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字赋能层层破圈 传统文化,换一种“打开方式”
根据《千里江山图》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宋画《千里江山图》
■深圳特区报 记者 尹春芳
数字赋能是一个热词,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数字化给传统文化打开了新的视界,让它更深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出现的天干地支、十二时辰、折柳送别,到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都是运用数字技术加持艺术创作,这背后,是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解构与创造性运用,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力。
年轻人成传播传统文化生力军
如果问当下谁是传统文化最积极最热情的粉丝?答案一定是“Z世代”。“Z世代”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充满个性、善于表达,多数受教育程度高。接收互联网空间的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接受内容上,近年来有着明显变化,他们会主动发掘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由你音乐研究院”发布的《“Z世代”用户音乐消费习惯洞察》显示,“国风”是Z世代音乐用户们最为青睐的5个非流行音乐类型之一。
另一个很直观的现象来自于,穿汉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重视的加深,汉服文化实现了从小部分人的爱好到大多数人的尝试。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近700万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也观察到这一现象,他表示,年轻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是比较高的,“现在,孩子们发现汉服比奢侈品更有味道。”
传承文化,弘扬文化,年轻人不在话下。年轻人选择传播的方式与社交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调查显示,他们传播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社交平台上,如微博、微信或者小红书等。在小红书一直做艺术分享的用户陈小姐,根据热播的影视剧、文化综艺类节目科普相关的内容,比如在春节之际,她会推出关于虎的文物鉴赏,并分享岁朝图,给网友介绍古人是怎么过年的。陈小姐说:“年轻人在网络上很活跃,他们喜欢从中获取信息,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传统文化遇到数字化
国风、古风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时髦,这并不意味着推广传统文化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那些“出圈”的作品和产品,基本上都准确拿捏了传统文化和年轻人喜好的“结合点”。
正如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陈雷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时代需要新的东西,需要新的表达形式引领年轻人,通过新的形式让年轻人看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
如今的“中国风”通过紧跟时尚潮流,许多传统历史文化品牌设计出新“国潮”,完美诠释了中国风格。国潮流行、传统文化破圈背后,是传统文化与数字化的不断结合及创新发展。业内人士李先生分析说,深植于我们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和全新的创作与多媒体传播的方式,可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互联网+”的分享转发效应,成为传统出圈的利器。以去年的《唐宫夜宴》为例,该剧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舞台上亮过相,并未掀起大的波澜。但是数字媒介的传播对舞蹈时空概念进行重新整合,舞蹈通过镜头的放大与情景的代入演绎,让观众可以在客户端和社交平台观看、转发、评论。业内人士许先生认为,让古典舞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和手段,为舞蹈艺术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展了一个具有更多可能性的空间。
网络直播、5G、AR等传播手段和渠道,让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可闻、可感,引发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腾讯媒体研究院的《此画怎讲》选材于14幅中国美术史上的人物画,以“古画活起来”的形式,用每集5分钟的轻量级时长,把厚重的文化艺术纪录片变得轻快高效。它和以往名画溯源、受众提问和专家解读的传统传播方式不同,该片改变了大众观众常规的“看画”模式,而所有这些古画故事的表达中,都融入了当今观众都能体悟到的细节与共鸣。
古画自己“开口说话”大获好评。网友小飞觉得这档节目“可盐可甜”。在她眼中,“里面的演员对古画的服饰、道具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还原,而且结合现代视角,让平面的绘画有了故事感。里面的古人所讨论的话题跟我们有共鸣,比如孩子上学、升职加薪、名人直播等等,还有大量的二次元和网络文化的梗,更接地气。”
意境还原直抵人心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数字赋能的基础是什么?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妨再回看今年春晚大热《只此青绿》。舞台上,演员们发髻高耸、青绿长裙,气质古朴高雅,再配以精美的编排和绝美的画面……主创们正是从中国宋代长卷《千里江山图》获得灵感。2017年,这件青绿山水的巨制曾在故宫博物院短暂展出,引发观展狂潮。
当年记者也曾前往观看千年前的这张宋画,对当时“排队五小时,看展五分钟”的火爆场面记忆犹新。由于纸质作品展期短,很多人往往无法亲眼所见。今年凭借《只此青绿》的爆红,很多观众进一步了解了这件传世名画。
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此青绿》的成功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了借鉴。“大气磅礴又设色精妙的《千里江山图》已经提供了相当成熟的艺术母本,展现出高级审美的典范。绘画与诗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而《只此青绿》通过对绘画艺术审美层面一比一的再现,完成了形式的转化,在气韵上达到了统一。”
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数字里的传统文化,魅力依旧。无论形式为何,对国宝、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仍是题中之义。这也是面向未来,我们站在神州大地再出发的寻根与创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