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画中有诗

2022-04-27 22:25:50 来源:

苏东坡曾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这一评价精辟概括了王维山水画的特点,也道出了山水画的至高境界,历代山水画家将其奉为圭臬,竞相效法王维画风,逐步形成了我国绘画史上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风格流派。“画中有诗”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山水画家们苦心孤诣,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宋元以后,文人画兴起,能诗擅书且心有“异趣”的文人们觉得单一的题款似有不足,突发奇想地为画撰诗,并把诗题写到了画的空白处,于是诗画合璧、相得益彰,画因诗更出彩,诗因画更耀目,受到时人的欢迎和推崇。这种题款形式便一代代丰富和发展起来,成为山水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画的一大特色并流传至今。

诗中有画,应该要做到画面意境空灵深邃、饱含诗意。“画中有诗”即是画作有诗的意境,也就是画的诗意化,画的文学化。中国画,自东晋顾恺之始标志着文人进入画坛,逐渐造就了中国画的诗化特质。诗的特征是形象化抒发作者丰富的想象和思想感情,讲究意境的含蓄、优美。山水画的意境美在于“画中有诗”,要有深邃、优美的意境。中国画历来看重意境,讲究气韵生动,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意境这一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画筌》首先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对绘画中意与境的含义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山水画中的意境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意境,在山水画创作实践中,就是画家通过描绘客观景物表达主观思想情感,二者水乳交融所形成的诗一样的艺术境界。是画家生活阅历、修养学识、思想境界、价值取向等主观情思与在创作时通过画面布局的精心构思。用笔的轻重、缓急,用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刚柔,色调的冷暖、构图的繁简、虚实等所产生的不同的节奏和韵律,营造的艺术氛围,留给观者巨大的想象和思索空间。“画中有诗”还体现在“不似之似”上。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审美观也有别于西方人,善于将明晰的事物模糊化,从中感受到诗意的美感。欧阳修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知见诗如见画。”这里的 “得意忘形”说的是在掌握形似之后,通过画者的主观改造而成为一种“意象变形”。其实,画家“搜来”的奇峰,需要经过画家主观的艺术提炼、改造、变形,才能成为绘画作品中“似与不似”的“意象”,这种变形意象目的是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传情达意的媒介。黄宾虹说:“不似之似,仍为真似”,齐白石指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画中有诗”还体现在“气韵生动”和生命的律动上。自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这一概念,“气韵”便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就是要求画作意境要高,要有韵致、韵律和韵味,风神气度要高雅。“生动”就是生命的律动,画也是有生命的。 “气韵”是这种生命律动在艺术中的表现形态,即一种音乐般的唯美境界,是一种诗的韵律。好的作品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让人产生音乐般生动、和谐的美感。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下,才会产生诗意的空灵含蓄之美,才会让人感觉到画中有无尽的诗意。

画中有诗,是指画作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给人无穷的想象和回味空间。中国画的艺术观,是在传统哲学观念影响下自觉的萌芽,是传统人文辩证思想和形象思维的结晶。正是由于传统人文思想的主导和影响,才形成了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独立的艺术价值和美学观而独树一帜。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科,深受儒道禅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它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之美,使山水物象不再是寻常的山水,而是一种超越生命本身的 “天人合一”,是画家主观情思与自然造化的完美融合,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

画中有诗的山水画,总给人一种淡远缥缈的感觉,画中的物象虽取自然真物却又是经艺术抽象“变形”而来的,并非完全写实,而是通过抽象的笔墨“意象”表达出人生最深刻、最有味的意趣。中国山水画艺术不仅是一种精神折射于心灵的图景,即“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更是由山水的四时变化,其时序节律、风霜雨雪、云蒸霞蔚使然,使山水气象贴近了人的情感与心绪的丰富与变化。因而山水画表现之景不单是物象的自然组合,更是一种艺术境界的融合,是山水之景与人的思想情感的相融相生、物我合一。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和脆弱,在巍巍大山脚下,人不过是一粒尘埃,难免产生人生短促、岁月易老的千古浩叹。有了山,有了江河,就有了江山,就有了家园。因此,山水在中华民族心目中,有着特别深厚的情结。那些官场失意的文人纷纷归隐山林修身养性,无私的大山大水给予他们孤寂落寞的心灵最终的庇护。他们隐居山中,通过观山阅水、感悟人生,最终如茧化蝶、自我涅槃,创作出了大量精妙绝伦,流传后世的山水诗和山水画。山和水在人们心中,山、水是一种生命的律动,精神上的皈依,哲学上的象征。山水画对于诗化意境的追求,实际上是超脱物质羁绊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拓展和延伸,将传统绘画在意象表达之外,倾注画家的浓烈的情感和人生思考,表达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从而赋予山水画予思想性、哲学性,使得山水画具有象外之意、画外之境,诗意化的意境越发含蓄空灵,令人无限神往,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而产生情感共鸣,思想受到感染和启迪。

有的“画中有诗”是根据前人诗意创作的画作,本身就是诗意的形象化表达,即画家根据古人的诗意作画,把诗的意境用笔墨形式转化为山水画。要求画家对诗作的内涵和意境,亦即诗意有深刻的感受和领会,融会贯通,使画的气质与诗的气质相对应,让人感受得到诗的意境。历代画唐人诗意图的大画家不少,由于画家各自的个性风格及对诗意的理解不同,画作也各有千秋。特别是王时敏、张大千、陆俨少、傅抱石等的唐人诗意画气质与唐人诗的气质契合无间,使得诗与画相得益彰、意境深邃、气韵生动,成为画唐人诗意画的典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全面了解山水画创作的构图布局规律和要求及相关知识,具备深厚的绘画功底,熟练掌握创作山水画的各种技能技法、皴法,才能够得心应手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山水画。这是创作山水画的基本功,也是“画中有诗”的先决条件。

要熟知自己的创作表现对象,亦即山脉的走势、峰峦的形态及阴阳向背、溪瀑江河云气的运行规律及动态特征、草木的生长规律等。只有做到对表现对象了如指掌,才能将纷繁复杂的物象提炼、转化为艺术意象,就像百万雄兵的统帅一样,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指挥得当,方能决胜千里。

画家要胸中有诗,才能做到画中有诗。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也就是要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地理人文知识、深厚的学养熔铸于心,形成一种特殊气质——诗人气质、文人气质,才能心手相应、驾轻就熟,才能将心中的“诗”熔铸到画中。

总而言之,不论是诗中有画,还是画中有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乃至需要花费一生来进行淬炼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画家们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不断求索、推陈出新。同时,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诗意地栖居,心里时刻荡漾着诗意,也许画作才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有了“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