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下的感性和冷幽默
懂美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扩张,不断攀升的数字令人倍感心痛。在这面前,艺术行业似乎也成为了压力倍增的存在。
Murat A
kyol 《COVID-19》
下面就请跟着小印来了解下,疫情面前,艺术家们是如何用艺术打动你的?
为了让你待在家,艺术家们操碎了心
来自巴黎的视觉艺术家 Pierre Brault 使用半透明的有机玻璃,创造了疫情期间的一抹亮色。相信所有人看到日影照射下不断变化的彩色倒影时,都会感叹这颜色变换的美丽。
细看之下,倒映出来的字样居然会从 STAY HOME(待在家里),随着时间的转变,逐渐变成 STAY SAFE(保持安全)。
Pierre Brault 希望当人们看到这看似美丽的艺术装置时,会想起那些用生命在冒险的医学界。
Anastasia Bekker 是一位来自 俄罗斯的艺术家,极为痴迷于字母。所有的词汇到了她的手中,都变成了与花卉或其他可爱素材结合而成“花体字 ”。
人们很乐意订购她的字母作品,摆在家中,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面对疫情,她也并没有停止对美的追求、未辜负粉丝对她的喜爱。她绘制了多幅有关疫情的标语,这些简单而直接的话语,更像是一种警示。
保持安全!
警示之余, Anastasia Bekker不忘这样鼓励大家:
放轻松~
好的事情总会发生啦!
尽管面对的事情并不理想,但我们的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
伊朗插画家 Alireza Karimi Moghaddam 身为重度 梵高爱好者,一直用插画形式将梵高融入现代社会中,仿佛梵高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
“对我来说,梵高不仅是一位画家和天才艺术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不再只是一个悲伤、沮丧的模特,而是爱、人性和利他主义的象征。我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宣传它的,与主流的传统观点相悖,我更倾向让一个不同的梵高,成为每个人心中的梵高。”
—— 当然是待在家里啦!
并且,我们心爱的画家梵高,一定会趁此机会创作出许多灵感爆棚的画作。何不好好地待在家中,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呢?
我们也诚笃地相信,梵高,这个心善的艺术天才如果活在2020年,一定会对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医护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最真挚的感谢。
天才已去,灵魂不灭。
////
意大利插画师 Ale Giorgini 一贯喜爱几何图案与丰富的色彩,寥寥几笔,趣味横生。以绘制电影海报闻名的他在疫情期间绘制了《Quarantena 系列》,人物挤在五颜六色的房间里宅,可谓是一部《疫情宅家指南》。
《Quarantena 系列》看似简单,实则满满的都是小细节。
吃披萨、打游戏、撸猫、做瑜伽……你能读懂几幅画?
还敢不戴口罩?艺术家这样提醒你
摄影师 Max Siedentopf 为疫情创作了最新的摄影作品
《如何在致命病毒下生存 》。
///
都知道英国女王是妥妥的色彩控一枚,一向喜欢将单色一丝不苟地搭配全身,十分优雅。
当意大利艺术家 Andrea Cerspi 为女王“恶搞”上五颜六色的口罩时,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是最新新闻,而图中全是真实存在的女王的日常装扮 —— 毕竟,这也太像女王的风格了啊。
“尽管我们可能还要忍受更多的苦难,但是美好的日子终将会回来的:我们将再次与朋友在一起;我们将再次与家人相聚;我们将会重逢。”
/// 意大利果然是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国度,看 Villa Borghese 花园中的名人雕塑就知道了。
意大利艺术家 Federico Pestilli 为邦多纳、帕拉迪欧、彼特拉克、但丁等艺术大咖纷纷带上口罩。
越美丽越致命,说的可能是病毒
因“月球博物馆”而闻名的英国装置艺术家Luke Jerram可谓是“跨界专家”,从2004年便开始创作 Glass Microbiology 玻璃微生物学系列作品,对象即为对人类造成极大破坏性的病毒。
“艺术品被制造的本意,是帮助向公众传播病毒的形式。”
他的作品严谨而专业,具有极高的可研究性,早已 被科学界认可,甚至还上过不少医学杂志。
PERFECT ENEMY / 完美的敌人
HUMANITY v. CORONAVIRUS / 人类对抗冠状病毒
OMNIPRESENT / 无处不在
VIRUS-FREE UTOPIA / 没有病毒的乌托邦城市
别怕,我们还有春天、爱与希望
现年83岁的英国国宝级艺术家 David Hockney 为人们送去这份令人动容的慰藉:使用iPad 绘图,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春天景色,名为《Do remember they can’t cancel the spring》。
"No matter what yesterday was like, birds always start the new day with a song(不论昨日如何,鸟儿都会以歌声开启新的一天)!"
///阿尔贝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 —— 海拔4478米的瑞士马特洪峰第一次被“点亮”。
///纽约艺术家 Dude with sign 总是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街头,举着一块百年不变的硬(破)纸板,一本正经地抗议一些令人感同身受的小事,比如 去看演唱会别再一口气发一百个朋友圈刷屏、薯片袋里的空气是不是太多了、我觉得你家狗并不需要另开一个社交账户……
谢谢你们,医生、护士和所有工作人员
守望相助
Jenny Xia《Meet me by the river 》
Giulia Rosa《Love in 2020》
No more than ever think WE not ME.
这一刻,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而非“自己”。
我们也终会等到摘下口罩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