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年轻艺术家“涨”声一片,有利无弊么?
2021年10月14日,苏富比对一位将要上拍的90后年轻艺术家弗洛拉·尤科诺维奇(1990)(Flora Yukhnovich)的作品《我将拥有她拥有的》(I ’ll Have What She ’s Having)估了8万至11万美元的价格区间,但最终该作以311.4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是其拍前估价的30余倍。
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oil on linen 169.5 by 220 cm 2020
这只是市场对年轻艺术家作品追捧的一个小例子。也是去年,12月1日香港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艺行者》专场中的一件80后艺术家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Party)创作于2015年的作品《风景》在当晚拍出了2305万港币的高价,成为这位艺术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创出的第二高价,如果你对当下年轻艺术家作品频创天价已经见怪不怪的话,再给你一个数据:这件作品两年前的2019年5月17日在富艺斯纽约首次被售出的价格仅为60万美元。
NICOLAS PARTY Landscape 200 x 120 cm Painted in 2015
当前艺术市场对年轻艺术家的热情推动了买家之间的竞争,最后的结果便是价格越来越高。
如果将艺术品看作一种具有资产属性的商品而不仅仅是用作欣赏的话,那么它就是一种具有波动性、周期性的投资产品,其价值会随着藏家品味和市场偏好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但近年来,这种理论受到了“红筹”(red-chip)现象的动摇:“红筹”一词是由艺术市场专栏作家斯科特·雷伯恩(Scott Reyburn)创造的,用来形容当前的拍卖市场:收藏家对艺术品市场上最新的明星艺术品的巨大热情将作品的价格从几万美元迅速提高到数百万美元。
Jadé Fadojutimi PHOTO: NAMARIJA AMI PODREBARAC, COURTESY OF THE AR TIST AND PIPPY HOULDSWORTH GALLERY
如果你还不知弗洛拉·尤科诺维奇或贾黛·法多朱蒂米(Jadé FADOJUTIMI)(1993),那也很正常。事实上这似乎正是她们的作品如今如此昂贵的原因之一,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富艺斯、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出售,可能前几年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依据。
Dana Schutz (1976) Elevator 345.4 x 431.8 cm 2017
前面提到的创作于2020年的《我将拥有她拥有的》上拍前已经被Parafin画廊出售,并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再售。达纳·舒茨(Dana Schutz) 2017年的一幅油画《升降机》(Elevator)在佳士得拍出创纪录的650万美元,是最高估价的两倍多,超过了安迪·沃霍尔 1962年的一幅《坎贝尔汤罐》610万美元的单价。
从最近的当代艺术拍卖中可以明显看出,藏家们也似乎对更年轻、更多样化的艺术家的作品最感兴趣。年轻艺术家已经是拍行销售额的“关键组成部分”,占到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Jadé FADOJUTIMIAll my muscles have pillows, 2020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IPPY HOULDSWORTH GALLERY, LONDON
美国银行私人银行的艺术服务专家德鲁?沃森(Drew Watson)表示:“新兴艺术家的作品受到身份和个人意志的驱动,他们在这个领域仍有很大的活力。”总体而言,艺术品市场一直受到股市持续牛市的支撑,这为那些拥有股票的富人提供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让他们可以把钱花在艺术品上。此外很多行业的低迷反而让艺术品投资成为庞大资金的一个很好的出口。
Avery SINGER《无题》 成交价414万美元
刚刚过去的2021年,拍卖行拍卖的作品很多都是45岁以下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尤其是女性和有色人种艺术家的作品似乎占主导地位。尽管许多新兴艺术家都在创作伟大的作品,但纽约的艺术顾问和私人交易商乔·谢夫特(Joe Sheftel)认为,一些需求是由收藏家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然后将它们卖到一个不断上涨的市场上所创造的套利行为所驱动的。
Amoako Boafo, The Lemon Bathing Suit (2019).Oil on unstretched canva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Phillips
2020年富艺斯拍行以88.1万美元售出,最初该作从杰弗里·戴奇画廊(Jeffrey Deitch gallery)以低于2.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谢夫特说:“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价格飙升至高于合理区间的水平,让一些打算长期持有作品的藏家感到困惑。”谢夫特曾与一位藏家合作,几十年来这位收藏家一直在购买新兴艺术家的作品,这种方式通常包括逐渐了解这些艺术家及其画廊的过程,并为两者提供支持。画廊通常更青睐这类收藏家,而不是那些可能只是想买一幅张作品然后马上倒卖来赚钱的人。
他表示:“我的建议是客户要谨慎,因为现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和重要的作品在交易,但也有一些可能没有持久力。”艺术评论家杰里·萨尔茨(Jerry Saltz)去年年末在Ins上分享了他对最近拍卖趋势的看法。在他的帖子中,他把拍卖行标记为年轻艺术家的敌人。
Jerry Saltz’s Instagram post from 23 November 2021
这一评论乍一看似乎令人震惊,因为拍卖行可以成为艺术生态中的一股民主力量——允许更多人购买艺术品,同时也支持更高的价格透明度。拍卖会上新的购买趋势是年轻艺术家、女性艺术家和有色人种艺术家。虽然疫情后的变化似乎是在兑现艺术界对多样性的呼吁,但从更深层次看,萨尔茨怀疑这些变化趋势是否真的像它们看起来那样是善意的力量。
ArtTactic的报告《战后和当代晚间拍卖》评估了去年在伦敦10月份举行的晚间拍卖,发现对年轻艺术家作品的需求和价格都在上升。年轻艺术家占总销售额的23%,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前十名的拍品中有九件出自年轻一代艺术家之手,13个拍卖纪录中有9件出自这些艺术家。
Salman Toor 团体舞蹈 2012 油彩麻布 119 x 152 cm 成交价 403万港元
年轻艺术家在2021年上半年的拍卖销售额增长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85.5%,而且他们的作品在创作完成后三年或更短的时间内拍卖价格平均翻了一番。总的来说,这些艺术家的成功和受欢迎程度都在上升。
拍卖市场对年轻一代艺术家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藏家购买艺术品趋势的变化可能是千禧一代收藏家增多的结果。Art Price最近的调研反映了这种猜测:2021年上半年排名前五位的年轻艺术家(出生于1980年以后)是王俊杰(Matthew Wong)、艾弗里·辛格(Avery Singer)、萨尔曼·图尔(Salaman Toor)、六角彩子(Ayoko Rokkaku)和阿莫克·博福(Amoako Boafo)。
六角彩子 《无题》,压克力画布 140x100公分,2016年 477.3万港元
这些年轻艺术家以及他们最近在拍卖会上取得的成功,证明了藏家正在购买的东西发生了强烈而多元化的转变。这五位艺术家中,有四位是有色人种,另一位艾弗里·辛格是女性。这些艺术家来自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加纳和日本,这份名单也反映出艺术家在拍卖会上具有全球性的收藏需求。
然而拍卖市场不断变化的趋势真的支持市场的多元化吗?或者,这种戏剧性的转变对年轻艺术家和整个市场来说孰是孰非?蓝筹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仍在稳步上升,这是因为该群体已经有了稳固的艺术职业生涯,艺术史评判、评论界的支持,也有了稳定而强大的画廊代理系统,丰富的展览历史。因此蓝筹艺术家在拍卖会上受到追捧,并能保持较高的价格理所应当。
尼古拉斯·帕蒂《静物》粉彩、麻布,150x130cm,2017年 保利&富艺斯2021联合秋拍,1719万港元
但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情况就不同了。他们还没有时间达到同样的水平,他们的市场仍然脆弱,任何类型的拍卖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可能会产生总体上持久的、甚至是有害的影响。一个积极的拍卖结果可能会给艺术家带来消极的结果:画廊的价格上涨,艺术家必须努力满足一个不可持续的投机性市场。
德勤的报告推测,这种对年轻艺术家作品的痴迷其驱动力可能是“寻找下一件艺术大事件的投机者”,这将推动这些艺术家的“价格远远超出合理的区间,考虑到这些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所处的阶段,这最终会对艺术家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弗洛拉·尤科诺维奇 @Andree Martis
年轻艺术家弗洛拉·尤科诺维奇最近拍卖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对这些拍卖结果的担忧。这意味着拍卖行可以提供和她类似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而不需要任何价格参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会拥有她拥有的一切》已经卖出了两次;最初由Parafin画廊卖给一位私人收藏家,然后由苏富比拍卖行上拍。
正如萨尔茨总结的那样:“拍卖行绕过画廊,把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放在拍卖会上”,迫使画廊提高价格,以反映市场行情。虽然最近的这些拍卖接果有助于吸引和关注边缘化艺术家的职业前景,但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对艺术家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销售不仅仅是对多元化市场的支持,这种购买策略紧跟潮流,可能会给艺术家和整个投机市场带来长期有害的后果。
AMOAKO BOAFO Hands Up 187 x 148.6 cm 2018 2665万港元
要从这一势头中找到持久的影响,我们必须具有批判性并深入挖掘,评估这些趋势为何会浮出表面以及它们意味着什么。当代艺术不仅是一种资产投资,更是一种文化产品。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藏家购买当代艺术品时,必须加强以艺术家为中心的购买方式。不断变化的收藏家群体必须继续寻找新的、有趣的和多样化的艺术,而不是将其视为艺术界的“下一个价格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