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独立动画短片创作的潜藏变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动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传递先进理念,拓宽教学维度,培养了许多优秀动画人才,也创作了较具价值的独立动画作品。高校针对动画教学模式不断探究、总结、创新,在主体文化内涵以及主要观念输出、现场互动中融入更多优秀作品,逐步成为现阶段动画影像表达创作重要路径。
“实验性”与“小叙事”的自由结合
高校动画教学中创作的各类动画作品大部分称之为“独立动画”,其制作和商业电影以及各类电视节目流程化创作具有较大差异性,高校独立动画短片创作中没有固定、明确的资本投入,由个体或小组担负相应的成本,对各个环节进行创作,最终完成动画短片的制作。
在独立动画创作中要求创作人员自身能精确表达相应语言,突出创作人员的表达欲望,将更多价值观念以及精神情感融入各类动画作品中,使得创作主题以及作品表现更为合理,这是有效区别于传统动画短片创作的重要特征。从各类优秀动画作品创作中能看出各个创作环节都具备良好素质能力,如:精彩内容表达、优秀故事创意、视听语言展示等。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分类得出,首先,以传统叙事结构为主要故事线索,合理选取对应的美术风格,借助小叙事故事展示出对应的动画短片;其次,转变传统主题叙事结构,建立创新型视听动画,转变传统美学基本特征;第三,借助不同动画表现手法以及表现材料提升视觉表现力。
国内外影展平台和线上自媒体为各类原创独立动画短片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大学生创作动画作品热情高,有部分学生的创作作品融合“实验性”与“小叙事”,使得作品表达叙事性更突出。将突破常规的画面有效组合在一起,建立独特性较强的审美,精确化表达作品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当前高校教学中动画短片创作潜藏的各类变化以及今后可发展方向。
媒介融合更多可能性
许多优秀艺术家在创作媒介设定中会拓宽其覆盖范围,逐步延伸到影视动画发展领域中,在各类艺术观念传输过程中,创作人员开始积极追求多屏幕、多互动方式。如:作品《对时间的拒绝》通过动态化雕塑对时间发生的历史观念深入探究。多位艺术家共同参与,将作品主题观念从多领域进行展示,感受更多视频体验。过去传统单频动画创作不能有效满足创作人员基本创作观念要求,例如在《没有表达就没有抽象》中,主要是探究交流的不可能性。通过双屏组成展示,借助动画影像全面打破原有的时间线,依照碎片化方式配合延时摄影、定格摄影、动态记录等方式,将实验性思想与各类材料、媒介进行融合,突出动画主题。
对公共环境展开多维度探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群体生活理念和认知思维与现代化多媒体时代、公共环境有效衔接。高校在开展动画教学过程中逐步转变发展意识,开始和现代大众生活最大程度贴合。在相等比例投影技术和全息影像技术发展中,VR和AR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一些公共环境中能借助影像融入方式与社会大众进行互动交流,多数影像内容创作过程仍是选取动画方式。所以目前在动画创作中要注重应用非实拍方式展示更多表现内容,再通过多项技术应用提升视觉感染力。如优秀作品《流光森林》,创作人员汲取童话故事和人类传说为灵感元素,对公共环境展开多维度思考探究,创设不同的动画影像,再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实地公园进行优化改造,使生活中的公园转变为让人能身临其境的公共体验环境。将此处森林公园转变为极具动画意义的魔法森林。
先进的动画创作技术与个人想象力、思维意识相结合的数字艺术创新在我国尚未能全面普及,部分独立动画作品创作中存在限制性因素。所以在高校教育发展中要转变传统创作思维意识束缚,从更宽阔的眼界对作品进行定位,在创作过程中要立足社会大众所依附的公共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拓宽教学思路,对创作动画的概念大维度进行判定,促使更多思维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且在实践教学中针对性进行练习,才能培养独立动画短片的优秀创作人。
黄利元(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