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给“文化资源”臆造产业躯壳
近日,关于“曹操墓”的争议又逐步升温。
河南安阳“曹操墓”被发现并公布以来,许多学者参与了“挺”与“倒”的论战,各派专家学者还纷纷拿出质疑或肯定的证据。“曹操墓”真伪至今尚未开棺定论。
暂且抛开曹操墓的真伪不说,此次“曹操墓”的“挺”“倒”两派之争,两边所陷入的背后利益立场更为令人关注。事实上,之所以发生“曹操墓”的挺倒之争,是因为许多地方、许多领导、许多人,把历史文化和资源等同于文化产业来看待了。
“名人故里”之争源于地方利益
不久前,冯骥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有的人对待曹操墓,并不是考虑曹操墓被发掘出来,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精神文化价值,而是首先想到4.5亿元的产值。”
日前有报道称,曹操墓的门票已被安阳有关方面暂定为40元。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曹操墓’挺倒之争,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发生的种种‘名人故里’之争的翻版,背后无不是地方利益之争。”
围绕“名人故里”之争,近年来在国内部分地区之间,可谓上演了一幕幕鲜活的闹剧。
四川遂宁、河南平顶山、新疆昌吉市为了观音菩萨故里争得面红耳赤;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为争夺李白故里展开“跨国”竞争;山东阳谷、临清,安徽黄山三地为了争夺西门庆故里打起嘴仗,一时间让《金瓶梅》里的淫贼、恶霸、奸商西门庆成为“至爱”宝贝;连小说中虚构的神话人物孙猴子也有了“故里”,山西省娄烦县决定开发建设占地7000亩的孙悟空故里;8月10日,湖南株洲向媒体高调宣称:该市将投资100亿余元人民币建设神农城,打造全球华人炎帝文化景观中心。
各地为何不惜代价地争“名人故里”?毫无疑问是利益驱动下对文化资源开发的博弈。牵强附会地搭文化的台,唱产业的戏,把文化产业的功能、作用无限放大,牵强对接,正是近年来“名人故里”闹剧屡屡上演的原因。
陈少峰表示,文化资源、历史文化等同于文化产业,这是对文化产业认识的一个误区。文化产业发展追求的是创新,历史文化讲求的是积淀。靠“名人故里”打造文化产业,即使能带来一定的旅游效益,也不会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因为其缺乏产业链。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差更远
“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业资源,许多时候文化资源反而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阻力。”文化学者左春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在发展文化产业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中,许多省、市自称为文化产业资源大省、大市,认为有优势的文化资源就可以顺利进行文化产业的计划性发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多个地区的文化产业规划中找到痕迹。在山东省文化发展规划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字样:以“三孔”为载体,整合孔子、孟子、曾子等儒家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儒家文化旅游区。
“孔子、孟子、曾子是思想的圣贤,让人们去旅游看什么,无非是现建的山寨古屋,这还不如让人躺在家里读一遍圣贤的著作,受益更多一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直言。
左春和说,文化资源主要反映在一个区域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或者文化名人等。这是目前许多地方最容易生发的自我优势想象,认为文化资源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文化资源不一定能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有时候文化资源可能恰恰不利于发展文化产业。
对此,左春和解释道,一方面,文化资源不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独享性,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故事传说和历史记载都可以被普遍使用,所以,文化资源无法成为一个地方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目前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大都为现代观念包装下的娱乐文化,这种文化形式是对精英文化的逃离或消解,它只考虑市场受众,并不严肃把握文化的历史传承。这样来说,越是具有现代性的文化产业形式越有市场效果,而历史厚重、民俗性强的文化产业形式则很难被现代人所追捧。
“比如我们的传统戏曲和一些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虽然有着极强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传承性,但它无法适应现代受众的消费习惯和心理方式,很难进行产业化。”左春和表示。
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解构式利用,它的成功多为现代观念下的现代包装,在产业化过程中不再考虑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畏。这并不影响文化产业的道德品性,因为文化产业从开始它就告诉你,它并不走进精英,只是大众文化的消费产品
“在以资源推动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一些地方单独强调某地域的文化独特性和文化深厚性,而忽视了其他资源的利用和挖掘,只能独守文化传承而无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发展。”左春和说。
当然,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存在误区,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无视文化发展形成的规律,甚至于无视道德、伦理的底线,无视历史事实的凭空臆造,把一些神话人物和传说当成文化遗产来“产业”化,则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