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屯昌油画村:追逐“大芬油画”梦
屯昌油画村位于海榆中线82公里处。3栋2层小洋楼沿着水泥路排成一字型。每栋楼房都设有画室、习作室、展画室等。与室外的幽静相比,油画工作室热闹而忙碌,20多位屯昌研璞轩美术学校的学生在画师的指导下进行油画实习,他们正忙着帮老师画来自三亚以及厦门的订单油画。
每天早上,油画村的画师们早早起床,拿起画笔对着商家提供的相片进行画画,因为赶工,画手间话很少,各忙各的,目的只有一个,尽早把商家预订的作品画好,以便早日交货。
一位农民画匠的坚持:
26年培养出4000农民画师
目前,中国有三大油画生产基地:深圳、莆田、厦门。与这三大油画生产基地比起来,地处海南中部的屯昌县兴起油画热并不算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屯昌就有不少人从事画画或学习画油画。
1984年,屯昌县研璞轩美术学校成立,这是一所专门培养画手的学校,由当地农民画匠陈有俊开办。爱好画画的陈有俊发现屯昌地区不少农村孩子都喜欢画画,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画不起画,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拥有一技之长,便创办了这所学校。与其它画校不同的是,研璞轩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他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美术培训,基本功相当差。
梁珍是2009年10月份来到研璞轩美术学校的插班生。2004年初中毕业后,梁珍一直在酒店做服务员,虽然从小就热爱画画,但并不富裕的家庭让她把成为画家的梦想深深埋在心底。2008年,一次画室招生的机会,激发起了梁珍心底的愿望。她告诉记者,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把画画技能掌握好。
一批又一批农村学生在研璞轩学习2年后,基本掌握了画画的技能,并在学校经过实践学习后,大多到广东等地学习和打工。
从1984年起,研璞轩磕磕绊绊走到今天,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画匠画师,26年来已有4000多名农村学生顺利毕业。如今,深圳、莆田、厦门、珠海、广州都有研璞轩的学生,他们靠着画笔闯荡在各地,并逐步站稳脚步。
一个年轻人的梦想:
在海南造一个“大芬村”
37岁的陈传涛现在是屯昌油画村村长,之所以能当上这个“掌门人”,与他的父亲陈有俊有很大关系。
在陈有俊的细心教导下,1992年陈传涛考上了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陈传涛大学毕业那年,陈有俊十分希望儿子能回到屯昌,帮助他从事油画教学和创作工作。然而,陈传涛却只身跑到深圳油画村大芬村闯荡。
“父亲几乎天天在责备。”陈传涛回忆说。在深圳那段时间,陈传涛学到了很多油画的技巧。但让他头疼的是,父亲几乎每星期都打来电话,动员他回屯昌。在父亲的紧逼之下,陈传涛最终回到研璞轩任教。
想干出一番事业的陈传涛参与学校管理之后,有了更多的想法,除了扩大学校的规模外,还想模仿大芬村的模式,办一个油画村。
去年9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屯昌油画村成立了。陈传涛很快联系到在深圳、厦门等地的屯昌画师,短时间内,就有陈谊君等画师的回归,订单不断飞来。不到一年,屯昌油画村已生产出超过1万张油画,产值超过50万元,油画产品远销欧洲以及厦门、深圳等地。
今年5月,父亲陈有俊因病去世,陈传涛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与深圳、莆田、厦门三大油画生产基地比起来,屯昌油画村只是刚起步。得知深圳大芬村进入上海世博会,走高端油画产业之路后,最近一个多月来,陈传涛每天都上网了解相关情况,思考如何使屯昌油画产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一项前景光明的产业:
政府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扶持
“屯昌油画产业发展虽晚,但有后发优势。”屯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黎小红说。深圳、莆田、厦门三大油画产业基地虽然强大,但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这些地方房租昂贵,让一些画师和画家望而却步,同时画室之间竞争激烈,画室老板时刻都担心着自己的画师会被挖走。
对刚刚起步的油画村,屯昌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扶持:腾出县就业局大楼,给学生们做教室和画室,投入几十万元帮助学校招生、调配老师,对学校屯昌籍的学生实行免费政策;把近20亩地无偿提供给学校创办油画村,提供铺面给研璞轩美术学校和返回屯昌的画师免费使用,用于建设油画一条街,力争将屯昌打造成为一个集学习、教学、生产、创收、就业为一体的油画创作、展销基地。
屯昌县委、县政府还推出一系列优惠吸引画师回归:画师每开设一间油画工作室,都有相应的补贴;每间工作室聘用的画师,县政府每名补贴费用500元/月;对入驻屯昌油画一条街的画师,其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安排在公办学校;入驻屯昌油画一条街的画师,其配偶在屯昌就业的,享受技能培训优惠政策,并免费、优先推荐工作;筹建一个大型艺术馆,为画师提供一个交流以及创作油画的平台,今后全世界的画师都可以自由到屯昌创作油画。
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吸引越来越来的画师入驻屯昌。目前,已有近10位曾经在深圳、厦门等地工作过的画师决定在屯昌安家立业。更多的画师则给陈传涛等人打来电话,希望能到屯昌考察。
屯昌县县长范高净说,目前屯昌正努力把油画村打造成海南的“大芬村”,让油画成为屯昌的一个支柱文化产业,下一步县里将聘请著名画家当油画村顾问,为提高油画村产品的艺术含量,为油画村的发展出谋献策。
一位农民画师的成长:
一技之长摆脱贫困命运
与深圳大芬村的画师相比,屯昌油画村的画师名气不大,许多画手都来自农村。
21岁的陈谊君是屯昌油画村一名专职画师,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他,因为学习油画而改变了一切,如今自己不仅能接订单,还将大量订单带回油画村。
从小生活在屯昌县南坤镇农村的陈谊君,初中毕业后,曾到外面打工,但因没有一技之长,不得不返乡种田。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谊君得知县里有所美术学校,学费不高但毕业生的就业率非常高。2005年,他来到研璞轩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他从一名农民变成了画手。而后,他到厦门、深圳等地闯荡,最终被一家油画生产企业录用,认真肯干的他,从一名普通的画工做到了公司的骨干。
如今,陈谊君的画画水平不断提高,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今年来,他已在厦门、深圳等地接到1万多张油画订单,考虑到在深圳等地找画手费用高,而且需要租房子,最终他将这些订单带回屯昌油画村。
工作效率极高的陈谊君一天可以画7张油画复制品,一个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学习油画,说不定现在还是守着家里那几亩地过日子。
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
从简单复制逐步走向特色原创
目前,屯昌油画村生产的油画几乎都是复制品,接订单后按商家要求复制作品,这样的产品市场很好,不愁卖。
“画一张大概能卖60元-100元左右,一个熟练画工一天画7张不成问题。”画师曾勇说。
陈传涛告诉记者,深圳、莆田、厦门三大油画生产基地最初也都是由订单油画慢慢发展到原创油画的。订单油画销路不成问题,但这样的产品并没有体现出画师的思想,市场价值不高。陈传涛表示,虽然订单油画档次低,但可以快速提升屯昌油画的知名度,吸引众多画师归来,提升油画的产量。但,这不是屯昌油画产业的最终发展方向。
“从目前国内油画产业的发展来看,只有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走高端发展之路才有希望。”陈传涛指着陈列室内一张描绘屯昌自然风光的原创作品说。
曾在深圳和厦门等地从事油画工作近10年的王和雄非常赞同陈传涛的说法,“海南自然风光好,这是深圳等油画生产基地无法比拟的,完全可以借机发展具体海南特色的原创油画产品。”
王和雄说,只要坚持走原创之路,就不怕与深圳、厦门以及莆田三大油画生产基地竞争,而且还可以通过举办原创作品展等方式来展示屯昌油画,吸引游客、商家到屯昌来买画,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画师落户油画村。
今年上海世博会上,最让人惊讶的城市馆是深圳案例馆。深圳馆展示的不是它的龙头企业、高新科技,而是一座0.4平方公里的城中村———大芬村。大芬是中国最著名的油画村,是全球60%商品油画的供应源头,年交易额达数亿元。深圳馆前,迎接游客的是一幅巨型画作———由507位大芬村画师画出999张油画单元,构成独特的“拼图式”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美其名曰:大芬丽莎。
在海南屯昌,也有一个借鉴大芬模式的以出售订单油画为主的油画村。虽然才刚起步,但屯昌油画村编织的文化产业梦已吸引了许多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