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古玩市场地摊经营探微
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自 20 世纪 90 年代自发形成后,政府对其进行了规划, 形成现今占地面积 4.85 万平方米的规模①。地摊作为潘家园古玩市场最典型的经营方式,为潘家园古玩市场创造了不容忽视的经济效益。文章以潘家园古玩市场地摊式经营为中心,通过对地摊概况、经营者与消费者、销售方式、品类及供货来源等方面的考察,以点带面,分析北京地区古玩市场地摊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早至西周时期,地摊商贩就开始活跃在大众的生活当中,最早关于摆摊群体的记载可见于《周礼·地官·司市》②。此后直到清末民国初,无论和平还是战乱,地摊小贩们依然能在夹缝中生存。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三朝古都, 其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一度繁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玩市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等古玩市场,还有八宝山、大柳树等地的旧货市 场,其中地摊经营方式主要集中在潘家园、八宝山和大柳树等处。近年来由于政府对市内环境的规划整建,逐渐取缔了古玩市场中的地摊经营,北京八宝山旧货 市场已于 2017 年 11 月 1 日停业,大柳树旧货市场仅周三允许出摊,使得北京地 区地摊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少,目前,潘家园古玩市场是北京地区少有的允许地摊 经营的场所。
01
潘家园古玩市场地摊的基本情况
摊位分布
潘家园古玩市场总占地面积达 4.8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2.6 万平方米。市 场内的空间分布包括商业区、办公区、配套服务区等。商业区占据市场的主体位 置,根据经营方式可分为地摊和商铺两类。
从空间类型来看,地摊区包括大棚、广场和街巷三种类型。其中的大棚区可 分为一、二、三、四区和东区,广场区也被称为西地摊,街巷区位于商铺后墙和 市场围墙之间的位置,和西地摊同属露天形式。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地摊可以用“一 砖一世界,一布一摊位”概括。无论是大棚区还是西地摊区,都经过市场管理部 门严格丈量划分,每个摊位 2.4 平方米。据统计,目前西地摊约有 20 余排,每 排有 52 个摊位,大棚区约 80 余排,每排有 39 个摊位,预计摊位总数在 4100~5000 之间,较 20 世纪末的 2500 个摊位③,数量增长了近一倍。
摊位租赁
潘家园古玩市场地摊的租赁方式分为两种:长期合约制与短期租赁制。合约制是指摊主和潘家园市场管理处协商签订合约,买断某摊位的使用权,期限多为 1 年,具有固定性。短期租赁制是指该摊位属于临时出租,商贩仅在短时间内拥有使用权,以天为单位,租赁时间短。就市场管理制度而言,西地摊、大棚一、 二、三区以及东地摊属于固定型摊位,仅大棚区四区属于流动型摊位。但固定摊 位与流动摊位并非完全固定,拥有固定摊位的摊主若无意出摊,也可将摊位在管 理处“过户”或私下转租。私下租赁地摊十分简便,摊主借助微信平台,发布出租摊位信息,有意者与其私信商定租金,一般情况下直接把租金转给对方,到了租赁的时间可直接到该摊位,佩戴摊主?供的工作牌后方可出摊。如果摊主不出摊,也不愿转租,该摊位就会被市场管理人员贴上“此摊位暂停使用”的标签。
目前地摊的租金相差悬殊,据调查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近10 倍之多。根据不同时间、位置和天气的变化,进入潘家园的人流量不尽相同,因此造成租金的 高低之分。周一至周五摊位每天的租金在 40 至 80 元不等,周六日的租金在 300 至 600 元不等④。每逢周六日,潘家园的人流量近乎平时的 5 倍,因而租金较高。一年中春、秋两季气候较适宜,属潘家园地摊的旺季,因而租金比冬、夏两季高;地理位置也会影响租金。地摊区中,西地摊和大棚一区最靠近市场正门入口处, 因此租金最贵。其中,“把脚摊位”⑤人流量最多,在同一区域的地摊中,把脚摊位的价格也会更高。天气也会对租金产生影响。
据某摊主介绍,他拥有二区某 摊位一年内周六日的使用权,平均每周六日两天租金 500 元,自己不想出摊时则根据天气情况转租出去,天气好则抬高租金,不好则降价。但是由于天气的不确 定性,租摊时常会发生“捡漏”情况,摊主根据天气降低租金,若天气变好则是 租户“捡了漏”。此外,周六日的市场内还会出现“接摊”现象,即数位经营者租用该摊位的不同时段。
02
地摊经营者与购藏者
经营者
潘家园古玩市场里经营地摊的商贩来自全国各地,有内蒙、山西、甘肃、河南、河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其中来自河南省、江西省的经营者所占比重 较大。整体来看,河南经营者多卖玉器、仿古青铜器⑥,江西以瓷器为主,福建多售木雕、手串等,广东则销售一些宝石玛瑙、陶塑⑦,都与其地方盛产的品类有关。近几年,地摊经营者的面貌开始“大换血”,老一辈经营者逐渐退居幕后, 越来越多的 80、90 后加入了地摊阵营,为市场注入了活力。经营者的文化水平也明显提高,其中包括一批中专毕业的学生以及少数大学生。
地摊的经营者有专营和兼营之分。专门从事地摊生意者分为三个年龄段:60 后多是曾经在事业单位、文博机构工作,有长期收集某类文玩的爱好,从事地摊 的时间在 5 年左右;70、80 后的专营者最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以地摊为生,经营时间较长者可达十余年。90 后以中专毕业为主,子承父业,但经营的 时间不长,在调研的年轻一辈的经营者中,经营时间最长的不足 5 年,时间短的才不过数月。有时他们也会根据市场的行情转换阵地,如一些经营珠串、核桃、蜜蜡的经营者会在周四转向天津鼓楼古玩市场,一周之内北京天津两地跑。兼营地摊生意者,一般仅周六日出摊,有一些是在京郊有工作室的艺术家,出售自己 制作的工艺品;还有一些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出售简单的手工艺品;此外也 有一些藏家,他们会同时经营店铺生意,地摊只是作为其店铺的有益补充。
购藏者
潘家园古玩市场地摊区的购藏者中,近 60%属于游客。潘家园里的游客每日络绎不绝,周六日更是比肩接踵,尽管其中文物的比重大大减少,但仍免不了很 多游客想来此“捡漏”。游客的兴致多属潘家园的名气所致,对文玩本身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多驻足在大棚区,挑选一些携带方便的工艺品作为纪念。
还有一些是真正想“淘”东西的藏家,这类人多在 50-70 岁之间,有丰富的鉴藏经验,在选购时具有针对性。据一经营者介绍,有一位 50 岁左右的顾客连续在大棚区观察了数日,最后以 2 万元先后买走一对青瓷盘。但同时要注意的是,这类购藏者有时会将藏品卖与卖家,双方之间存在买卖的双向性。除了个人买家, 还会有一些公司、机构,委托对古玩有所了解的人来此收购器物。这类情况属于采购量较大的规模,购买品类多为玉器、瓷器、仿古青铜器、木雕、石刻等。也有少数是专门针对某类器物进行撒网式的征集,如笔者在调查中,曾发现有人专门寻购元青花瓷,且数量庞大,因此或可推测其背后真正的买家是一私人收藏机构。
除了游客和藏家,潘家园古玩市场中还有一类购买者属于同行的店铺老板,主要针对的是可批量购买的品类,如水晶、玛瑙、青金石、印章、核桃、菩?子 以及各类珠串等。此类购藏者是经营这些品类地摊的重要客户,采购数量大且长期合作,且不仅有来自其他各省的顾客,甚至潘家园古玩市场内其他地摊区和店 铺的同行也会就近取材。
03
潘家园地摊的经营方式
货物来源
潘家园古玩市场中地摊经营的艺术品种类多样,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 珠宝玉石、文房四宝、字画、古币、刺绣、旧书刊、木雕、石雕及蜜蜡、菩?子、 核桃、葫芦等。其中,青铜器、瓷器、刺绣、木雕等工艺品⑧的摊位数量所占比 重最大,约有 3200 余家;其次是经营珠宝玉石的摊位有 614 家⑨,旧书刊的摊位 有 375 家,经营字画的摊位约 290 余家。
由于经营品类的不同,其“拿货”渠道也不相同。常位于西地摊区的经营品类,一般是经营者或其父辈旧藏,多是在民间收购的物件,如古瓷器、玉器、古 币、文房四宝等品类,不成体系,一般为经营者或其父辈旧藏,仅瓷器和玉器有专门针对性的收购。如一家专门经营瓷片的摊位,为保证瓷片的质量,货品多是 经营者从一些专门收藏并研究瓷器的朋友手里取货。另外,一些经营者还会时刻 关注土地开发项目,以合作的方式进入施工场地“捡宝”。除了向别人征集,也有一些情况是等产品上门,一些人假借购物之名,向店家咨询是否有意收购藏品,从而达到合作关系。这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与收购价相差较大,因而单个物品的成交利润较高,虽然达不到“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地步,但应能保证 3 个月的生活需求。在摊主或租客中,除了少量是北京人,大部分京外人员是以租 房为主。随机采访的几位经营者,其一年的开销至少需要 6 万左右⑩。
位于大棚区的经营品类,如当代瓷器、青铜器、宝石玛瑙之类,其进货渠道 也比较直接,在厂家直接拿货。此类产品的供货地多在河南、浙江、福建、广东 等省份。以珠串为例,就有位于莆田的生产厂负责制作,包括珠子的打磨、图案的设计、成串的串缀等。此外,一些销售翡翠、碧玺、石榴石等是从缅甸、印度、 巴西、莫桑比克等地选料,在广州加工而成。
销售方式
潘家园古玩市场中地摊的销售方式可分为实体销售和线上销售两种。
实体销售根据经营者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独立型销售,经营者 是个人或夫妻,全凭自己的“一块布两方砖”,碰到感兴趣的顾客则向其介绍推 荐,这类销售模式比较常见;另一类属于合伙销售,又称为“搭摊”,是近两年才出现的销售方式,其经营者一般是新加入的 80 后和 90 后,与过去的“同行是 冤家”形成对比。所谓“搭摊”,是指经营同种品类的商贩会互相帮衬,销售业绩不佳的一方可以将自己的货物放在对方的摊位“借卖”,只需划定一个最低价, 实际成交价高,则双方获利。根据销售的数量来看,实体销售又有零售与批发之分。零售主要集中在西地摊区,多为“老物件儿”,价格由卖家规定,买家可与 其协商。批发式经营主要位于大棚区,有现当代制作的仿旧瓷器、青铜器,也有珠宝玉石、木雕手串等物,买家根据需要可批量购买,价格比零售要便宜许多。以巴西产的 3mm 大小的石榴石为例,根据不同品质,顾客可以 1-1.6 元/克的价格批发购买散珠,也可以 8-18 元购买一条 120 颗左右的手串(约重12g),但如果零售一条手串则需要 25-35 元/条,从一条手串的差价可见其利润的可观。买家可先交付一半价钱作为定金,卖家负责将产品发往买家手中,待收货后再补齐全款。
线上销售主要包括微信平台和潘家园官方网站两种方式。微信平台的交易方 式一般仅针对老客户,双方仅在微信上看图识货,顾客甚至不用到市场里亲自取货,交易成功后卖家负责将产品快递给买主。由于微信交易的广泛运用,交易双方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行规”:买家可在收货后 24 小时之内退换货物。尽管这样的交易方式促进了交易量的提高,但由于该平台目前没有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交易形式,因此买卖双方的利益无法得到稳定的保障,有时会出现退货不 退款或退款不退货的情况。相较微信交易,潘家园网相对更有保障。潘家园网是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建的官方网站,站内除了拍卖、展会、收藏、鉴定等板块,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网上地摊”服务,部分地摊经营者在该网站申请网上开店,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可将产品放在潘家 园网上进行售卖。但由于产品的特殊性,网上销售不仅在数量上远不如实体店,且发展速度也较迟缓。以一家名为“潘家园旗舰店”的网店为例,该店自 2011年创立以来,菩提子的销量最好,一款最受欢迎的菩提手串标价99 元,最早的 销售记录是从 2015 年 4 月开始,至今销量仍不过百件。其它诸如玉石、玛瑙、水晶等价高的产品销量则更少。潘家园网由潘家园市场管理部负责,在交易时设立了“潘担保”措施,支付金额先进入潘家园网管理处,待买家确认收货后,付款才会转到卖家的账户,因此更有益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04
小结
潘家园已经成为北京地区最负盛名的古玩交易市场,自 20 世纪 90 年代自发形成以来,一直保存着传统的地摊式经营,并且在近年来政府的规划下,其地摊 的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销售的品类也更加丰富,经营者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年龄的年轻化,使得近两年的地摊面貌焕然一新。在潘家园管理处的严格监管下, 潘家园市场内的地摊健康、有序地经营,使潘家园市场能够持续充满活力,成为北京地区独有的风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摊位租赁商利用转 租摊位赚取中间差价,使得价格被肆意抬高,扰乱市场秩序;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网上交易,尤其是微信交易还不完善,无法有效维护买卖双方的利益等。
总的来说,“地摊经营”的方式保持着古玩市场的文化特色,应该被继续鼓励发展。但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经营者应该摒弃陋习,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也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引导,及时弥补现在政策法规上的漏洞与不足,建立健全市场的监管体系,合理解决买卖双方的利益,处理好民生与文化管理的关系,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
注释:
① 吴鸿成:《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海商业》,1998(10)。
② 据笔者调研,此处租金仅针对临时租户,摊主周一至周五每天需要给市场交 30 元,周六日每天 240 元。
③ 吴鸿成:《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海商业》,1998(10)。
④据笔者调研,此处租金仅针对临时租户,摊主周一至周五每天需要给市场交 30 元,周六日每天 240 元。
⑤ “把脚摊位”是指靠近通道的位置。
⑥ 河南的古玩商贩颇有渊源,周肇祥在其《琉璃厂杂记》中记载:“云松阁李估,河南古董贩之聚处也, 出土铜瓷多归之。”
⑦ 清代吴沃尧在其《发财秘籍》第二回:“他看着这料泡生意将成强弩之末了,便回省城,在市上闲行, 要寻些奇巧东西去贩卖。忽然看见路旁地摊上摆着些窑货小人儿,此种窑货出在“石湾”地方,那小人做 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也有着棋的,也有撑 船的,渔樵、耕读无所不有。”描写的就是广东地区。
⑧自 2017 年 11 月 1 日起,潘家园市场管理处要求经营青铜器、瓷器等品类的摊位必须摆上“工艺品”的标签。
⑨其中多为水晶、玛瑙、青金石、石榴石、绿松石等宝石,经营玉器的摊位不到 300 家。
⑩笔者主要是通过分析经营者的生活情况推断:调研对象是在离潘家园不远的十里河附近居住,租住面积 约 20 平米,租金在一个月 1500 元左右。其中一人租有两个摊位,周一至周五的是临时租,一个月需要 1320 元(按一天 60 元计算);周六日的摊位是年租,租金为 2.5 万元。日常生活支出仅餐饮费每日需 30 元(潘 家园市场内的盒饭为 10~15 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