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陶塑、宋画、楹联……160余件“牛”作品国博报到
“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展览现场(摄影/许柏成)
辛丑牛年来临之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纷纷推出与牛相关的主题作品展。作为中国最重量级、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有哪些亮点?
2月9日,位于南8展厅的“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向公众开放,展览精选出160余件(套)文物和艺术作品,上讫商周,下至当代,时间跨度超过3000年,类型包括文物、工艺、雕塑、绘画、书法,不同形式的牛将让你大饱眼福。
从西汉至隋代的陶牛(摄影/许柏成)
牛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作为上古社会最具灵性的畜养,牛是农耕社会最忠实可靠的劳力。直至今天,牛的身影仍然遍布于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可以说,牛伴随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将自己的形象留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之中。
本次展览分为与牛为伴、牛为艺源、春牛颂福三个单元,从生产生活、历史文化、艺术雕绘等各个方面系统展示牛的历史、文化和与牛有关的节俗信仰。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展品吧!
兽面纹青铜鬲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黄牛、圣水牛与商周时期的信仰、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牛的形象元素也广泛见于商周青铜礼器的造型和纹饰之中。
陶牛 隋代大业四年(公元608年)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唐以来,人们经常制作陶质牛、羊、猪、鸡、鸭、鹅等家畜、家禽的形象,作为明器供祖先在另一个世界使用。社会等级越高,所享用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就越丰富。
立牛 青铜钺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钺是具有权杖性质的礼仪性兵器,多限于执掌政治、军事、祭祀大权的男性高级贵族才能使用。古滇式青铜钺上多装饰有牛、熊、鸟等动物形象,且配有雕绘精致图案的漆木手柄,已经脱离了实用功能。
粉彩耕织图尊 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瓷尊表面环绕着一周诗画对应的耕织主题装饰,明显具有劝课农桑的意味。尊上部为雍正所作纺织诗文和对应画面,下部为康熙所作农耕诗文和对应画面。与农耕有关的诗文包括两首,分别是——耕(一):土膏初动正春晴,野老支笻早课耕。辛苦田家惟穑事,陇边时听叱牛声。(二):宿雨初过晓日晴,乌犍有力足春耕。田家辛苦哪知倦,更听枝头布谷声。
耕织图册 清代(公元1644—1911年)徐溥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政府重视课农,有多种耕织图流传,康熙首命宫廷画师焦秉贞绘制耕织图,每图亲题七言诗一首,并在图前自写序文。此后,雍正、乾隆、嘉庆等时期均有耕织图问世。此图册作者徐溥为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师。
十二生肖陶俑 唐代天宝四年(公元745年)1955年 陕西西安韩森寨雷府君夫人宋氏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套生肖俑兽首人身,身着宽袖长袍,施红绿彩绘,不同生肖头部有明显的类别特征。十二生肖的形象经历了动物生肖俑、兽首人身坐姿生肖俑、兽首人身立俑到生肖动物点缀文官俑的过程。
生肖陶牛俑 唐代(公元618—907年)1958年 陕西西安杨思勗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兽首人身立俑首见于武则天时期,其后在唐代的西安地区广泛流行。唐玄宗时期所做的此类生肖俑身体多为文官形象,体量较大,造型生动。
牧笛图册 宋代(公元960—1279年)夏圭(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画面中,一头水牛散放于水岸,吹笛牧童坐于树下水边,朝向远方。画作虽施以简笔但结构清晰,意境悠远。近处绘水岸斜柳,以苔点和简单皴法表现地面和阴阳向背,柳枝随风摇曳,颇有动感;远处河岸施以淡淡渲染,给人以想象空间。
牧野山水图册 清代(公元1644—1911年)袁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册页远处为起伏的山峦,近处有几株茂盛的树木,画面前方一农夫骑牛,手牵身后另一头牛。作者袁江善画工笔山水,精于楼阁界画,康雍乾时均有名气。
张村的秦川牛 石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牛是石鲁画作的常见题材之一。石鲁绘风犷率硬朗,大胆激进,开一代风气之先,其作品个性鲜明,后期作品融画、诗、书为一体,曾有“黑、重、怪、野”之喻。这件画作用笔朴实自然,构图简洁但结构清晰,看似杂乱,实则乱中有序,笔笔到位。
牦牛图 吴作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牦牛是吴作人画作的常见题材。他画的奔牦寄托了自己的精神和理想,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个人情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格力量的赞美,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时代精神。作者以水墨画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牦牛勇敢顽强、倔强不屈的性格,给人以刚劲之美的享受。
铜牛 2011年 韩美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紫气东来·老子出关 铜像 2012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孺子牛 2020年 刘万鸣
春节假期,国家博物馆除夕闭馆,其余时间正常开放,您可以提前预约(每天预约名额1万人),做好防疫措施,去欣赏一场历史长河中“牛”形象的盛宴。(除注明外,本文图片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