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与本土:探讨当下意义 关注青年所思所想——2020“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

2020-10-08 14:34:05 来源:艺术中国

座谈活动现场

9月23日,2020“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最后一场座谈“全球与本土”,在中华世纪坛发布厅顺利举行。活动分为上午、下午两场,分别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执行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和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先生担任学术召集人,由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副研究馆员柳淳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担任学术评议人。

本次学术系列座谈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和中华世纪坛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联合主办。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划,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执行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华世纪坛艺术执行馆长冀鹏程担任召集人,邀请8位学术召集人、8位学术评议人和41位青年策展人共同参与。活动包括“全球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表达”、“建筑、设计类展览的公共性与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与策展未来”、“全球与本土”四场主题座谈,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先生发表讲话

座谈活动当天,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言,他希望通过本次讨论的组织,促进大家思想的分享、智慧的交流,为策展行业和社会贡献力量。

座谈活动召集人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执行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发言

本次座谈活动的学术召集人余丁教授主持上午场次并做主题发言。余丁教授提到,2020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新冠疫情正在重塑全球社会,这对于全球生产与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并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人们越来越不可能逃脱全球互动体系带给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也明显能够体会到这种全球与本土问题带给我们强烈的感受。在一个国际交往空前加速、文化交流融合空前加剧的全球化时代,本土与全球的二元对立关系早就已经变得混杂共生。在艺术策展实践当中,全球和本土的关系的处理也特别值得关注,尤其在当下意义重大。在策展语境当中,我们对艺术观念所赋予的解释,以及这种个人的能动性与差异性所呈现出的展览价值、态度和意义也在重塑着观看者的理解与对全球时代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在实践与行动当中,如何处理全球蔓延的文化质料和本土文化样貌的关系,也是我们运作实施策划时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翁笑雨连线发言(连线截图)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翁笑雨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参与了座谈活动,她的演讲题目是《如何生活在一起?身份政治、普世性的窘况以及对新的世界主义之渴望》。在发言中,她从新冠病毒这一全球化的疫情对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出发,结合她个人的展览策划经历,讨论当下的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世界主义”这一概念。

当代艺术无疑是全球化的产物,独立策展人也是在这股热潮中发展出来的角色,然而,随着这股热潮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全球国际项目往往忽视了本土艺术家比重的需要,与社会问题脱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性的文化艺术项目就此失去容身之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打破这种舆论下的状态。最后,翁笑雨总结到“在展览的策划和美术馆的管理中,需要构建出能让彼此感受到对方节奏和韵律的环境和空间,我希望这一点对中国的艺术文化工作者也有所启发。”

策展人、媒体人朱小钧

策展人、同时也是媒体人的朱小钧,发表了题为《小趋势:如何通过征兆感知变化?》的演讲。“小趋势”是与“大趋势”相对的词语,是传统共识之外的非共识。非共识最终藏着可以颠覆我们未来生活的关键变量,对于策展来说,小趋势可能会造就一种新的策展模式。当下的我们正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2020年使得全球和本土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许多不起眼的小趋势,可能在不经意间成长为推动全局的力量。

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小趋势,朱小钧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可以梳理为以下三点:第一,建立微观的体感,关注年轻人和关注反常事物所代表的变化。第二,当发现了一个小趋势,要关注它有没有带来新的社会分工。第三,小趋势往往依托于一张大的协同网络,顺着这张网还可以发现其他更重要的小趋势。我们既要看到大趋势的方向,也能够看到小趋势的变化,这样能够使得我们变得更机敏,能够在策展和媒体实践中发现新的可能性。

艺术家、策展人、KADIST中国项目总监沈瑞筠

沈瑞筠的演讲题目是《一体化还是多样化,分还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提示以及在策展中的体现》。她从自己策划的园林系列展览出发,以园林为切入点来研究和中国文化相关的议题,并试图把这些认知转化到当代艺术的创作和策展中。

她认为,目前我们面对的艺术创作和策展中的问题,也许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基于此,沈瑞筠在实践中抛弃了策展常有的主题性、时间性等常见的分类法,而是用气场、意和境来组织这些作品,使展厅中每一个空间都传达出不一样的气息。她希望展览可以不仅仅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更可还原世界的多维性、复杂性,使观者通过游览,配合个人经验的解读,获得具体而独特的个人体验。沈瑞筠提到,“全球与本土也是一个共建关系,着眼于具体的时空问题,不给自己设一个限制,不执着于定义和说法,也许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出路。”

策展人、设计互联副馆长赵蓉

赵蓉的演讲题目是《来到此时此地》,从设计互联丰富的策展实践出发,以《设计的价值在中国》展览的策划及展览中的设计作品等具体案例,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展览策划中发现和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

她提出,当我们在使用来自不同文化符号的时候,也在新的地域环境下赋予了这些符号新的功能和象征意义,所以地域文化的符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及时意识到这种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在全球自由运转的时代实现关怀。每一个展览的内容都是不能穷尽的,但是策划每一个展览的过程都体现了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个体与群体,还有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作为策展人,能够做的就是要传达这些观点,让社会的复杂性能够传递出去。

策展人、木木美术馆联合创始人雷宛萤

雷宛萤的演讲题目是《西方游客与康熙南巡——在非历史和非地缘政治的视界里做一场展览》。结合美术馆的策展实践。她在陈述主题时,代入“西方游客”和“本土观众”两个视角,讨论如何在展览策划中超越历史和地缘政治的限制。

雷宛萤认为,作为本土策展人,在展览策划过程中不应该将世界分为真实的本质领域和再现领域两部分。如果在今天当代美术馆将文物呈现给观众面前,却没有给观众带来除了历史以外的认知和启发,这个展览可能不是木木美术馆希望去做的。同时,发言以木木美术馆展览为例强调了美术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雷宛萤谈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展览策划,应当赋予观众或游客主体性。展览作为客观的、科学的机制,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构建艺术作品中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对话,而不是给观众增添种族和身份群体的标签。

学术评议人,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副研究馆员柳淳风

上午场次的五位发言人结束演讲后,学术评议人柳淳风对发言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和点评。她提到,在全球各个领域内,都有学者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全球化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和观察,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座谈活动的举办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艺术行业从业者,我们十分有必要加入这种反思与讨论。

她将翁笑雨的观点总结为“新全球主义的提出,重塑世界主义”,并认同她对于如何排除新全球化以来资本对于美术馆界和策展人实践工作的干扰这一问题的思考,这展示了作为策展人的责任担当。

朱小钧的发言则被柳淳风总结为“教学讲堂,经验分享,发掘小趋势,建构大潮流”并提到,通过聆听朱小钧的发言,可总结出对于青年策展人群体而言,“发掘”是展览策划最重要的命题。

对于沈瑞筠的观点,她概括为“借由展览策划,传递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命题”,她认为从人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回应观众对于展览的体验,以人为主体,关注动线的舒适性上的考虑,是沈瑞筠展览策划语言的突破性特色。

赵蓉的发言可以总结为“本土价值观在实际展览策划实践中于全球评价标准里的振荡与微调”,肯定了她在策展方法论上的尝试。

针对雷宛萤的发言她提到,作为本土比较活跃的国际化艺术机构的策展人,面对新的世界公众,在做展览的时候要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她肯定了木木美术馆在策展方法论上的实验,并将她的发言概括为“从身份视角,去探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东西方对话的新含义”。

圆桌讨论环节现场,现场发言人从左至右为:柳淳风、沈瑞筠、朱小钧、赵蓉、雷宛萤。翁笑雨线上连线并参与讨论

随后,柳淳风主持了圆桌讨论环节,针对每个嘉宾身份,对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中间状态”、艺术商业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国际性展览与本土观众的关联以及广东地区本土地缘文化与艺术生态样貌变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地域性特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嘉宾结合自身情况和实践经验给出了丰富的解答。

学术召集人余丁教授进行总结

最后,学术召集人余丁教授对座谈活动内容进行了精炼的总结。他指出,在今天全球化和本土这样一种不管是矛盾 、冲突还是融合的背景下,策展人在文化对话当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每个策展人的文化自觉。对全球与本土这一问题的思考,是策展人的常态工作,也是每个展览都要面对的问题。

上午场次嘉宾合影

9月23日下午,2020“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全球与本土”主题座谈的下午场,在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副馆长高敬的介绍下开始。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副馆长高敬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

随后,下午场的学术召集人、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发表了讲话。他首先谈及在过去四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策展人的重要性,以及青年策展人在各自的学术研究实践中,对于当下共同问题的探讨。再而,朱青生教授表示在当下,策展已经成为一个无限包容、走向未来、富有创造性和开拓可能的行当,策展人的概念变得更为广阔。在此前提下,他依次对六位即将发表主题演讲的青年策展人进行了介绍。在青年策展人开始以“全球与本土”为主题进行演讲前,朱青生教授阐明了“全球与本土”作为一个古老议题在当下讨论的意义所在——艺术家与策展人在世界发生逆流之时,反思全球与本土的关系是让自身工作更有意义的方式,也让世界因为策展有另一种可能。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执行策展人徐志君

徐志君的发言题目是《临时身份——CMAA青年策展人调查综述》,他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讨论了“青年策展人”背后的问题、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青年策展人问题与青年艺术的发掘和推广往往相关,人们担忧的问题也往往与青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例如我们是否可能过度、过早消费了年轻人的创造力等;其次,它也与机构发生的问题伴生,艺术机构的增长也导致更多的从业者产生;第三,与艺术产业化发展伴生,这会引起人们对于市场与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的捆绑关系的担忧;第四,它与策展人的生活经历相伴生;第五,青年策展人、艺术从业者思考问题的方式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的进程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跟年轻的艺术家和策展人的教育经历有关;最后,青年策展人问题与本土化探索和一种临时性状态相伴生,这种临时性状态不仅体现在年龄上,也体现在思想状态的过渡性特征上。

策展人,纪录片制片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林书传

林书传以《全球化与在地性的交织——以2019年“复调—东南亚”艺术项目为例》为题发表了演讲。“复调—东南亚”是南艺美术馆的自主筹划展览项目,也是从2013年来“复调-艺术生态调查“第五期。策展人林书传在会场讨论了“行走”的策展方法,他有意避开了画廊与美术馆推介的系统,始终保持着“行走的状态”和策展人对展览的好奇心。他还提到,如何让观众通过展览窥见策展人的逻辑,不仅是视觉上的呈现,还有许多其他线索需要思考。

在东南亚与艺术家相处的日子里,林书传为自己制定了三个挑选艺术家的标准,第一是“根性”,即在地性,是扎根于土壤的艺术家所具备的性质;第二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第三则是作品的重量。

策展人,e-PublicArt主编,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汪单

策展人、e-PublicArt主编、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汪单,通过视频连线发表了《数据视角下,你对城市公共艺术了解有多少?》的演讲。汪单一直以来从事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她发现不同背景的策展人、艺术家对于“公共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会导致在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上难以达成共识。汪单与上海美术学院数码系虚拟实验室合作,通过城市开放数据,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来分析公共空间,试图用数据来建立一个公共艺术的评估体系。在演讲中,汪单展示了许多可视化的数据以及她的当前研究成果,将项目的意义从艺术介于城市空间延展到艺术促进城市有机发展。汪单认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因时因地制宜”的实践过程。“因时”这里有两个方面,作品存续于公共空间的长短,以及周边环境的不同时期。“因地”可理解为周边环境,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商业资源和社区活跃度等因素塑造了城市空间。希望通过公共艺术数据评估模型,提供一种“制宜”公共艺术的研究方法或是辅助评估、预测的数据服务。

策展人、写作者,798CUBE艺术中心展览部杨天歌

策展人、写作者杨天歌,目前工作于796CUBE艺术中心展览部,他以《深入自身的所在——从“佛系青年:冷漠与共”谈起》为题发表了演讲。“佛系青年:冷漠与共”是他和德国策展人雅思敏·凯斯肯特普在北京歌德学院联合策划的群展,他将“佛系青年”的定义从主流媒体中剥离出来,强调其作为全世界年轻人共有态度的表达。杨天歌认为,佛系虽然表面上自我放任,但是其背后蕴含有力的自我表达,又反向构成对导致如此心态社会重压的消极抵抗。经过此次展览的举办,杨天歌意识到了展览所折射的心态和相关的创作是绵延不断的。于是,他在国内外的艺术考察项目中不断深入边缘艺术中心,不断对主流以及边缘话语进行思考。与此同时,他关注本土与全球问题的知识退守与参与,尤其注重分享从自我出发,同时深入历史与现状的创作。

策展人,写作者,泰康空间研究员缪子衿

远在柏林的缪子衿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加入了讨论,她的发言题目《全球定位:我(不)想成为你庆祝的一部分》来源于2017年她在上海乔空间与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策划的群展。“我(不)想成为你庆祝的一部分”从来不是系统性的理论言说,而更像是艺术家与策展人共同工作或不合作所达成的临时性共识。展览从一个相对模糊“想法”开始,追踪艺术家长期进行中的、基于过程与观念的项目,或邀请艺术家展开在地创作,由此呈现他(她)们当时各自的工作状态。“你”、“我”、“庆祝”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也不预设假想敌,但潜台词是:如何实现一次关于“机构批判”的尝试。

策展研究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博士候选人聂小依

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与身在伦敦的聂小依取得了联系,她本次的发言题目是《地域的过时》。她通过几个故事的分享,表达了自己作为中国留学生被后殖民话语困扰的经历,以及她眼中的中国本土艺术家和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关系。通过翻阅档案,聂小依发现有些定义已经过时了,虽然那些现象或思维在今天仍然在发挥影响,但是已经开始慢慢消解。正在成长的新人们永远都有新鲜的话题可以讨论。今天我们在谈论全球和本土的时候,和90年代的讨论已经全然不同了。或许这些过时是一件好事,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混乱里逐渐生出新的秩序诞生,人们能够寻找到新的出发点。也许延续的过程并没有非常激烈,但它们确实细微地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学术评议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

随后,学术评议人王春辰老师对各位嘉宾的发言做了详细的总结并提出见解。他提到,全球和本土在过去曾经是分开的两个议题,而如今,我们就是世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共同体的一部分。

2020年,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与疫情爆发有关,地缘政治和地缘冲突成为了最被关心的议题,这个议题也与本次座谈活动的主题息息相关。进入全球系统后,中国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导致了许多矛盾。在这样的语境下,青年策展人们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有着对未来的艺术或当下的艺术不同的出发点和视角。

目前我们对于青年策展人的关注还远远不够,王春辰老师在发言中肯定了徐志君所做的工作,为大家关注这一角色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和数据的背景。

他认为,林书传的工作方式非常好,今天的青年策展人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挑战现有艺术机制和格局,因为现在有很多艺术的发展出现了固化,这是应该被质疑和改正的。

提到汪单的发言,他认为这种调查研究对公共艺术来说非常有意义,也对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思考,这可能是公共艺术的下一轮发展趋势,而汪单的工作恰好能够提供很好的案例和新鲜的思路。

在王春辰看来,杨天歌所说的“佛系青年”是一种新的自我命名,用青年人的观察和作品来反映青年人的状态,这恰恰反映了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青年人的成长证明了全球与本土的关系,人是全球与本土真正的象征。

谈到缪子衿分享的展览,他提到当下海外留学成为中国艺术家的特点,但全球化的背景下,始终回响着强调回归传统的声音,这种美学体验、美学感受和美学表现是需要关心和交流的重点。针对聂小依的发言,他表示,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还是面对着与西方文化对话时的挑战。通过这六个人的发言,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新时代的开始,以策展的方式发现青年艺术同时也发现时代的问题,在青年策展人眼中,艺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而是新当代的艺术。

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学术评议人王春辰抛出了一个问题:对于青年策展人来讲,在工作中面对上一代艺术家,是选择接续线索,还是倾向于新的开端?

林书传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回应。在他看来,每一代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每一代策展人都应当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的问题契合好,接触对应的艺术家,而不是做时间跨度过长的工作。

杨天歌则针对“延续”的问题进行了发言:在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倾向于使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艺术语言时,其探讨的问题似与我们自身艺术与文化脉络的延续性——哪怕只是近几十年的——在失去联系,不免让人思考,并对“延续”的问题产生忧虑。汪单提到,在当下,与其探讨如何与国际寻找共同话语,不如把本土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能够对中国内部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缪子衿和聂小依分别根据自己的留学经验,分享了自己对全球化背景下本土艺术的思考。全球与本土问题,是落在年轻一辈身上的问题。

朱青生教授进行总结发言

嘉宾合影

最后,朱青生教授为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环境对青年策展人思维形成有很多不一样的影响。年轻策展人新的时代任务,是需要再次审视如何在世界以及历史中重新定位自己。朱青生教授表示,他对新一代有着很多的期待,他希望看到他们依旧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开拓者,成为一个艺术上的引领者。(文/田英凡,图/吴作人基金会、田英凡、潘怡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