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儿童教材与儿童读物插画创作要“责任到人”
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中,唯有对儿童的美育培养是较容易达成共识的。人类的原始性审美需求,对真、善、美的向往和感知,在儿童阶段表现得最为突出。对于儿童插画作品的认知,需要先从儿童心理及儿童审美去进行发掘和引导。无论是儿童教材还是儿童读物插画,创作的基础就是“用心”二字。这当然不仅仅是要求文字内容、图画风格、审稿编辑“用心”对最后的作品负责,更需要行业的制度规范与受众反馈,以及监护人的选择与监督。如何去判定儿童教材和儿童读物插画的优劣?如何平衡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对于儿童教材及儿童读物插图的行业规范、作品评估,任重而道远。
首先,目前很多评价经常将儿童教材和儿童绘本进行对标。而儿童教材与儿童绘本的生成和传播有着很大的区别。从生成来看,儿童教材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层层分包的工作,各司其职的完成一项流水线工作。每一个环节仿佛环环相扣,但又各自为营。文字编辑负责内容、插画编辑负责图片,对于总编的要求相对就更高,需要足够的知识和审美才能统筹好整个的进程。而在传统的插画绘制过程中,编辑们往往主要还是从“内容”出发,将图像的表意作为主要审核内容。因此对于插画师来说,命题作文的关键首先是读懂题,然后考虑用什么样的场景和人物以及道具去组合出这个命题画面,画面的结构性内容表征和信息输出,通常大于画面的审美需求。由于内页的插画和封面、扉页的插画工作量不同,绘制的单价也完全不同。比如教材内页的插画,从十几年前的几元到十几元的外包价格发展到现在,普遍不超过百元,而较为精美的封面和扉页,价格则可以高至几百元到上千元。
儿童教材通常不会突出插画的创作主体,大部分插画作者甚至都没有署名,这很难和儿童绘本中艺术创作主体的地位相提并论。通常儿童绘本的创作主题突出,画风独特,无论作为工作室出品,或者出于同一画师之手,如果想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均是使出浑身解数的高质量作品。尤其随着受众群体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加上前几年大量国外优秀绘本的涌入,反逼中国本土绘本的质量提高了很多。因此,我们是否需要将儿童教材的生成及评审机制做一些改革,对儿童教材的插画师给予更多关注和激励,受众们需要的改变才能由此发生。
其次,对于儿童教材及儿童读物插画的受众群研究不可缺失。当每个环节的人都对自己手上的这部分工作认真付出,贴近儿童的心理及审美需求,而不是敷衍在社会中缺少发言权的儿童。
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们,可以对市场上的各类儿童读物及其插画风格进行挑选,却没有办法对发放的教材进行选择,这也是一个让儿童教材主要以“说明书”及“图解”方式呈现的原因。个别教材自认为并不承担审美教育的义务,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为几亿儿童生产图文的社会责任。“责任到人”并不是一句空话,但具体是什么样的责任,以及什么样的奖惩机制能让儿童教材及儿童读物插画的创作者们接受这样的责任,无论从报酬上还是评价上,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关怀,同时也给予一定制约,创作者与受众群之间相互的良性促进才会持续发生。
全社会对于儿童教材及儿童读物插画的关心,是非常好的一个契机,行业规范有待提高,专业人员引起重视,“儿童插画”成为一类更加专业化更加规范化的创作,“儿童插画师”的职业素养逐步提升,中国儿童教材及儿童读物插画作品,未来可期。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