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正杨:三分温情 三分冷静 四分凛冽
蒋正杨的绘画,三分温情,三分冷静,四分直指人心的凛冽。
作为女性,蒋正杨对自然、情绪有着天然的敏感,但她并没有任由其销蚀意志,反而时时从世事之中抽离出来,以观察者的姿态冷静地考究世界。她选择了一条与强调身份、符号相反的路线,她回溯自我的内心,诗意的表达,在个体与世界的疏离中表现着作为一名画家特殊的志趣。
艺术家蒋正杨
这使得她成为如今水彩画界中非常特别的案例。从水彩出发探索更多艺术的可能,对自然与社会的哲人般的审视,使得其水彩画脱离抒情的单一范畴,而进入思想表达的领域。
温情&冷静
蒋正杨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她笔下的自然风光。都灵街角一景,流淌着的小溪,郁郁葱葱的灌木,苍茫的土地,在她的笔下都处在一种微弱的模糊之中,那朦胧的意境像是自然的景象笼罩着一层层的迷雾,也像一位少年悠悠地读着一首意味隽永的散文诗。
花用影子修辞了黄昏 56*76cm 水性材料
她在表达这种温热的情绪时非常准确。我们都知道,不同于油画颜料较强的可塑性,水彩因其丰富的水性,在纸本的晕染中极难控制,稍不留神,色彩层次便会毁于一旦。但不是学院派出身的蒋正杨,在使用水彩时却得心应手——就连树干枝丫的表达都恰到好处,柔软的像一个梦。
在画面中,她将自我无限缩小,编织至画面的每一用笔中,最终这每一个“小我”在画面中汇聚成“大我”,隐藏于一片缥缈。这缥缈是虚无的、宁静的、空灵的,同时又是浑厚的、纯净的、朴素的。
阴影里事物的次序被阳光调动 56*76 cm 水性材料
蒋正杨的画面如诗,题名亦颇为灵动。甚至很多时候,剥离开画面,只看画名,便可浮想翩翩。她曾画过“乡愁”系列,每一幅画的名字都像一首凝练的小诗。《这是昏黄烟雾中的全貌》、《比漫长更漫长的季节》、《远行的人关闭了黑夜》、《比黄昏更遥远的黄昏》等等,只画名蕴含着的闲和严静便足以将人们的视线拉向那比遥远更遥远的远方。
如果只做到这点,她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艺术创作者。要知道,水彩的抒情性在绘画史上成为共识,无数前辈在画坛耕耘,早已为后辈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其绘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冷静与直指人心的凛冽。这在《把自己扔进那未知的河流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未知河 56*76 cm 水性材料
在这幅画中,河流晦暗不明,映照着岸边树干的倒影,岸那边,灌木丛是模糊的一团,不见细里;岸这边,淡绿的一丛无可分辨,仿佛一团未知的迷雾横亘在人们的面前。水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被比拟为时间的进程,孔子曾对水嗟叹“逝者如斯”,杨慎也曾咏出那句千古绝句“滚滚长江东逝水”。但他们都未曾提到,在这水的、时间的深处,往往是一片未知。
蒋正杨把自己扔进那未知的河流里,是把自己置于这时间的未知中。“扔”字尤其具有力道,使画面的一片悄然生出动态,自我被“扔”进在时间的河中,激荡出壮烈的水花,显示着决绝的勇气和力量。这哪里还有温热的半分影子?而分明是一个坚韧的、劲拔的、冷静的灵魂。
默念时间的片刻,谁留下它的轮廓 56*76 cm 水性材料
也正因为这时间的未知,所以生出奋斗,生出欲望,生出这熙熙攘攘的人世——太多人希望用努力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前程。对世事敏锐,对情绪敏感的蒋正杨自然察觉到了这一点,但她却始终徘徊在这汲汲于名利的俗世之外,知世事而不世故。层层隐喻,都使得这幅看似平静的绘画内蕴含着一股汹涌澎湃的暗流。
必须说明的是,如她这般清醒冷静观察世界的人,很容易被人误读为冷漠。但事实上,往往是TA们透过表象看到了自然人性的底里,看到了时间的真相。TA们对这世界的爱,是清醒的,严峻的,很多时候往往比看似柔软的人还要多。
变&不变
蒋正杨的画面风格总是处在十分频繁的变动之中,明明可以凭借诗歌般的画境在观者/藏家心中形成固定的风格,去迎合市场和藏家;抑或是借着如今女性艺术家占据舆论中心的东风,强调画面中的女性气质,吃一波女性艺术家的福利。但她坚持不断地变换画面意象,她始终用那份温热、冷静与凛冽,一笔一划地描摹自己的内心,并在画面上寻求更多可能。
读后感NO.1 56*76 cm 水性材料
在成为职业艺术家之前,她学了七年的设计——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后留学意大利获硕士学位。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她的绘画自然而然地带有设计的眼光。画面中准确的比例关系、强烈数学感的线条,都使得其某些绘画中凛冽的那部分气质变得尤为突出。
在她的绘画中,我们很少看到普遍艺术创作意义上的非常强烈、突出的情感,也不见她在画面中歇斯底里地控诉,她的画面情绪总是淡淡的,似乎是不自觉的和世界保持着距离。即便在一些明明十分欢乐的画面中亦是如此。
在人们的印象中,游乐园总是美妙的,它是孩子们的天堂,亦是为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打造的一个迷幻的梦。人们描绘游乐园,往往着重于它的乐趣,它的虚幻,它的乌托邦性质。但在《游乐园》系列中,她用冷静的笔法,剔除游乐园的狂热文化属性,还原它作为一个“物”的本质——游乐园一定是梦幻的吗?作为人造物,游乐园有没有可能是消费主义制造的甜蜜的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具有社会学视角和意义的作品在她的绘画中并非孤例,而是在其作品中一以贯之,只是在不同系列作品中的表现有所不同。
蒋正杨非常擅长运用双关、隐喻一类的修辞手法,或截取日常场景的片段,或挖掘寻常之物光影的变化,将生活陌生化,挑动惯常景观,探讨其中的悖论与矛盾。
在她新近创作的作品中,又多了一份对日常反思的意味。在这部分作品中,她延续了其2020年以来一直在创作的“影子”系列,只是这一次她将“影”放置在一个更为迷幻,意义也更为模糊的场景之中。我们以《读后感NO.2》为例。
读后感NO.2 56*76 cm 水性材料
在这幅作品中,自然景观在玻璃质地的镜面上呈现,淡蓝的水粉氤氲,仿佛是夜色中,树木蒙上一层淡淡的月光,也像窗户上凝结的一层薄薄的霜。但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她出人意料地将这一极具其绘画特色的标识性气质放置在两重框之中——第一重为“窗”内的框;第二重为画面的边界。这二重框加上“窗”本身的框架,共同组成一个类舞台的结构,显示出戏剧的效果。
而画面第二重框中横亘着的略显突兀的竖杆,使得这种戏剧效果尤为突出。那竖杆就像是一把砍刀,拦腰斩断那“窗”上的蓝散发出的诗意的气息。它像是一种提示——我们看到的,是事物本真的样态,还是他人营造的一种假象?
读后感NO.3 56*76 cm 水性材料
值得说明的是,当我们提到画面意象指称时,所有的指代都只是一种猜测,而应当被加以双引号——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那蓝色的影是带有图案的彩膜还是自然的倒影,也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这画面是拍摄自书中的一页,还是截取自屋内的一角。
这使得这部分绘画意味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所有的一切,连同上文,都成为一种猜疑。
【后记】蒋正杨的作品风格仍然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中,但无论她的笔下是什么,人们总能感觉到,她画得很安心。
(本文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如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