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古塔之下:开启静志寺尘封千年的神秘地宫
定州西依太行,东展沃原,富林木矿石,饶农植麻桑。既是工艺精巧、佛法昌盛的城邑,又是中原与北方交往、中西文化汇聚之重镇。汉代中山国、十六国时期后燕于此建都。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在河北幽、镇两雄藩之间,设立义武军节度使,以定州为军衙驻所,历五代至北宋,长达两百余年。
1969年5月,定县(1986年撤县改为定州市)博物馆发掘了一座初建于隋、唐宣宗复法后改造、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沿用的塔基地宫,即静志寺地宫。这座地宫中有绘于晚唐的壁画和建筑彩画,还出士了北魏、隋、唐、北宋四朝递藏的各类珍品。同年12月,博物馆又发掘了一座封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的塔基地宫,即净众院地宫,其中壁画及遗物多当时施绘和制造。
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入口
两座地宫内出土的文物共有800余件,涉及瓷、金、银、铜、铁、玉、石、瓷、木、玻璃、丝绸等多种门类,有佛教专用的舍利容器、造像雕塑、供器、法器,也有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具,大都保存完好,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品位之高,实属罕见!
两座地宫和所藏文物,既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地宫和舍利瘗埋制度的重要实例,又是了解十一世纪以前社会经济、宗教信仰、艺术审美、技术工艺的重要史料。静志寺和静众院原是宋代的两座佛教寺院,皆立有瘗藏佛舍利的舍利塔,二塔早年即毁,只存地宫,建塔瘗藏佛舍利是佛教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佛事活动。
静志寺地宫券门
其中,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门向南开,门为砖砌拱券式,门宽0.63米,门洞口底部用砖平砌四层,上面立放一平方形板直过券顶。塔基呈不规则的方形,东壁长2.2米,西壁长2.1米,北壁长2.17米,墙壁高1.1米,券门距东壁0.18米,距西壁0.76米,墙壁上部为砖砌斗拱建筑,斗拱上部是砖砌盖顶封顶,顶口盖一石雕歇山式屋顶。
静志寺塔基券门天王像
塔基内四壁均有壁画。券门两侧南壁上各画天王像一幅,画中天王全身戎装,西侧右手持剑,东侧右手持剑、左手托塔,凶盾怒眼,足下踏有夜叉,形象狰狞。
塔基内壁画复原图
东西两壁画的是礼佛图,东为梵王,西为帝释,梵王作帝王形像,帝释作贵妇人形象,两旁各有二童,二侍女, 俨然是当时上层封建统治阶级人物生活的写真。
东壁壁画
东壁为梵王作帝王形象;画中的梵王阔面大耳络腮胡,头戴珍珠冠,目视前方,表情凝重。身着绿色广袖袍,内衬白罗中单,披绿帔帛,胸前结红带,大腹便便,由二侍女搀扶而行,前有一侍女捧莲花引路。在人物身后有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上托起一长方形盘,上写“范王……”周围有飘零的树叶,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西壁壁画
西壁上的帝释雍容华贵,端庄祥和。头戴花冠,耳缀花钿。上身穿广袖衫襦,内衬白罗中单,下著绛纱长裙,腰系长带,足登翘头丝履,绿色帔帛飘绕身前,给人以飘逸流动的美感。帝释面如银盆,体态丰腴,俨然上层社会的贵妇人,左手拿拂尘,由二侍女随从左右,前有一侍女捧桃引路。墙壁上前方写有“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题款,人物后面有莲花托起的木盘,上写“帝释……”
西壁壁画局部
正面北壁的壁画,中间为一莲花座,上托一灵牌,牌上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八字,两侧各有五个僧人像,神态严肃悲戚,画面寒风飒飒,黄叶飘零,更增加了悲凉的气氛。从画的内容看,这幅画描述的是释迦牟尼的尸体火化以后,他的十个弟子去安葬礼拜的情形。
北壁壁画
在四壁上, 写满了施舍人的姓名和施舍的器物名称,并记有年月。这几幅壁画,色彩鲜艳,敷色精致,线条流畅,表现了高度的绘画技巧。
隋代石函
塔基内地面上,撒满了古代的铜币,主要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和后周的“周元通宝”。塔基北侧中部,放一正方形大理石石函,边长92厘米,全高64厘米。
隋代石函
此石函为曲阳白石雕凿,胎体厚重。函为正方形,平口平底。上为盝顶式盖,盖上刻隶书五行二十五字铭文:“大隋大业二/年岁次丙寅/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舍/利宝函之铭”,字体锋芒毕现,刚劲有力。函内底部浮雕莲花一朵。
北魏兴安二年石函
塔基西南及西部,放有一石棺盖、一石函盖及小石函一个。石棺盖的尺寸和石质与东南部敞口石棺完全一样,应该是一套。石函盖倒置,上面放满了瓷器及铜钱等物。
正面中部是隋朝重葬时的铭文。四侧是唐朝重葬时留下的铭文。小石函呈正方形,侧面刻有佛像和铭文,字迹模糊,只有“大代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岁次癸巳十一月”几字尚依稀可辨,是北魏的遗物。
唐代石棺
塔基东南部,放有两个唐代石棺,一个带盖,一个敞口;一具刻有花纹和飞天像,一具刻有铭文:“唐定州静志寺于龙纪元年(889年)岁在己酉四月,因修盖佛龛,掘得石函一个,内有金棺银椁,灿烂生辉,缁素同开,乃获舍利,或隐或显,或离或合,遂取那僧令钧、上坐僧匡鉴、寺主僧元志”。两棺内放有大量玉料及铜器。
唐代石棺
在此之前,河北定州华塔曾出土过北魏舍利塔基,但这座塔基没有地宫,装有舍利的石函直接瘗埋于塔基夯土内,石函上有太和五年(481年)的铭文。而中国境内出土最早有明确纪年的舍利石函,就是定州静志寺塔地宫出土的兴安二年(453年)铭舍利石函。许多人也许一头雾水,这北魏石函为何出现在了晚唐兴建的地宫之中?
北魏兴安二年(453年)舍利石函在北宋地宫出土时情形
静志寺原址在北魏占据定州之前的后燕时期就建有舍利塔,铭文中有“修燕魏废塔”的记录。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灭法, “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后燕塔毁,文成帝复法重建,兴安二年(453年)铭舍利石函即为当时制作。之后北周武帝灭法,北魏塔毁,到了隋文帝弘法时又重建;再后唐武宗“会昌法难”,静志寺“佛像俱焚,宝塔全除”。
石志,记载宋代的建塔经过
隋代所建之塔毁,不久唐宣宗复法,于大中二年(849年)十月建造新塔,1969年发现的静志寺塔地宫,即初建于此时。辽大同元年(947年),耶律德光南侵定州时,“焚烧城邑,驱掠士人,街巷伽蓝悉力煨烬。”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灭法,静志寺塔不能幸免,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当地僧众作了再一次重建。
北魏兴安二年(453年)铭舍利石函及铭文细部
对于舍利塔,佛教信众认为“造新不如修故”,寺塔毁废之后在原址重建,是比另辟他址另造新塔更有功德的”修故“,这也就是自北燕到宋五百多年间,静志寺舍利塔屡毁屡建的原因。重修佛塔之际,必会清理旧塔,也往往掘得旧塔所瘗藏的舍利和相关物品,在经整理后重新瘗藏于塔下,所以静志寺塔地宫内才会出土有北魏、隋、唐、北宋四朝递藏的各类珍品。
北魏兴安二年铭石函
北魏兴安二年铭石函长30.5厘米,宽30.5厘米,高31.5厘米。函盖、身一体,盝顶,一侧开龛,龛口两侧阴线浅刻佛说法及僧人坐禅等形象,背后一面刻 “大代兴安二年岁次癸巳十一月”等铭文,为目前中国境内出土的最早有明确纪年的舍利石函。
佛说法及僧人坐禅线刻拓片
石函龛口两侧阴线人物形象个体较小,长、宽、高各约30厘米,其题材为佛说法及僧人坐禅等形象,这和当时中国北方的佛教风尚有密切关系。
唐神清《北山录》里有一段关于南北朝佛教史的记载:“宋人魏人南北两都。宋风尚华,魏风犹淳。淳则寡不据道,华则多游于艺。夫何以知?观乎北则枝叶生于德教,南则枝叶生(于)辞行。”这就是说,南朝重义理,北朝重行为。这里的德教,具体地说就是注重“禅定”,信众只有通过“禅定”来“修行证果”。
僧人坐禅线刻拓片细部
东汉末,中国最早的译经师安息人安世高抵达洛阳之后,就开始翻译禅法,十六国后秦时,鸠摩罗什至长安,首先翻译的是《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禅秘要法经》等各种禅经。“禅定”需要特定的环境,须树下水旁草庐中或“山栖穴处”等世外之所,又须相关的图像以便观想。由此来看,静志寺藏兴安二年,也就是北魏文成帝复法第二年所制造的舍利石函上所刻为禅定像和说法图,是不难理解的。
静志寺地宫藏隋大业二年(606年)鎏金铜函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隋文帝杨坚生于冯翊(今陕西大荔)般若寺,由神尼智仙抚养长大至十三岁,取名金刚那罗延,其从小受佛法熏陶,称帝之后:”每以神尼为言云:‘我兴由佛。’“而大力弘法,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六十寿诞,命全国三十州建舍利塔,之后又有三次下诏,在全国一百十三州建造舍利塔,定州静志寺地宫出土的隋代石函和鎏金铜函,即当时之物,为隋大业二年(606年)所造。
隋鎏金铜函盖
鎏金铜函边长23.2—23.5厘米,高19.5厘米。函方形,平底。上有盝顶式盖,通体錾凿,阴文,表面鎏金。
隋鎏金铜函盖顶护法像
盖面为护法,四面为菩萨及护法,每面两尊,花纹主题为佛教故事。铭刻为:“大隋仁寿三年五月廿九/曰静志寺与四部众修理/废塔掘得石函奉舍利有/四函铭云大代兴安二年/十一月五日即建大塔更/作真金宝碗琉璃等瓶上/下累叠表里七重至大业/二年十月八日内于殿内”,铭文与图案互相间隔,由铭文可知,隋代仁寿年起塔发现了北魏文成帝时代的小舍利石函,而此北魏石函和隋代舍利函,竟都如此完好的保存至今。
隋鎏金铜函铭文细部
隋代石函和鎏金铜函与此外一件盖形石志、一鎏金银碗、一鎏金银塔、绿、白相套的二玻璃瓶,组成了一套“上下累叠,表里七重“的舍利容器,实物发现与鎏金铜函上的铭文记载可一一对应......
来源:老货圈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