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为什么都爱给自己画像?
如何直观的和自己来一场对话?最简单的方式,闭上眼,捕捉大脑里的讯息,构建出一个自我形象,这幅由潜意识创作的自画像便是内在的自己。
对于画家们来说,自画像既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内心的独白。他们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两个角色中反复,用或明或暗的色彩,或抽象或繁复的线条,倾覆外界的刻板印象,做一个真实的记录者。在他们的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压抑的痛苦,内心的狂热,亦或是难以言说的情感。
《月亮与六便士》中偏执追求自己艺术理想的斯特里克兰,就是以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为原型,可以说高更是忠于自己忠于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创造过多幅自画像,有意思的是,每幅自画像中高更都把自己画得体型硕大,像用刀凿出来的五官,坚硬粗砺,画中他斜眼凝视,神情肃穆,不苟言笑。
高更《头悬光轮的自画像》,1889年
这幅《头悬光轮的自画像》是高更在法国西北部的普尔杜渔村完成的,这幅自画像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粝简洁。高更头顶的光环、耳后垂着的两个苹果,以及手上夹着的蛇,则让这幅作品带有很强的虚构色彩,充满暗示性。
在基督教里,蛇是邪恶的化身,它诱引夏娃偷吃禁果,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失去了理想的幸福乐园。因此,基督徒将蛇视为不祥之物。但在这幅画中,高更手里拿着蛇,姿态悠闲,表情戏谑,并在上方画了两个苹果,象征伊甸园的禁果。这些题材的运用、细节的刻画,反映了高更对传统宗教绘画的嘲弄,显示出高更对所谓高级的现代文明的厌恶。
高更认为绘画不应该像印象派所追求的那样只是记录事物的表面样貌,而是表现艺术家及其所描绘对象内心深处的情感。因此他以象征主义笔调,画那些充满原始情调的生活,把自然与幻想、现实与象征紧密地揉合在自画像中,表现了宗教的情感和原始的诗意。
同样喜欢创作自画像的,还有高更的好友梵高。两人曾是惺惺相惜的挚友,最后却因艺术观念的不同而分崩离析,结局令人唏嘘。梵高的一生创造出了 40多幅自画像,他的自画像,是画家心理探索的佐证,同时也是画家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
梵高《画架前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1886年
梵高创作的第一幅油画自画像,画于他刚刚抵达巴黎的时候。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梵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此时梵高还没有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画作整体色调还比较深沉。
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戴草帽的自画像,1887年
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戴草帽的自画像,1887年
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戴草帽的自画像,1887年
这几幅戴草帽的自画像都完成于 1887年,此时梵高开始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色彩更加明亮。明亮的蓝色、绿色和黄色背景都是对乡村环境的描绘,这些服装都是梵高之前画农民时描绘过的,表明作者本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梵高《自画像》,1887年
在巴黎期间,梵高结识了点彩派画家保罗·西涅克,并用点彩派的画法绘制了一些画作,其中就包括这幅自画像。同西涅克规则均匀的点彩画法不同,梵高的点彩画更加自由随性,其笔下的画点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跃然于画布。
1889年梵高与高更大吵一架后割掉一只耳朵,这幅《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是给后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现梵高当时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的自画像。
梵高《割耳朵后的自画像》,1889年
画家有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双颊,他的形象给人以极其深刻印象。此幅肖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发生一个多月之后,此时画家已找到了他内心的自我平衡。
梵高《自画像》,1889年
割耳事件后,梵高入住圣雷米疗养院,在这里,梵高完成了《星夜》这样的不朽巨作。在此时的自画像中,梵高运用了和《星夜》相似的创作手法。作者用旋动的冰蓝色笔触描绘出似乎在颤动的背景,使用灰蓝色的连续曲线,产生如旋涡般的效果。背景衬托出身着中产阶级上衣和坎肩、留着桔红色头发和胡须的画面主公,同时画家的面孔又出现了我们所熟悉的气质性光彩。
如果说梵高的自画像体现了画家绘画风格的变迁,那么伦勃朗的自画像则记录了自己的各个人生阶段。从14岁到63岁终老,伦勃朗给我们留下了一百多幅自画像,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在艺术史上,画自画像的大有人在,但这么大体量的,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伦勃朗之所以对自己的肖像表现出如此执著的兴趣,除了“为了方便起见而以自己的肖像为模特儿来研究表情的变化”之外,他也意识到,“要想洞察人的内心世界的秘密先得认识自己。”于是不同阶段的自画像,成了他的人生写照与自我内心的关照:年轻时意气风发、穿着时髦,中年时意志坚定、富足自信,晚年时亲切和蔼、带点沧桑。
伦勃朗《自画像》,1629年
从早期1629创作的《自画像》,可以看出伦勃朗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徒形象。那时他23岁,自画像中的衣着讲究,头发齐整,额头被一束强光打亮,点亮了他充满朝气的脸,透露出一股坚毅和安定。那个时候,伦勃朗不断研究各种面部表情、异国服饰,不断变换光影在自己脸上的效果。
伦勃朗《自画像》,1637年
伦勃朗《自画像》,1640年
1632——1640年之间是伦勃朗艺术创作的第二个时期,这也是他艺术成熟的时期,他与富商女莎丝吉雅结婚,生活得意,成为成功的艺术家,并过着富有、快活的生活,这个时期伦勃朗的人生是含着微笑的。此时的用色也变得更加沉稳、收敛,最重要的是画家眼神的表现,带着一种高贵与坚毅,淡定与自信,很好的体现了那时获得社会地位后的气度和自信。
转折点发生在1642年,那一年伦勃朗创作了那时遭人排挤而现在举世闻名的《夜巡》,祸不单行,画家最爱的妻子也在这一年去世,从此伦勃朗的生活一落千丈。
伦勃朗《自画像》,1660年
伦勃朗《扮成圣保罗的自画像》,1661年
伦勃朗《自画像》,1669年
这个时期人物的着装,从中年的华贵变成了粗麻布衣,眼神满是悲哀、面貌尽显沧桑。暮年的伦勃朗这样真实地描绘自己,除了脸部的一束光,一切都处于阴影之中。消瘦的身影,五味陈杂的目光,仿佛在叙说中他那曲折不堪的一生,透露出的历经繁华、最终归于平淡的明澈。
画家们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们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他们通过分条缕析的审视自己,用笔触刻画内心的想法,也让世人透过自画像,了解到他们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