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呷拉宗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突破

2022-04-29 17:30:42 来源:网络整理

呷拉宗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仁达乡呷拉宗村的东南部,处于鲜水河左岸的缓坡地带。2009年9月至10月,中日联合开展的“西南地区北方系青铜器及石棺葬研究”项目的第二期发掘在此展开,本次发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日本九州大学考古系、甘孜州文化局、炉霍县文化旅游局组成。结合课题本次发掘300平方米,共清理冶炼遗存1处,石棺葬14座。取得了重要收获,现介绍如下。 冶炼遗存 冶炼窑炉位于遗址的东南部的缓坡地带,茶马古道横穿其间。窑炉结构为馒头窑,炉上部在修建道路时遭破坏。平面呈椭圆形,长1.6米,宽1.4米,深1米,窑底带有一较长的呈斜坡的通风道。窑炉底部的堆积明显可分为6层,除上下两层为红烧土外,中间夹杂有石块堆积、灰土堆积、铁砂堆积和烧结堆积。其中在窑炉底部的第4层中,采集到大量的铁砂。结合在窑炉北部的鲜水河左岸采集到的大量的铁砂和“呷拉宗”藏语地名(铁匠铺)的含义,初步推测该窑炉的冶炼性质为冶铁。 清理表明,在窑炉废弃后,炉中分别放置过两具人骨和牛肢骨、羊头骨和大量的其他动物骨骼,并且这些骨骼和大量的石块堆积在一起,同时人骨表现异常。其中1号人骨,处于窑炉上部的北部,呈侧身屈肢葬,右下肢骨明显异常,初步观察的结果是该人骨右腿残疾,而且时间过长,肱骨和胫骨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变异。2号人骨处于窑炉下部,呈俯身屈肢。该人骨随葬有陶罐、铁带钩、铁刀和铜耳坠等物,且和大量的石块堆积在一起。与同时期石棺葬的墓葬形制、尸骨的处理表现处完全的不同。 从2号人骨出土的器物推测,其年代在东汉时期,窑炉的使用年代应早于2号人骨的年代。这是首次在西南地区石棺葬分布区域发现较早的冶铁遗存。同时这种形制的窑炉,在西南地区尚属发现,对研究西南地区特别是石棺葬分布区域的金属冶炼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石棺葬墓群 石棺葬墓群处于遗址的北部的缓坡地带。已清理的14座墓葬可分为四种类型,即长方形竖穴石棺墓,无盖板;长方形竖穴石棺墓,有盖板;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盖板和长方形竖穴木椁墓。墓葬长约2米,宽0.6~0.8米。墓葬中出土器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铜器和玉器。陶器主要有双耳罐、罐和珠饰,铜器主要有铜泡、尖顶泡、钺形器、镜、刀、手镯等,玉石骨器主要有绿松石、石斧、海贝等。 发掘清理的墓葬既有主要随葬铜器和石器,没有陶器的文化类型,与炉霍卡沙湖石棺葬墓群接近,又有只随葬陶器的墓葬的文化类型,与甘孜吉里龙石棺葬墓群接近。说明呷拉宗处于多种文化因素交织的地带,多种墓葬形制共存,其发展、演变及其文化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完善了雅砻江中上游地区石棺葬文化的内涵。为全面了解汉代前期雅砻江中游地区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收获的重要性及意义 呷拉宗冶铁遗存的发掘是首次在西南地区石棺葬文化分布区域进行的科学发掘,窑炉保存较好,结构清晰,冶炼性质明确、周边遗存丰富。并首次对冶炼遗存的周边环境、铁的来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对西南地区金属器的独立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研究西南地区冶铁的历史的重要考古材料。 雅砻江中上游地区的石棺葬的分布及其特点,历来是考古学界研究的重点,中日合作对雅砻江流域的考古发掘,为全面揭示雅砻江中上游地区的石棺葬文化的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呷拉宗石棺葬墓群的发掘,揭示出雅砻江中上游地区另一种石棺葬文化类型,为全面了解本区域石棺葬文化的特点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