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亮相中华世纪坛
展览海报
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之际,2022年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季于3月2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启幕,“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联合“江户物语——日式创意市集”作为本次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季的重点活动。展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浮世绘是以线描写意为主要绘画语言,描绘日本江户时代市民生活的木刻版画。线描写意是中国的传统绘画语言,大概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逐渐成为日本绘画语言的一部分,并且成为浮世绘的主要绘画语言。透视、光影等西方绘画语言后来也融入了浮世绘,但不是主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浮世绘的时候,总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
展览现场
在江户时代,甚至到了明治时代初期,只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消费品,甚至还被充当包装纸随商品奉送。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浮世绘漂洋过海到了欧美,掀起了热潮,并激发了莫奈、梵高等欧洲艺术家的灵感,造就了印象派。最流行的浮世绘有三类:一是描绘各类美人的“美人绘”,二是描绘歌舞伎明星的“役者绘”,三是描绘各类风景名胜的“名所绘”。其他还有武者绘、相扑绘、百物绘等,浮世绘就像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
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 48.5cm×33.5cm 1847年
山下白雨 葛饰北斋 48.5cm×33.5cm 1847年
“江户绮想曲——浮世绘大展”精选140组浮世绘经典作品,为我们呈现了浮世绘从草创初期到衰退式微的300余年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作品,展览以“花未眠”“江城”“百美图”“和之境”四个章节呈现了日本特有的自然观以及江户时代的市民生活场景、娱乐消遣和审美时尚,其中完整展出了浮世绘风景画著名的两个系列《富岳三十六景》和《东海道五十三次》。
品川 日之出 歌川广重 26cm×18cm 1832年
日本桥 朝之景 歌川广重 26cm×18cm 1832年
“浮世”一词出自佛教净土宗,意思是说“人世虚无飘渺”。我国元代净土宗高僧日观曾在诗中写道:“浮世光阴能几在,晚香烧罢忆金池。”大意是说虚无缥缈的人生不长久、不靠谱,不如烧香拜佛,心向佛国。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意思差不多。
1661年,在日观使用“浮世”一词约300年后,“浮世”一词首次在日本出现。一位名叫浅井了意的作家在《浮世物语》这样中写道:“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红的枫叶,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烦忧……这就是所谓的‘浮世’。”浅井了意感悟“浮世”之后,没像日观一样看淡浮世,清心寡欲,而是忽然觉得,美好当下怎么能辜负呢?应该纵情贪欢,欣赏享受才对!两人都觉得“浮世”皆空,但应对的态度和办法完全不一样,一个空心向佛国,一个热心活当下。
展览现场
按照浅井了意的理解角度,将“浮世”与“绘”结合起来,“浮世绘”就有了一种精神,一种积极把握今天、活在当下的精神。你会发现这种精神就是“浮世绘”的艺术精神,浮世绘就是用这种精神观照现实生活的艺术。有了这种精神,浮世绘才能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有了这种精神,浮世绘才能在完美画面背后蕴藏着炽热的灵魂。
展览现场
历经300余年,浮世绘的影响深入亚洲及欧洲,对19世纪的印象派、后印象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户绮想曲——日本浮世绘大展”正是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与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继2021年的“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之后,在2022年樱花盛开时节对印象派延续而策划的又一艺术大展。本次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季不光是穿越时间的日本历史游历,也是跨越空间的中日艺术对话,更是助力中日长久友好的企盼。
重点作品介绍:
上野游园樱花盛之图
杨洲周延
73cm×36.6cm
1878年(明治十一年)
《上野游园樱花盛之图》表现的上野公园今天依然是樱花胜地。杨洲周延(1838—1912)是江户末期至明治时代的浮世绘师,作画期长达约45年,以美人画见长,擅长三幅风俗画。从这幅画面上还可以看到明治时代浮世绘的最典型特征,使用一种进口的红色化学染料,鲜艳而不易褪色,被称为“明治红”。
蒲原 夜之雪
歌川广重
48.5cm×33.5cm
1832年
歌川广重(1797—1858)是幕末时期的浮世绘风景画大师。歌川派是19世纪中期席卷幕末江户浮世绘界的最大流派,直系画师多达一百五十余人,几乎涵盖了浮世绘的所有题材。歌川丰重有着沉稳的性格和细腻的画风,擅长用诗化的意境渲染平凡的生活, 唤起人们浓郁的乡愁和对传统的怀念,由此歌川广重被人称为“乡愁广重”。
《蒲原·夜之雪》是歌川广重所有雪景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幅,画面描绘的是大雪的寒村之夜,有三个沉默的行人,四周一片寂静,似乎只有踏雪的脚步声在耳边沙沙作响。东海道地处太平洋西岸,气候温暖。蒲原位于现在的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现实中并见不到这样的大雪。因此,这幅作品是他出于对整个系列画面变化的虚构之作。事实上,歌川广重在任何一幅作品中都没有完全的写实,画的都是自己的心象风景,雨雪月色星斗下的宁静夜景是他的拿手好戏,能领略到典型的日本风情和纯粹的乡土感觉。
庄野 白雨
歌川广重
48.5cm×33.5cm
1832
《庄野 白雨》是与《蒲原》齐名的作品,也是歌川广重最重要的代表作。“白雨”即阵雨。斜雨如梭中的路人低头疾步,虽然没有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刻画,但背景上层层叠叠的竹林幻化成灰暗的阴影,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感伤情怀。无数条斜穿画面的细线,细腻地表现出雨的方向和气势。斜坡、冷雨和竹林相互构成了三角形,折射出阵雨中不同人不安的心理状态。下坡的两人为了不被逆风吹走,收起雨伞,朝着驿站跑去。伞上写着“五十三次”和“竹のうち”,五十三次即本系列的标题,“竹のうち”的汉字为“竹内”,是江户后期的出版商保永堂的老板竹内眉山(1781—1854),他也是浮世绘师,以出版《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广为人知。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
48.5cm×33.5cm
1847年
《神奈川冲浪里》举世闻名,神奈川冲是从三浦半岛到横滨附近的江户湾沿岸海面,从这个角度可以眺望到与画面相似的远景富士山。画面上的三艘押送船是从江户附近的房总半岛运送鲜鱼和蔬菜到江户城日本桥市场供应市民,每艘船上有八名桨手。大海汹涌澎湃,船夫们紧紧抱住船身随波逐流。翻滚的浪花又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处于画面下端的富士山雄姿不减。鹰爪般的浪花和日本传统装饰图案有共通之处;蓝白相间的海浪纹样吻合当时流行的“缟模样”条纹装饰时尚,从而博得了历来喜欢新鲜事物的江户人的喜欢。葛饰北斋以独特的“三分法构图”和透视法相结合,形成以富士山为中心的向心式构图。这幅经典是传统美术和西方技法的集大成之作,是代表日本美术的经典作品。
当时全盛美人图 扇屋内花扇
喜多川歌麿
22.7×33cm
1794年(宽政六年)
《当时全盛美人揃》是宽政年间在吉原广受好评的花魁十余幅系列,以吉原花魁的典型坐姿,膝盖以上的半身构图,根据不同形象,表现女性的姿态美,每幅画面上均有人物的名字。日文汉字“揃”意为成套、成组,即系列。《若松屋内雏鹤》《扇屋内花扇》是吉原的两大花魁明星,若松屋和扇屋是妓院的名称,雏鹤与花扇是分属这两座妓院的花魁。花扇因擅长诗书而知名,她分别拜国学家、诗人三岛自宽和汉学家、书法家泽田东江为师,江户花魁的学养可见一斑。这幅的花扇梳着被称为“忍”的发型,穿着大唐草花纹的前带、黑底罩衫、樱花纹的小袖正装,略微低头作沉思状。不只是单纯的美人画,还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四代市川团十郎之恶七兵卫景清
鸟居清满
细版红摺绘 38cm×53cm
约1760年(宝历十年)
鸟居清满(1735~1785)是鸟居派的第三代传人,他延续鸟居派的传统画法,有许多红摺绘的佳作。他还为鸟居派栽培了众多高徒,成就了鸟居派的兴盛。《四代市川团十郎之恶七兵卫景清》是鸟居清满33岁时的作品,当时的浮世绘已经实现了彩色套印技术。但他依然采用早期的红摺绘手法,从画面上能感受到一种勇蛮的力量感。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平安末期武将平景清(生卒年不详),他体格魁梧、骁勇善战,因杀死叔父而被称为恶七兵卫。他追随贵族豪强平氏一门南征北战,与源氏一门争霸。平氏灭亡后,1195年他为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降服,最终绝食身亡。本图描绘的是平景清奋力打破牢房的场面,比其他鸟居派画师多了几分野性。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赵 墨
制作|冯雅颖
校对|赵 墨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