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体》的故事

2019-10-25 10:14:33 来源:人民艺术网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出自《孟子.告子下》的这段文字用在画家徐悲鸿的身上再恰当不过,因为他的一生,是饱受磨难与忧患的一生。

“吾生与穷相终始,命也。”徐悲鸿在其《自述》中如是说,事实上也是如此。早在少年时期,他就以“江南贫侠”自称,后到异国他乡,仍然穷困寥落,极度匮乏的物质常常将他逼到十分狼狈的境地。

“辛酉年春,在法京美术学校应试,余班正午画室课才终,即下试画,乃不得食。食二小角面包,饮水而已。亘二周。西历一千九百廿一年四月六日,法国家美术会,先法国艺人会五日开展览会,余赴观时,已吾华暮春,忽大雪,余无外衣,会中寒甚,不禁受而归。意浴可却寒,遽浴。未竟,腹大痛,遂成不治之胃病。嗟乎!使吾资用略足,能作一外衣者,当不致是。今已四年,病作如故,作辄大痛。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虽然一息尚存,胡能自己。乙丑政月,悲鸿记”。

这段文字是徐悲鸿作于1921年的一幅素描《女人体》上的题跋,记述了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期间艰难困顿。

法国巴黎是少年徐悲鸿投射绘画梦想的地方。1919年3月徐悲鸿携妻子蒋碧微踏上了他圆梦之旅,开启了他既寒酸又富有的求艺生涯。

寒酸的是,他们囊中羞涩。徐悲鸿一个人的津贴要供他和蒋碧微两个人的日常开销,加之时局又不稳定,学费经常拖欠不能按时发放。徐悲鸿学画所需的工具和颜料也要花钱,也得从捉补襟见肘的生活费中强挤,而且徐悲鸿是艺术至上的人,看到合意的艺术品毫不考虑地就买下来,所以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为了维持生计,徐悲鸿给百货公司画广告,蒋碧微也帮人家缝补衣物,挣点钱补贴家用,尽管这样,他们有时连饭钱都没有。

富有的是,巴黎强烈的艺术氛围,饱满着徐悲鸿的艺术激情,他如饥似渴地痴迷在艺术的海洋中,在艺术的土壤中尽情地汲取着各种养分。当时,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下午都没有课,徐悲鸿便利用下午和周末的时间,留恋往返于遍布巴黎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废寝忘食地潜心研习。也常常只带一块面包,一壶冷水,一画就是一天,不到闭馆不出来,长时间的忍饥挨饿,久而久之便落下了胃病。

位于香榭丽舍大街旁的巴黎大皇宫,自1900年作为巴黎世博会的主场地之后,一直是一个专供展览的艺术圣殿。在大皇宫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是法国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荟萃法国当代许多名家作品。1921年4月,规模盛大的全国美展在大皇宫如期隆重举行。开幕的当天,徐悲鸿从早到晚流连在各个展厅,忘我地观摩、比较,竟然一天滴水未进。闭馆的时候,徐悲鸿走出会场,才发现外面雨雪交加,时值暮春,寒冷异常。单衣裹体的徐悲鸿空腹遭遇风邪寒气入侵,腹痛如绞,自此,他患上了终身不愈的肠痉挛症,且时常发作。病发时,尽管疼痛难忍,但他从不因此放下画笔。

“使吾资用略足,能作一外衣者,当不致是。”徐悲鸿因困顿而无钱买一件御寒的外衣而落下病根。“今已四年,病作如故,作则大痛。”,更无钱去医院看病,胃病四年终致终身不愈。“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虽然一息尚存,胡能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他那个时期素描作品中看到“痛不可支”字样的原因。尽管徐悲鸿每至“痛不可支也”,他依然勤奋作画,并盖上朱文方印“自强不息”,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素描《女人体》,宽35厘米,长47厘米,现藏徐悲鸿纪念馆。画面上的人物体态丰腴,神情悠闲,光影自然,栩栩如生。徐悲鸿以平淡、轻松的笔调描绘女人体的柔美与细腻,他借鉴国画的线条画法,用线条勾勒关键部位,轻重、粗细、浓淡、曲直,变化万千的线条在表现体积、空间、质感、量感的同时,以其粗细、方圆、徐疾、刚柔、藏露的节奏变化,加上光线的明暗衬托,使人体各部位的软硬、起伏和肌肉的丰润,皆不同寻常,充分表现了女性肌体柔润细腻光滑真实之美。

徐悲鸿曾说:“画中有不作意处,出人意外,亦生韵。凡真杰作必‘神’能摄人。”徐悲鸿的人体素描不仅展现出人体自身的美感,也通过线条、笔韵显示出了其动人的气韵美,反映了徐悲鸿严格研习西画后,素描造型愈加娴熟,并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此素描上,徐悲鸿在题跋与印章的运用上,具有中国画的章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践行了他中国画改良的艺术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人须有受苦习惯,非寻常处境为然,为学亦然……,未历苦境之人,恒乏宏愿。最大之作家,多愿最强之人,故能立大德,造大奇,为人类申诉。”这是徐悲鸿的恩师达仰先生曾对徐悲鸿所说的话,视“艺术为生命”的徐悲鸿,用“自强不息”的意志,以艺术的眼光看待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时,他把痛苦变成收获,把坎坷转化为资本,给一个普通的生命注入了活力,苦苦挣扎的平凡生活,也就变成了一条追求理想的康庄大道。

刘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管理学硕士,高级讲师。就职于徐悲鸿纪念馆,曾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的秘书。喜欢文字,擅长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热爱艺术,潜心钻研徐悲鸿艺术研究。现已在《人民艺术》、《美术杂志》、《北京文博》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若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