,木匠出身的雷发达第一次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
说是康熙中叶重修太和殿,在工程基本接近竣工的时候,要举行一个上梁的活动,这是很隆重的典礼,相当于我们现在奠基礼、剪彩那种感觉。
“上梁”仪式那天,康熙皇帝亲临太和殿,大家都非常紧张,到了上梁的关键时刻,可能是上梁的官员木工技术不好,脊檩安了半天,榫铆总是合对不上。当时主持的工部官员都急坏了,因为这要是不成功,可能就要有人掉脑袋。最后,雷发达自告奋勇上去装梁,但是他只是小小一个工匠,上去干这个活儿起码也要有七品官职。他的上司死马当作活马医,叫他换上七品官服。于是,雷发达袖子里装着小斧头,爬上去啪啪几斧头,技艺非凡,很轻松就装上了。康熙看了之后,非常欣赏,当场就封七品官,当了样式房的掌案。
历史记录中,太和殿曾经有过两次重建,但第一次发生于康熙八年(1669年),此时雷家尚未来北京,第二次发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此时雷发达去世已有两年。也就是说,雷发达不可能参与太和殿的重建工作。太和殿里的惊险一幕实在太具有传奇色彩,历史学家为了考证这个故事,发现原来它是雷氏家族内的“移花接木”,故事的主角是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
“上梁”也并非发生在紫禁城而是在畅春园。雷金玉随父亲北上京城后,也在宫里当差做木匠,大约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雷金玉参与了畅春园正殿“九经三事殿”的工程。当时在上梁的时候,康熙见雷金玉很年轻,技艺也非凡,召见他谈话,发现他才思敏捷,正好两个人年龄也相当,康熙非常欣赏他,马上封他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让他掌管皇家的建筑设计,就是样式房。
至今,在雷金玉的碑文中还如实地记录着这个故事。康熙的御制诗《畅春园记》里,也专门提起过有一位技艺非凡的工匠,他一直非常挂念。从这以后,雷金玉参与了西郊诸园的许多工程项目。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修圆明园,赐给当时一位亲王,此间主持修建的就是雷金玉,而这位亲王,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雍正帝。
制烫样奇技差天下
雍正帝即位后,大规模扩建圆明园,此时年逾六旬的雷金玉,应召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负责带领样式房的工匠,设计和制作殿台楼阁和园庭的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对圆明园的设计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具体施工前,作为圆明园建筑设计师的“样式雷”首先要进行平面设计,画出建筑草图——地盘样,地盘样上有亭台楼阁、庭院山石等建筑图例,也有桥梁、水流的布局走向。草图经皇帝认可后,他们便要将图上的建筑景致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
我国古代的建筑工程最迟在汉代就有了图样,到隋朝时发展出以线条和结构相结合,在三维空间内研究建筑设计的模型,“样式雷”的贡献就是将这一设计程序标准化、规范化,并命名为“烫样”。所谓烫样,就是指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用草纸板、秫秸、油蜡和木料等材料加工制作的模型,因制作工艺中有一道熨烫工序,故称烫样。
作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御用班底的样式雷家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宫廷各项建筑工程烫样的制作者。在他们的妙手之中,平面的设计图样通过纸、秸杆和木头等材料的组合变成了立体的微缩景观。
遗留至今的样式雷烫样,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处,其中以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时所做的烫样为数最多,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圆明园中的“勤政殿”、“万方安和”、“廓然大公”等。
这些烫样都按比例制作,尺寸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分样,一种是寸样。如五分样、寸样、二寸样、四寸样至五寸样等,即与建筑尺寸比例分别属1/200、1/100、1/50、1/25至1/20等。比例根据需要选择,细致到房瓦、廊柱、门窗甚至室内陈设的桌椅屏风等,以便皇帝审样时一看就明白,也方便建筑时按比例原样放大。烫样的神奇也在于它的层叠性和灵活性,结构之间互不影响,各个建筑细部有所联系又不失独立。
圆明园施工过程中,欣逢雷金玉七旬正寿,雍正帝给予特殊的褒奖:命皇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亲笔书写“古稀”二字匾额,赐予雷金玉。雷金玉将此匾运回故乡南京,悬挂于祖居大堂。
雍正七年(1729年)末,70岁的雷金玉去世,雍正除恩赏金银外,还下旨令皇家驿站沿途照料运送灵柩返回南京安葬,皇帝所赐匾额供奉在雷氏故宅大堂。这在当时对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作为雷家世代执掌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事务的创始人,在后来的雷氏宗谱世录中,雷金玉被尊奉为雷氏家族迁居北京的支祖。
此后雷氏家族共有七代人接续持掌样式房,其中以雷金玉的孙辈雷家玺最为出色,万寿山、玉泉山、香山、避暑山庄等工程均出自他手。
和圆明园付之一炬一样令人遗憾的是,烫样工艺也随着雷家的衰落而失传,现在反映圆明园旧貌的烫样,只剩下同治时拟修复圆明园时做的几件。今天,我们只能从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等清代皇家建筑中,去畅想那个曾经也刻在圆明园红墙上的名字——样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