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能在毛发上刻字微雕
1月13日,在西安市一间工作室内,雕刻艺人卢彦卓正在牛尾毛和猪鬃上专心致志地进行微雕创作,在毛发上进行微雕刻字创作,几乎所有看过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们小到几乎无法用肉眼看到,只能通过放大镜才能观赏。
“毛发雕刻,一般要选取硬一点的毛,这样能吃住刀。尽量选取纯白色的毛,雕刻好以后更好上色。”卢彦卓一边创作一边对记者说。
卢彦卓,32岁,陕西省宝鸡市人,受家庭环境熏陶,他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经同学介绍,16岁那年,他带着家里给的100元生活费到了北京,在一家雕刻厂拜师学艺。“一开始跟着老师学习雕刻一些大的物件,后来慢慢开始雕刻精细的物件。”卢彦卓说,10年后,他离开雕刻厂,成为雕刻自由职业者,在北京工作生活,2020年11月回到西安,继续雕刻。
经过业内多位老师的指点和自己刻苦的练习,如今,卢彦卓练就了全凭肉眼就可在0.15毫米的毛发上刻字的手艺。因为有着自己的雕刻习惯,卢彦卓使用的刻刀,也都是他亲手设计打磨改造的。
在工作室的台面上,卢彦卓向记者展示了四个用猛犸牙材料雕刻的工艺品,雕刻面仅4平方厘米左右的猛犸牙上,分别雕刻着“唐诗雅集”“宋词雅集”“元曲雅集”“山上宝训”,每一块材料上都刻有600多个汉字。
当年与卢彦卓一起学艺的伙伴们,大多中途放弃了,坚持到现在的只有两三个人。“很多人觉得这个活太枯燥了,坐不住,静不下心来。”卢彦卓说,就是因为热爱这一行,他一直坚持干到了现在。
长期进行微雕创作,视力会受影响吗?卢彦卓说,经常在灯光下工作,略微有影响。
“每一次的微雕创作都如履薄冰,就像是在黑夜里走钢丝,虽然艰难但我很享受创作的过程,更希望通过我的双手,让更多人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也希望通过微雕作品,传达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精益求精,做得越来越好。目前,我大多是在牛尾毛和猪鬃上进行微雕创作,下一步,希望通过学习可以在人的头发上进行雕刻。”卢彦卓说。
文/图 本报记者 陶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