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论中的“虎”

2022-03-02 09:34: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羲之《行穰帖》,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虎,在中国人的心里,代表着勇敢、力量、威严、正义和无畏。人们把虎看做百兽之王,崇拜虎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兽面和殷商青铜器的兽面上,都能看到虎的形象。在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呈虎形位于西方,被视为镇西之兽,也是四方神之一,所以《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中国人喜爱老虎,所以历代都有许多画虎的名家。

书法创作以汉字为基础,不能直接描摹虎的形象。但是在古代书法理论中,常常会用虎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来比拟书法创作中所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象。从现存的书法理论文献看,中国书法的理论自觉,是从对“象”和“势”的认识开始的,很多书论著作直接以“势”来命名,比如崔瑗《草书势》、蔡邕《篆势》《九势》、卫恒《四体书势》、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等。

这些书势论大多借助比喻,以形象描述的方法,把难以言传的书法动态美表达出来。在书法理论中,我们能看到由一组组动物所构成的生命舞蹈,如鹰的跱立、兔的惊骇、兽的蹑足、虫的爬行,以及鸟振翅欲飞而未飞的态势。当然,龙虎的生动形象更是重要的内容。

比如,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健壮章第六》中说:“麒麟斗角,虎凑龙牙,筋节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书进有功也。”凸显出书法笔画和整个字的力量和健壮之美。又如,袁昂《古今书评》中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比喻韦诞的书法蛟龙逞威风、猛虎抖精神,如利剑出鞘,如弓弩开张一样,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动感和气势。其他还有诸如梁武帝萧衍评萧子云书法如“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李嗣真《书后品》评谢安书法“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等诸如此类的比喻。

其中,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是梁武帝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王羲之的书法为:“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尽管这一比喻被宋代书法家米芾批评为:“征引迂远,比况奇巧……是何等语!”但并不影响这一名句的传之久远。实际上,这种基于用大量自然美和人的风姿神采来比况书法作品的情况,至少在唐代以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反映了早期书法批评中的象思维意识。“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对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的形象化比喻。有评者认为,这体现了动与静、形质与性情、雄强与柔美的统一。“龙跳天门”中,龙为动,天门为静,龙为性情,天门为形质;“虎卧凤阙”中,虎为动,凤阙为静,虎势雄强,凤阙柔美。群龙争跳龙门,猛虎伏卧凤阙,除了字势奇倔刚强之外,还有笔意连绵不断和跌宕起伏之意,体现出力量之美和飞动之美。

和虎相比,以龙蛇喻书,是中国书法更重要的传统观念,比如“笔走龙蛇”“字形体势,状如龙蛇”,又如“龙蛇鸟兽之迹”“龙蛇云露之流”“欲夺龙蛇之飞动”“有龙蛇战斗之象”等。前人比喻草书如“电掣雷奔,龙蛇出没”“龙蛇满壁”“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愕”,是要表达一种活泼泼的生命精神。在书法品评中,人们特别喜欢以龙蛇的生动姿态比喻草书的生动。《草诀歌》一开头就说:“草书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草书韵会·序》云:“矫若游龙,疾若惊蛇。”崔瑗《草书势》说:“腾蛇赴穴,头没尾垂。”索靖《草书势》说:“虫蛇虬蟉,或往或还,类婀娜以羸羸,欻奋釁而桓桓。”这都是形容草书像龙蛇一样屈曲盘绕,有的往有的还,看上去婀娜多姿又轻柔缠绕,但忽然又奋起而勇武有力的样子,这样就把草书的生趣和活意表达出来了。

李白《草书歌行》说:“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陆羽说:“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蔡襄说:“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明代费瀛说大字的体势要“飞动如龙骧凤翥,天趣溢出,神与之谋”。清代宋曹也说:“草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来不可止,去不可遏。”这些书法评论,都离不开龙和蛇。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龙常常具有吉祥的意义,能呼风唤雨、通灵变化。龙象征一种力,一种类似云和水的力,它永远运动,永远变化,它既在破坏,又在结果,还在保存。龙可以从水里腾起,进入云间,让人瞥见它强健有力的身影。书法家似乎也分享了它那种变化无常的生命,为它的力量和永远运动而欢欣鼓舞。

中国人爱虎,也爱龙,龙虎的形象就是中国人钟爱的永远运动、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这种精神映射在书法里,使得虎和龙的形象在古代书论中频繁出现,这表达了历代书法家对于龙虎形象和生命精神的再三致敬。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美术学院副院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