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水、看艺术,桂林老糖厂变身艺文新空间
糖舍跨年烟火秀
“如果在相对这些最后留存的石头的历史的时间,相对星空所展示的宇宙的时间,人类就是非常非常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是所幸,我们有爱,我们有音乐,透过历史的石隙、透过光阴、透过岁月,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在来到桂林糖舍之后如是说。
这里曾经是红极一时的阳朔县糖厂,2017年摇身一变成了精品酒店糖舍。2020年岁末,一场持续两个月的“糖火艺文祭”,让这里成为桂林当下最热门的艺文空间。与戴锦华一起,大提琴演奏家宋昭、民谣音乐人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此前也参加了艺文祭的活动。12月24日,摄影家冯建国、建筑师郭廖辉、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民谣音乐人陈斐分别带着他们的作品登场“糖火艺文祭”。
阳朔县糖厂开工于1969年,当时日产量最高达200余吨,厂里200多个工人三班倒。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糖是紧俏货,而糖厂自然成了当地人的骄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1998年老糖厂黯然关闭,大黑烟囱为秀丽的山水让步。十年后,在建筑师赵崇新的主持下老糖厂改造工程启动,直到2017年在建筑师董功的推动下才完成了整个项目。那一年7月,一家精品度假酒店在这里全新亮相,其建筑保留了老糖厂的韵味和历史痕迹。
如今,糖舍再度“升级”,将艺文活动带入精品度假酒店。创始人杨晓东在谈到创办“糖火艺文祭”的初衷时表示:“今年疫情之后,我们邀请了一些电子音乐人来演出,在传统度假酒店的运营模式中增加了艺文活动,让住客的体验更多元化。然后逐渐加入了包含在地元素的民谣演出,之后又想有新的内容加入进来,包括世界音乐、摄影、当代艺术等等,策划这些艺文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能活化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让游客来到桂林阳朔之后有更多的选择。除了看看阳朔的山水,也能体验到国内最新锐的艺文活动。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艺文祭可以发展出它的在地性,与桂林本地人、本地文化产生碰撞,激发更多的化学反应。”
今年的艺文祭,邀请建筑师郭廖辉创作了主题装置作品《入木火塘》,历史悠久的火塘文化遍布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郭廖辉介绍说:“在漓江江畔露台中心,被高大的混凝土排架和直立的群山环绕,入木火塘装置的介入将火的元素引入到水、木之中,在排架轴线的终点形成了一个有温度、聚集人的场所。三组类似于篝火的木方结构叠加起来,用自上而下悬挂的火盆拉结稳定,形成了装置的主结构。灰色亚麻布的‘外衣’遮挡了装置的骨骼,使人们在围坐火塘之前,只能窥视结构的一隅。”跨年当晚,这个作品被点燃,以火告别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也为新的一年祈福。
入夜之后,《入木火塘》装置底下升起篝火,民谣音乐人陈斐的糖Live专场音乐会便在这里举行。这是陈斐第五次来到糖舍,却是第一次在这里演出。当晚,陈斐以非常纯净的声音演唱了包括《沾青》、《琥珀》、《白马》在内的近二十首代表作。唱响《白马》时,漓江上空升起了烟火。第一晚演出结束后,陈斐说:“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烟火中演出,而且很多观众在我背后的火塘周围落座,掌声经常是在背后响起,那感觉还挺奇妙,明晚我希望自己能更轻松地享受这种氛围。”
演出前的那个下午,陈斐在糖舍画廊抢先献唱了一曲《藏香》,以祝贺摄影家冯建国的《藏香》大画幅摄影展开幕。冯建国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是第一个将国外学院派“大画幅摄影”教程带回国内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呈现了他多年来在西藏创作的近二十幅作品。在开幕式上他表示:“20年前,杨晓东跑去北京跟我学摄影,也跟我跑了许多地方。摄影是我观看世界的方式,而糖舍是使之与更多人产生交流的独特场域,是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交融之所,对我来说是与众不同的。”
与此同时,在糖舍喀斯特花园的岩壁之上,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的山体三维投影艺术作品《逆流而上》也首发呈现。今年七月,刘佳玉第一次来到糖舍,便被喀斯特花园山体上一块裸露的岩壁所吸引。“我一直想在山体上做一个水流的投影作品,而糖舍实现了我的愿望。我们将实时渲染的水流重现于几亿年前沉没于海底,在版块运动后露出海面的山体岩壁之上,新的媒介与技术的呈现方式使原始的自然景貌也活跃起来。”经过近半年与伦敦技术团队的远程工作,刘佳玉最终以6台28000流明的高清投影仪展现了这个作品。从日落到深夜,《逆流而上》幽静而神秘的在糖舍的山体上“流动”。
从董功的建筑,到更多艺文活动的加入,糖舍俨然成为了桂林的地标性建筑,这一切都离不开塘舍的创始人杨晓东。杨晓东可谓是一个资深的艺术青年,最初遇见糖舍,就是他旅行经过此地,在老糖厂感受到了彷如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中的绝美场景。正如戴锦华所言,在山水与建筑之中,糖舍正在用有趣的艺文活动活化当地人的生活。杨晓东说:“文化和艺术是精神层面的,也是更长久的,它可以滋养一方水土,这是我希望给桂林、给阳朔带来的东西。” (摄影: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