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石窟艺术:大像山石窟
▲大像山石窟全景
大像山石窟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城西2.5千米铺村南文旗山上,因有一躯身高23.3米的石胎泥塑弥勒大佛而得名。山体东西走向,东高西低,石窟和古建筑分布在长1.5千米的山脊上。东区为石窟寺区,西区为古建筑区,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共有15处明清建筑,以文昌阁、鲁班殿、财神殿为代表。
大像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北朝时期。盛唐时期,开凿了高23.3米的弥勒大佛窟。宋嘉祐三年(1057年)对所有洞窟重新彩绘,重建窟前建筑,在大佛窟前重修七层楼阁,大佛全身敷泥薄塑。明万历年间,创建太昊宫等十多处木构建筑,明末建成文昌阁等建筑。清同治二年(1863年),大像山所有建筑遭火焚。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大佛窟前楼阁。
东区石窟寺共有22个洞窟,一字形排列,多为平顶方形禅窟,除大佛殿(第6窟)外,原造像皆无存。
▲第6窟大佛窟
第6窟为大佛窟,平面呈长方形圆拱形敞口窟,窟内佛龛高34米,宽14米,深4.5米,佛高23.3米,倚坐,两眼平视,高肉髻,水波纹发式,额中有毫光,瞳仁用0.7米高的黑釉大缸劈半镶嵌而成,嘴唇宽厚,两耳垂肩,面部贴金,蝌蚪胡须 , 颈有三道弧线纹,身着垂领袈裟,内着僧祗支,束腰打结。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平抚膝盖, 两脚踩莲台。躯体浑厚雄伟,神态静穆安祥,是国内同时期十余尊保存完好的造像之一。龛内三壁有悬塑和楼阁、椽洞痕迹。左右两壁各有方形平顶龛,悬塑造像均为清代以后重修。
▲西区古建筑群
西区为古建筑区,在绵延1千米的山脊上分布有土地庙、梅葛殿、太昊宫(伏羲殿)、地藏殿、观音殿、罗真殿、接引佛殿、文昌阁、百子洞、鲁班殿、财神殿、韦陀殿、无量殿、娘娘殿、火神庙等15处明清建筑。一处庙宇一个单元或院落,建筑形式变化多样。太昊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院落式布局,由垂花门、护法殿、伏羲殿、东西配殿和耳房组成。院落四角各有旁通门,形成八卦方位组合,大殿单檐硬山顶,前出廊结构;观音阁为单檐硬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文昌阁始建于清早期,主殿为四角攒尖顶厅阁式建筑,以四梁承托八卦藻井屋面。
1960年甘谷县人民政府公布大像山石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成立大像山文管所,负责大像山石窟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大像山石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大像山石窟与水帘洞石窟群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