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 为了明日更美好的城市,我们能做些什么?
2021明日城市论坛
2021年12月20日,“2021明日城市论坛”(City For Tomorrow)以“艺术之城:历史与当下的有机更新”为主题于厦门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DCL伦敦设计中心、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凤凰艺术创新研究院举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顾问,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深入探讨城市更新。
本届“2021明日城市论坛 艺术之城:历史与当下的有机更新”,除主论坛外,特别设置两场平行论坛,与城市更新的实践者、参与者、设计者,跨界探讨城市有机更新的艺术方向。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鼓浪屿 图源:视觉中国
当科技越发达、
城市越来越大、
建筑越来越高,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是否越来越幸福?
当“城市更新”成为社会各界探讨的话题
是否找到了真正的“更新方向”?
为居住在城市里的你,
寻找一个更好的城市未来。
本届“2021明日城市论坛 艺术之城:历史与当下的有机更新”,除主论坛外,特别设置两场平行论坛,与城市更新的实践者、参与者、设计者,跨界探讨城市有机更新的艺术方向。
其中,平行论坛一下设两个议题,分别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思朴设计(SPD)创始人李凤禹,以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项目部主任李震主持。
两位专家精心设计了“城市更新复兴与公共艺术引领”、“城市文化与艺术介入”两个话题,对于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实际操作、经典案例与嘉宾进行了探讨,并对嘉宾的观点进行了独到的总结。
在此,小k为未能到达现场的你,总结了嘉宾们的精彩观点,共同想象城市未来。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凤禹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项目部主任李震
城市更新复兴
与公共艺术引领
“城市更新复兴与公共艺术引领”
研讨一
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思朴设计(SPD)创始人李凤禹
嘉宾
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陈志光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王铬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晓嫣
Q1
公共艺术如何介入顶层设计?
“艺术介入城市,
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顶层规划。”
那么在实际操作层面,
如何使之成为事实呢?
刘晓嫣(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首先,公共艺术介入顶层设计一定在三方面要达成某种共识:
一个是行政层面,上级一定要看到公共艺术的价值——对城市的价值、对空间的价值、对人美好生活的价值;
第二个是技术层面,以公共艺术的主体的专业,以及其他协同专业,都能创作出惊喜和未知的能力;
第三个是公众参与层面,公共艺术的特性就在于其“公众性”,它时刻在与观赏者互动、对话关系的一个专业,这是与其他一般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大的不同点。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晓嫣于线上参与讨论
从我参与的实际项目中,诸如上海的曹阳新村,我也有得出一些心得——需要在顶层设计中意识到,公共艺术绝不是城市设计中的配合者,公共艺术本身是可以营造环境的、是起着主导作用的。
在曹杨新村的城市更新中,我们将公共艺术作为八个行动下的一个单独篇章,将其融入进景观环境、建筑,以及社区街道的微小场景。以此带来的城市更新,达到了公众的真正参与、而非形而上的装饰。
釜山的艺术城市更新项目
Q2一个好的公共艺术项目是如何开始的?
“有时以艺术介入是艰难的
评审会一开始决定把所有房子拆掉
我们觉得很可惜
但你知道后来我们怎么成功的吗?“
王铬(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我们做过的很有趣的艺术介入岛屿的项目——现在那个没有沙滩、没有比基尼的岛屿已经变成了当地城市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GDP收入从原来靠渔业维持到今天旅游产业占比已超过50%。
但一开始的艺术介入并不顺利、甚至有些痛苦,评审会表示要把当地原有的建筑、房屋全部拆掉,盖一个欧洲小镇。我们表示,虽然那些建筑并不是历史文化建筑,但是当地人们劳动智慧的成果,是当地打渔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价值。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王铬(右)发言
后来在与政府沟通中发现,当地需要一个厕所,于是我们所有的设计便从一个厕所开始,将它从单一的厕所变成一个驿站、一个文化综合体,甚至变成了一个亚洲工作坊。我们邀请了包括印度、越南、南边丝绸之路这些兄弟国家的十个亚洲院校院校的学生们共同创作,对当地口口相传的渔业习俗进行艺术创作与文化保留。
我们一切的艺术介入便由这个厕所开始,从民宿改造到公共空间,最终我们成功打造了海岛名片。
德国鲁尔区,图源:视觉中国
Q3艺术家如何介入城市更新?
艺术家的创作是自由的
如何与城市契合?
艺术家的进入社会网络
如何寻求突破?
陈志光(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确实,现在有很多公共艺术是命题作文。
但我相信做艺术是为了呈现作品与真实的情绪,展现给观众、形成共鸣。做纯粹的艺术家,就能把更多的艺术思考带给社会。
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陈志光
作为一个艺术家,用艺术介入社会,说实话也是很难的,艺术品的好坏没有明确的评判机制;在介入城市的过程中,艺术品的购买机制也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过我相信以后会完善的。
Q4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的
聚焦点与操作关键?
李凤禹(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思朴设计(SPD)创始人):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的操作关键
第一是化复杂为简单,抓重点、找突破口。
第二是用渐进式的方式,用长期的服务来改变他们的意识,形成战略伙伴关系。
第三是在这些小的创意上真正给当地创造福祉,在另外一种语境下,在逆境中打出一片天地。
艺术介入城市更新要以公共利益、共愿景作为行指南,公共艺术应该作为一种社会共识的精神的催化剂、要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城市永远在更新,以艺术导向的城市更新应该聚焦在公共空间、而非私密空间,只有在公共空间解决那些不好、不美、不舒适的问题,我们城市才会有未来!
城市文化
与艺术介入
“城市文化与艺术介入”
研讨二
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项目部主任李震
嘉宾
ToMASTER明日大师创始人兼CEO刘泉
SRC街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泽琨
青年雕塑家、品辰艺术创始人张一鸣
深圳意大利设计协会创始人Deborah Campana
Q1什么是城市街景重构?
除了绿植、马路
你是否注意过城市的街景?
街景重构
重构的是什么?
李泽琨(SRC街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街景重构”是一个这个行业比较前沿的技术理念,是为城市功能的基本功能作补充、
通过对艺术和文化的融入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
街景空间其实是城市公共空间特别基本的一个单元,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公共艺术都是放在这些空间之上的。于是就有一个问题的关键——街景设计师在设计空间的时候,是否有意预留了公共艺术家们创作的空间?
SRC街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泽琨
有一个概念叫“场”特别重要,要明白空间将来哪些空间会作为整个片区空间节奏的一个亮点,把这个场留给公共艺术家来发挥。因为只有那种有引领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才可以把“场”点起来,从线和面参与到街景中。
目前有三个机制需要更明确的提出。
第一个机制是业主方,也就是街景业主方的工作机制;
第二个机制是设计师和公共艺术家们的协同机制;
第三个是公众参与机制。
把这个机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明日之城未来有机更新,艺术之城的构建。
Q2城市是为谁而设计的?
设计与城市谁关系是什么?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
城市是为谁而设计的?
Deborah Campana(深圳意大利设计协会创始人):
我是一位意大利的设计师,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是设计的对象。但是在成为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之前,我们都是公民,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思考怎么能够改善城市的面貌、肌理。
我们参与过很多项目,发现城市的居民并不是想离开自己的场域和空间,而是要寻找有活力的城市空间,这就意味要把经济、文化、运营各个不同的要素整合在一起。
其中艺术介入的社区项目,也需要有社会创新的策略。它应该为市民而设计、要正确理解舒适这个概念。城市需要的是舒服的空间,以此让城市和市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
鼓浪屿,图源:视觉中国
Q3除了初心和情怀
公共艺术还需要什么?
做艺术讲究情怀
但只讲究情怀的项目却总无法善终
从实操看待公共艺术
还需要什么?
刘泉(ToMASTER明日大师创始人兼CEO):
做公共艺术真正的需要初心、情怀,但更需要方法论、底层逻辑使得它能生存下去、辐射到更多领域。
我能够参加这个论坛是小有感触的,因为把我这个不是美院出身、而是建筑出身的人邀请来,让我觉得很荣幸。在未来,我相信公共艺术将会结合更多科技、媒体、文化的内容。
某种角度说,公共艺术是大众狂欢的多巴胺系统。
大众多巴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作品是容易理解、容易解读、容易传播的,所以也会诞生网红打卡现象。但要注意两点:第一,我们的艺术项目是真正能够带来价值的;第二,就是多巴胺一个重要系统,愉悦,也就是情绪共鸣,
Q3学公众艺术
究竟是学什么?
公共艺术的科班学习
是理论还是实践?
那些学公共艺术的人
后来都去做什么了?
张一鸣(青年雕塑家、品辰艺术创始人):
我是公共艺术科班出身,16年前我对公共艺术是迷茫的,入学后我才发现公共艺术并不只是一个专业,它结合了雕塑、建筑、景观、平面、电影、色彩各种各样的专业。
这两年我开始重新审视公共艺术,发现它不只是一个专业,更是很多人的事业。如果公共艺术真的能变成一个大家的事业,整个城市春天才会到来。
艺术这个东西很微妙,很多人认为它很奢侈,但是它最核心还是真善美,而公共艺术的最重要的是美好的共鸣,情感的共鸣,是靠真实的情感完成的。
做公共艺术到底是应该很理性、很官方?还是说就做一个最真实的形态?其实,流露真情实感的东西最容易在公共空间中给人产生共鸣,产生共鸣就可以收获不错的公共艺术的效果。
更多论坛深度报道
请持续关注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服务号
如果你对本论坛的话题感兴趣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
点击下午场-视频点播
观看回放
(凤凰艺术 厦门报道 撰文/KCCA张曦元 CAPA赵思敏 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