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临摹古画的体会点滴
临摹,是绘画者入门阶段必须的功课,其实也是终身的功课,只是中老年艺术家偏重“临意”多些罢。
临和摹是学画的不同技术手段,临是对着原作依样画瓢,而摹则是用透明纸复在原作上描摹。
我以我年轻时临摹陈老莲“六逸图”的心得和初学者分享,希望能给学画者提供些许经验与借鉴。
我这张临品的范本,是我老师程十发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六张照片,虽然我是主攻山水画而很少画人物画,但为尊师命我也就接下了作业。
由于我有着随另外一位好老师伏文彦多年临画的经历,所以对如何临画还是有着一些经验的。
动笔前,我先做了“读画”的功课,读画分“读形”与“读意”两个部分:
1.临画的第一步:读形
临画不仅仅要将原作中物象的形体结构再现得准,还要临得鲜活,为此则先要“读形”。
我找了陈老莲其他的作品画册,对他的用笔个性与人物造像诸特点,进行了归类比对,获得了对陈老莲画风和技法特点较系统的认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通过“大数据”比对以找出最核心的信息)。
小结:
临形虽是临原作的表象,但唯有了解了表里之间的因果关联,我们才能理性地认知表象,才能赋予笔下的线条予以生命而不是一根空洞的轮廓线。我们唯有看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去伪存真地理性认知事物的表象。
临某作者的一画时要先究其数画,比对其作品的共性而找出其规律性的特点,对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原作的造型与结构,是有益的。
对学国画者而言,临画是为了提升学画者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的训练手段,这和西画通过画石膏像的训练目的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所以,使用商店里购买的名画线描稿去描摹起稿,是起不到训练造型能力效果的。
2.临画的第二步:读意
所谓读意,其实就是临画者要用心去感受范本的人文内涵和气韵,意指原作中那些只能意会的东西。要感悟到这些东西,是要去“走心”领会甚至是反复揣摩的,此谓“读意”罢。
我努力和陈老莲作品中的人物“沟通”神交,通过每位人物的神情去揣摩每位人物此时的心绪,静坐幻觉自己成为画中的人物并将其心绪转化为自己的心绪。
图中的高士在闻荷花的清香,表现出人物陶醉的忘我忘他的神态,是临活画面感的关键。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努力幻觉“穿越”到陈老莲所生活的时代,天天读古诗听古琴录音以静我心。
按照演员的专业说法,这叫“入戏”和走进剧中人的内心吧?唯有尽量地理解了原作者,才能临出接近原作的神韵趣。否则,最多只能“依样画瓢”般临得个原作的皮囊外形罢了。所以,临画读意要先走心“入戏”。
当我感觉心已静下来了,已能感受到范本中一些含蓄的东西了,感受到原作的气场和韵律感了,便准备开始动笔。
小结:
临好范本的核心是擅于“临意”,通过读画汲取原作者的修养来提升自己的修养,是临画的根本目的。
临画只临其形而不临其意,和认字不读书为同理。临画者的文化修养之高低,决定了其对范本中的内涵理解的深浅。所以,美术生的文科成绩如果不是一流的,那未来想做优秀画家几无可能。
总结:
临形:是为了训练学画者的造型能力,是解构古人师法自然并抽象成画之秘籍的手段,也是学画者起步的开始。
临意:除了要临画的内涵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意去汲取原作者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艺术中生长出“书卷气”。
3.第三步,起底稿:
第一稿,我是用“铅画纸”起的底稿,就是对着作品的照片对临。原作的大小,是可以通过图片画面中的落款和印鉴进行比对而大致得知的。
我很不赞成现在许多学生临画时采用购买名画的线描稿来“拷贝”描摹,这除了会少了一次对造型能力训练的机会外,对加深理解原作景物的细部结构甚至是对原作的理解,都是没有帮助的。
我在“铅画纸”上基本定型了原作的图形后,再用了一张熟宣,复在底稿上,用深铅笔和很肯定的线条,将底稿进行了二次整理勾描,这样,一张准确的二稿就完成了。我将二稿和原作照片放在玻璃窗上对着强光“透视”,很庆幸,我画的二稿和照片上原作上的物形,基本是“严丝合缝”的。
4.第四步,勾线:
我还是用熟宣作为正式画纸。落笔前,用餐巾纸在宣纸表面轻轻地擦拭一下,这样更易于墨色渗透纸表。
我非常不习惯在有铅笔痕迹的纸上作画,所以我还是将作画的宣纸复在二稿上描摹,二稿上的物体轮廓线,画纸上是隐约可见的。
由于我经过了认真的读画,原作的物体轮廓线和细部微妙的变化已烂熟于心,所以,二稿上的物体轮廓线,只是起到了提示作用,因此描摹的过程可以专注于如何传神原作线条的韵味,努力追求“意在笔先”。当然,范本还是要放在案头并时不时地揣摩比对的。
线条是轮廓线,但也是表现物体质感的手段。譬如:人的脸因皮肉下的头骨结构变化作用,所以各部位的运线节奏,顿挫和力度,就必须体现出皮肉与骨头之间的关系和质感。(图示:人脸线条的变化。)
勾衣服线条时,不但要考虑衣服用料的质感,也要注重衣服因紧附在人体上,会随着人体这个“衣架”的结构变化而出现飘逸,紧裹的效果。(图示:人体的肩膀到衣袖的线条变化。)
临摹古人的作品,对其细部结构的处理了解,来龙去脉的“抠”细部的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功课。(图示:衣带的束节结构要交代的清楚。)
小结:
我的体会是:你临画时只关注于形,那临品即使形很准,线条也是刻板的,所以,在行笔勾线时,不要仅仅关注于笔下那轮廓线意义上的线,而要更多地关注范本和笔下的线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所流露出的质感、韵律和趣味。
不同物体的质感要表现出来。(图示:图中的竹节、瓷器壶,尽管线条粗细相同,但运线的变化得体,出现的质感就会不同。)
临画时的状态,要努力调至和原作者接近的“频道”,要用心与原作进行神交。当然,这种走心“入戏”的能力,也是要经常训练的,唯有如此,你笔下的线条才能传神出原作的鲜活与神韵。这和演员忘我入戏后,一招一式全是角色的自然流露是同理。
意在笔先才能做到笔墨传神,才能使笔下的线条达到形神与质感合一的效果。
5.第五步,烘染:
由于古画历经岁月的沧桑,绢本纸质基本发黄,这必然会误导我们对原作墨色深淡的解析出现偏颇。所以,我们要将直觉上的原作墨色,在临画时降得浅些以还原原作的原始墨色。
宋元时期的画家,一般作画用笔勾勒和点皴擦后,是不会过多的去积墨烘染的。按传统的说法,是要“笔笔见笔”的。所以,我们许多学生将古画临得很深甚至不见了笔触,多有被绢纸发黄形成墨色偏深带偏了节奏。
如果说国画中的线是画的骨架,那墨色则是血肉。我们在烘染时,墨色的清新透明是直接关乎到作品的画面审美效果的。
临古画还是要用好的墨及用好砚台细细地研磨为好。所谓墨分五色,意思就是说,即使单色墨,也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的。但前提是墨色要干净透明。画面墨色脏滞灰暗,与笔砚不干净,烘染时前墨未干后墨就上还反复拖擦有着直接关系。
烘染除了强化画中物体的质感和表现其韵味外,大块面的烘染还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感和氛围气息,所以,有远看烘染近看线的说法。
6.第六步,对比
作品临完后,还要将所临的作品和原作反复比对:
比对彼此画面中的图形相似度;
比对彼此气息和韵律感是否同“频道”;
比对彼此意境和趣味性的感觉相似度。
上述以届时临画者的认知眼光看类似了,才能算完工。(如果有良师点拨过再提升一下,那更好。)
小结: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画完一张作品,明明存在瑕疵,别人也提醒了,但自己就是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作者还沉浸在创作过程中的愉悦,这种快感会影响到自己对作品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之判断。同时,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节奏感,也会带着作者的思绪走动而无法去冷静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过一段时间,作者离开了创作时的气场和节奏以及愉悦感的消褪,就会从自我的状态中走出来而换位以局外者的身份再去审视自己的作品,那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综上所述之总结:
学画者不重视或不善于师古人,其修养因历史人文积淀的厚度不够,作品中必没有文化的厚度,作品则自然经不起品味。陈佩秋先生对此一针见血:谓其是“第一口奶没有吃好”。
后记:
在随后的两个月中,我是反复地审视作品中问题,不断地修改,最后,以当时自己的眼光水准,确认自己已无法修改与提升了,才斗胆拿去向老师汇报。程十发老师当时看了我的临品后,说了一句,“临照片临得这样已不容易了”……。随后还翻出了两张陈老莲的原作给我比对。记得先生说:“陈老莲的线条尽管严谨,但很随意松动”……听话听音,我知道这是先生在点评和指出我的不足。临摹这张作品,耗去了我一个暑假,但很是值得,因为这不是仅仅完成了一张作品,而是学习了正确的临画方法,也就是掌握了临摹技法的“方法论”并由此可举一反三了。
从我1985年临这张作品起,到1993年我复请先生题款,后来又陆续请了陈佩秋和王康乐前辈还有伏文彦老师帮我题了跋文,前后正好20年。
程十发先生的题款
陈佩秋先生的题款
王康乐先生的题款
伏文彦先生的题款
我这张作品,也并没有临得怎么好,那时也就是一个28岁的小教师,长卷上前辈的话,就权当对我的鼓励罢。
我将我的心得分享给年轻的学子,奉上一些借鉴,也算是发挥这张作业的价值了。
2021年9月10日于上海新五柳居
本文作者陈明简历:伏文彦,程十发先生入室弟子。现任意大利佩鲁贾国立美术学院终身院士。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民革上海香山画院执行院长,上海香山海派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黄浦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设计制作: 陈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