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郑忠艺术之七
新华社《收藏投资导刊》编辑杨艳丽
未见郑忠,先见其画。第一感受:新。新。一个字,说来容易,做来,难上难。许多画人,一辈子,意识里都未尝种下一个“新”字。许多画人,一辈子,无时不在求新,然朝思暮想,不得法门。可见“新”之一字,何其难也。所谓日光底下无新事。就那么几种有限的材质,你用我用他也用;就那么一些手段,你会我会他也会;就那么多的山川花木,你见我见他也见;就那么几本哲学的书,你读我读他也读;就那么一些前辈高贤,你学我学他也学。君不见,多少画人,闭关修炼,一朝出山,自以为练就不世神功,掌握了独门秘籍,正要江湖纵横,却发现,满世界都是他的表亲。以异于常人之法,造异于常见之境。郑忠做到了。泼彩,拓印。东方,西方。兼容并包,大胆拿来。他的异境,有山川大美,更有天风浩荡。或寒荒、或空灵、或绚丽、或清新。其异境别开天宇,变化莫可测。难得的是,他这异境飞扬又不失含蓄。有放纵,更懂节制。我想,他应该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他的画,体现的是东方美学。未见郑忠,先见其画。见其画,如见其人。对其画,如临异境,如品醴泉,如沐熏风。浮生得此一乐,不亦快哉!
时甲午秋王十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于闻德斋
“郑忠的抽象水墨画不同于传统水墨画,而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和意蕴,画作不仅具有自然的勃勃生机,空间意识也深邃,多变,给人许多遐想的空间。使得他在同行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从风格上,他的画作属于新中式,通过水墨画的传统功底,又从当代人的审美角度去展现。从建筑空间设计师的视角及应用角度看,郑忠的画作能走进酒店,办公,会所等综合空间,亦可作为屏保等数字影像载体,而不局限于博物馆或艺术馆里,这就区别于大部分水墨作品的局限性。这样的作品非常适合走进品质生活空间,除了具有收藏价值,还兼具欣赏及美化空间的作用。期盼郑忠的抽象水墨画作在不久的将来可走入并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载体中。”美国跨界设计师、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穆拉徳博士
2015年11 月于中央美院
郑忠抽象水墨艺术,有着久远文化渊源,有着深刻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从丝网版画艺术到今日水墨抽象艺术的变革,面对巨大风险的艺术市场,不仅需要勇气,还要具备碣石一样的坚韧性格甘于寂寞。中国艺术家在当代面对两大不可规避而又相互对立的标准,既市场商业化标准和独立创作精神的标准,这两种标准可以相契相合,同时更易尖锐对立,就普遍意义而言,市场青睐大众审美取向,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郑忠的抽象水墨,无意在挑战市场也在挑战自我艺术良知的坚守。他是有虔诚佛教信仰的画家,他在现有的成就前,更需要超越自我获取更高境界,佛教蕴含的哲学意味着更博大宏远的胸怀,真正杰出的艺术家必然具备兼容并蓄,吞吐潮汐的器局,以最终熔铸人格与艺格的完美统一,真正抵达禅学极地之美的绝尘高境,正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王世尧,当代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郑忠水墨山水的多维复合意象,保留了所有感性的细节,却又不是对自然的忠实描摹,也摆脱了传统山水程式的桎梏,它是心对物象的观,是两者的统一。虽然他的画作广泛采用了抽象手法,但与西方抽象艺术有根本区别。他全然不同于西方抽象艺术忽视形体,纯粹用抽象的线条和颜色表现自我感情。其多维复合意象并非无象可求,而是“其中有象”。只是隐而不显,是多个意象的叠加、交融互渗。其意象原始、神秘与清晰、现代交相辉映。富有创造性想像的欣赏者自然不难领会,他们根据各自的体验又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极大地满足了欣赏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其意象也不像西方立体派多为单体表现,郑忠追求的是意象能“得一山而得数十百山之意态”,所要表达的是自然之万有,是审美主体心中的宇宙。这正是郑忠多维复合意象创造的独特之处。长期临池,郑忠对“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深有体会,正锋、側锋、藏锋、露锋互用,其线条正背偏側,长短粗細,摇曳生姿。得益于熟练掌握版画各版种技法,他对媒材进行适当加工处理,使笔墨运化必要时按主观意志运行,既有理路可寻,又有拓印痕迹等偶然之趣。于酣畅淋漓中滴洒、盘拏,跌宕起伏的线条,豪纵流淌的肌理,极富音乐感。韩忠言 南京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