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旗袍相当于当时的普拉达
看,这是民国女子的“迪奥”和“LV”
南京收藏家搜罗老旗袍和老坤包留住“奶奶们的青春记忆”
前一阵子,一部名为《旗袍》的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毫无疑问,剧中女性角色身着的旗袍,都是刚刚制作出来的“新品”。有人就要问了,遥想民国时期,摩登一点的女子几乎人人都穿旗袍,那么,那些旗袍如今还有没有呢?服饰不容易保留,时光荏苒,数十年后,当年的旗袍的确已很少保存下来了。记者近日了解到,南京民俗收藏家高松先生就藏有数十件珍贵的民国旗袍,不仅如此,高松还收藏数个民国女子用过的小拎包。旗袍和拎包搭配在一起,讲述着发生在古城南京里的一幕幕“花样年华”。
好旗袍相当于“普拉达”
高松将自己收藏的旗袍称为“奶奶们的青春记忆”,的确如此,旗袍似乎专属于那个年代,只要不是社会最底层的女子,每个女人都至少有一件旗袍,“对于中上层女子来说,旗袍的式样和款式,更是一种身份的标志!”高松说,民国时期人们几乎没有商标意识,市面上没有什么名牌、奢侈品牌的服装,做工精美考究、出自著名裁缝之手的旗袍就相当于当时的“普拉达”、“范思哲”、“迪奥”。
由于收藏旗袍,高松对于旗袍的历史也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说,提起旗袍,人们会想到老上海、老香港,想到张爱玲和苏青,想到《花样年华》和《色戒》,却很少会想到南京——这个民国时期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其实,南京地区的旗袍,历史渊源极为深厚。据记者了解,1929年,国民政府就是在南京颁布文件,将旗袍确定为国家的一种重要礼服。
南京旗袍风格端庄大方
“我收藏的旗袍,都是从南京本地收来的,通过仔细研究,我发现南京本地旗袍也有自己的特色!”高松这样说。
高松给记者看了一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南京老照片,那个岁月,南京街头——太平路、新街口、夫子庙的女子,几乎人人身着旗袍,衬托出迷人的曲线,透露出隐隐的性感。而长期生活在南京的宋美龄、沈慧莲、蒋碧微等民国著名女子们,她们在公共场合也往往以旗袍示人。高松说,这些民国名媛身着的,也多为在南京本地定制的旗袍。
高松所说的“南京本地旗袍风格”,可以诠释为端庄、大方、得体,“这与当时南京作为首都的社会风气和时尚风向有关,西洋的文化虽然对南京有浸染,但却不像上海滩那样‘欧风劲吹’,因此,欧美女装的潮流不太容易在南京本地旗袍的设计和制作中体现出来,体现得最多的反而是浓浓的民族风味!”高松说。
太艳丽的旗袍其实不多
不过,细细品鉴,高松收藏的旗袍中依然有不容易看见的时尚元素,“你看,这些旗袍摆在这里,似乎很平常,但只要上了窈窕女子的身体,便能够通过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来展现女人的曼妙曲线。”
高松说,南京留存至今的旗袍虽然不多,但依然可以分为多种款式,比如,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等等。
在研究自己的藏品中,高松还发现,旗袍也有职业性,“我发现,女学生们喜欢穿青布旗袍,像当时中央大学的孙多慈、苏青、吴健雄她们应该穿的就是这种普通旗袍。社会地位高的女子,喜欢穿大方得体端庄的旗袍,好多老照片里的宋美龄、宋霭龄就是身着这样的旗袍;而从事‘娱乐业’的女子,如交际花、舞女穿得则是艳丽性感的旗袍!”
高松所说的最后一种旗袍,其实在南京几乎难以找到,因为当时南京的“娱乐业”并不发达,《花样年华》等民国影视剧中绚丽得夺人眼球的旗袍,在民国南京是一种“稀罕物”。
老裁缝店藏未交货旗袍
新中国成立以后,旗袍慢慢被“新女性”所抛弃,“文革”中,旗袍甚至作为“四旧”、“封、资、修”而被集中销毁。这样的命运,使得存世的旗袍大大减少,收藏的难度也比较大。
高松收藏的旗袍,都是从南京各个拆迁工地上收购来的,“这些旗袍都是‘劫后余生’的,长期放在箱底、床底,是家里老人穿过的。老人过世了,旗袍就成了没有用的物件!”高松拿着一件制作精良的碎花真丝旗袍这样感慨。
寻找旗袍的过程中,还有一次经历也令高松感到颇为奇妙。去年,城南一座老宅即将拆迁了。这座老宅当年是一家裁缝铺,拆房时,人们从房梁上发现了一个大包袱,里面竟放着十几件亮丽如新的旗袍!高松推测,这可能是这家裁缝铺没来得及交货的产品。由于战乱,裁缝逃生“跑反”,匆匆将做好的旗袍藏到房梁上。后来,裁缝没有再回来,几十年前没交货的旗袍竟得以保存至今。
除了旗袍,高松还顺带收藏了多个民国女士坤包。“这些都是和旗袍搭配在一起的”,记者看到,这两个紫色和黄色的小坤包制作精良,面料考究,两个搭扣依然很亮,紧紧地咬合在一起。高松说,这两个包里,当时一定放着小镜子、小化妆品,除了没有信用卡外,和现在的LV、爱马仕、chanel的“内容”也没多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