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中见功力笔底起云烟——戴仲文书法艺术管见
隶书纸本扇面 戴仲文
书法家戴仲文出生于江苏镇江, 4岁即随父母定居无锡。生活在文风兴盛的江南,自觉或不自觉、经意或不经意间便受到滋润陶冶,天时地利,两地环境对他日后书法创作影响颇大。1969年初春, 17岁的戴仲文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五图河农场, 5年中先后干过连队通讯员、文书、电影放映员——多少有机会与美术沾上点边。1974年,他拜时居南京的安徽书法家冯仲华为师,奠定了扎实的根基。20世纪80年代,他考取了无锡教育学院美术系,当时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傅军显正在学院担任老师,教授书法。傅军显的书法作品承继魏晋书风之清雅,独创别具一格的“狂草”书法,造诣甚高。傅军显比戴仲文仅长数岁,他为戴仲文日后的书法创作指明了方向。
戴仲文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早年专意研习“二王”中的“小王”王献之。关于“二王”的区别,元代袁裒云:“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大令用笔,外拓而开扩,故散朗而多姿。 ”从戴仲文的作品来看,他对于“小王”的外拓是有深刻体会的。众所周知,宋人米芾对“小王”的书法也极有心得,能临得形神兼妙,他有独特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其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米芾临“小王”书法,在传承中能有变化,不仅仅停留在对外在“形”的理解,更体现出对内在“神”的感悟。在戴仲文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米芾书法的影子,说明他对于外拓的理解,是逐步推进和深入的。他学到了米书在传承中求变的精神,所以能在师古人时,舍形而求神,自得真趣。从这个层面上讲,戴仲文在同阶段的学书人中确实胜人一筹。当然,我们从戴仲文的作品中还能看到一些北魏的书法用笔,据此不难窥见其老师傅军显的影响。
由于取法高,加上长期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对于汉字结体和章法的掌控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戴仲文很快就在书坛崭露头角。1988年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1990年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戴仲文脱颖而出,作品先后入展,这对戴仲文来说,既是激励,更是动力。对于所获得的成绩,戴仲文并不满足,他回顾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意识到自己在书写的动感和笔墨的丰富性上仍略显不足,于是又开始揣摩王铎的草书。他认为,从“小王”到米芾再到王铎,是一脉相承的,他希望通过猛下功夫,在这条脉络上找到自己的突破点。1992年,经过生活历练的戴仲文已届不惑,迎来了艺术上的丰收季节,其行草作品荣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这是对他15年来书法学习的褒奖,也是对他书艺探索成果的高度肯定。这之后,戴仲文仍未止步,他取法更加广博,思考更加深入,也更加注重字外功夫。2009年,戴仲文的篆书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此时,距其1988年行书入展全国青年展已有21年。他对书法创作的持久热情和良好的创作心态可见一斑。
戴仲文认为,行书以气为主,其势如行云流水,有“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之妙。他的成功体现在对传统经典的选择和整合,从实践中体味古人之法,由技法层面转化为创作的驾驭能力,潜能不断得到释放。戴仲文对先秦古籀中金文和秦诏版的拙朴率真、汉隶的宽博雄正,对王献之、孙过庭、米芾、王铎朴茂之旨的化裁和清逸之气,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故而从内心流露出崇古、尚古的审美趣味。我经常能读到其发在朋友圈里的书法感悟,看似零散,其实颇有见地:“尝试隶书单字构成,体现笔墨的原创性、率真性、书写性,将古典元素和现代视觉结合。 ”“以书入印,篆书风格化,统领治印的全程。 ”“明了草书开合收放之理,并于层出不穷的生发过程中把握好抒情、雅化和墨色变化。 ”“中国之写意精神,最能体现之形式莫过于草书。 ”“学书旨在传统、时代、个人三位一体的交汇点上建立风格,缺一不可。 ”所论甚夥,不一而足。戴仲文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艺文兼修,活到老,学到老。戴仲文在书法之外,于诗文、篆刻、国画无不涉猎,且都有一定造诣。对这些字外功夫,他没有什么功利性目的,但这些字外修行,于潜移默化中丰富着他的笔墨语言,也拓展了他的作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