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飏:传承宋元之风不能流于形式

2020-10-06 16:19:39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编者按】近日,“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引发观展热潮。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苏轼在诗书画等诸多方面都有精深的造诣,也为后世文人推崇,尤其是面对困境挫折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更为人所称赞。苏轼对于文人绘画所传达的象外之神韵持肯定和推崇的态度,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开启了先声。本期时评,围绕苏轼的书画观点与美学思想为主题展开讨论。

随着故宫博物院“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的举办,全国美术界掀起了一股“苏轼热”。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传奇般的存在,回眸千年,苏轼的生存模式即使在当今,也能找到其翻版,并使我们在回顾中体味其涤荡心灵的启示。

苏轼是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的,当年他的文章令文坛领袖欧阳修发出了“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的感叹。他幸运在天赋异禀、才华过人,又幸运在遇到了恩师欧阳修,欧阳修倡导新古文运动,对苏轼平实自然又学识渊博的文章十分赞赏。苏轼第一次提出了“士人画”,区别于宫廷绘画和画工画,将文人们那种优越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明代董其昌在“士人画”的基础上提出“文人画”,“文人画”此后一统中国画坛数百年。可见,宋以后,以苏轼为首的士大夫们,对于古代中国书画的审美取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无独有偶,回顾今日中国画坛,情形似曾相识。如今引领书画潮流的一些艺术家身边也聚集了一批身份、地位和圈层相对固定的书画家,他们常常以群体方式举办展览,引领书画审美的一股股潮流。不同的是,在社会层面,当今的文化氛围远优于古代,对书画家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也远胜于古代。北宋时期,文人们将书画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宫廷画院也仅仅服务于皇家贵族,书画是最不必面对外来忧患的艺术。而如今,时代与社会为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最优环境,也对艺术家们提出了要求。

千年之前的北宋时期,文人走向仕途的唯一方式是自学或进入私塾学习,教育的私人化虽然抑制了交流的广泛性,却也培养了一大批深受传统文化蒙养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就是他们聚会交游、愉情悦性的方式,所以,古人琴棋书画样样俱佳也就不足为奇。近代中国由于受西方思潮影响,现代教育引入西方教学系统,中国书画曾经一度在夹缝中生存,举步维艰。近代之后的百年,国人回顾历史,幡然醒悟中华文明并非落后,而是有着无比璀璨的光芒。人们重新回顾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到今天,一度由宋元文人们确立的审美图式,其核心魅力究竟还留存多少?

苏轼时代的书画是文人们陶冶心灵的重要方式,苏轼画《枯木怪石图》原为疏解胸中盘郁之气,作《黄州寒食诗帖》也是有感于当时贫寒潦倒的境遇,他的豁达见于诗词,愁苦却见于书画。尽管如今书画界推崇宋元之风,但是临摹古人笔墨往往不入时流,且超越古人笔墨更是难上加难,唯有步宋元后尘而强调的“意”“趣”等,还显示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这种“意”和“趣”,其实已经和古人差之千里,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了一种骨子里的真诚。现代教育体系使得书画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并衍生出随之而来的书画市场繁荣、书画经济兴盛,但书画界也存在信仰缺失、迎合之风盛行的问题,甚至多有丑闻传出。因此,当下纷繁芜杂的社会环境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口号绝对不是喊喊就行,需要从制度的完善和艺术家自身修为双方面来保障其执行。

实际上,近现代以来,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但是,如苏轼般的文人们,他们蕴含在书画作品中的精神品格却不能被遗忘。中华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流于对古人笔墨形式的学习上,也不应仅限于说几句人人能言的美学词汇,而是更应体现在对中华文化核心精神严肃而深刻的体悟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远远不能靠几场展览和几次热潮来建立,其发展必定任重而道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