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彩艺术馆
编者:“岩彩之春”将陆续发布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岩彩绘画创作高研班·2019年毕业作品介绍。他们是中国岩彩新生力量,像春天充满生机活力,蕴育岩彩在当代转型中更多可能性。岩彩绘画的未来必将因他们而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岩彩艺术家 赵丽娅
赵丽娅岩彩作品《相》 岩彩、麦草、麻 220 x 600cm(备注:调转手机屏幕方向,观看全图)
《相》作品局部
《相》作品局部
《相》作品局部
《相》作品局部
《相》作品局部
《相》作品局部
赵丽娅:创作手记过了那么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见龟兹石窟壁画的感觉,以至于到现在我依然会在她面前驻足,一次次地反复品读,总是看不够,总有那么多未解之谜吸引着我,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十七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里是与世隔绝的绿洲,我选择留在这里工作,我的人生也注定了和别人不一样,我所有的青春回忆里似乎只有龟兹,她是我朝夕相处的朋友也是我的人生导师,她能带给我心灵的宁静和智慧,她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龟兹石窟——克孜尔石窟景区
龟兹是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而龟兹壁画是中国岩彩绘画的母语,所以我第一次的岩彩创作一定是画我心中的龟兹石窟,我要把自己十几年来用心理解和认识的龟兹,以当代的视角,用属于龟兹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回想这些年在龟兹的点点滴滴,我觉得龟兹给我最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引导,所以我这次创作的主题是对龟兹石窟心象的表达,我的作品名称是《相》。相:佛教术语,源自古印度哲学,意思是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象于心者。我也希望大家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能够拨开迷雾多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寻求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力量。 在图形上我用具象形和抽象形的对比,表达了真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关系,同时,镜像的方式也形成了从物象到心象、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我把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山、树作为现实克孜尔石窟真实的山、树的镜像,并把它们用水面连接起来,亦真亦幻,蕴含着我对龟兹艺术世界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
龟兹石窟——克孜尔石窟外景
画面中的山就像一尊涅槃佛,静静地躺在那里,涅槃在佛教里象征着修行到最高果位,功德圆满,而长年在这里工作的我何尝不是在修行的路上,把山画成白色,表达了这些年我的心路历程,即褪尽铅华之后的宁静,如同雪后驻足远望无垠的群山,与无边的世界融为一体。所谓的继承传统进行创新,我认为一定要拨开表象,找到传统文化的脉络,在这个基础上站在当代语境下进行创新,将古今贯通。我这幅作品用的材料是岩彩、麻和麦草,就是把龟兹壁画制作过程中的砂岩层、草泥层、麻泥层、白粉层并置在画面中,把原本属于功能作用的基底层转化为绘画语言要素编排、组构在我的画面中,成为我的绘画语言。我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探索下去。
赵丽娅简历2002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13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19年结业于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创作高级研修班。现为新疆龟兹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参展2010年:“寻源龟兹—中华岩彩、重彩、胶彩绘画交流展”新疆艺术剧院 乌鲁木齐2012年:“首届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和阳美术馆 大同2012年:“传承、历史、未来—第二届海峡两岸岩彩、胶彩画学术展” 厦门美术馆 厦门2013年:“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铜奖,宁波美术馆 宁波2014年:“五彩东方·龟兹古韵新疆龟兹石窟壁画展”浙江美术馆 浙江2015年:“丝路·思路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2016年:“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成都博物馆 成都2017年:“丝路岩彩—第十二届中国岩彩画展”优秀奖,杭州图书馆展览艺术中心 杭州2018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壁画论坛—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暨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2018年:“造像深处 佛国山水”喜马拉雅美术馆 上海2018年:“溯源重生—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2019年:“溯源 重生—当代岩彩绘画创作展”宝龙艺术中心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