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st女士作品: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

2022-06-28 16:46:50 来源:网络整理

Celest摄影作品

Celest摄影作品

Celest摄影作品

沈阳大学 余西明 关宏臣

北宋文宗苏轼在论王维画时说:“味摩吉之诗,诗中有画;观摩吉之画,画中有诗。”我想借用此诗来品味摄影家Celest女士的摄影作品,不会为过。

对于影像作品的评论或者说鉴赏我并不是行家里手,但我看了这组摄影作品后,被其中的美所感动,尤如春风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那灵秀的题材,明快的光泽,雅致的色调,精美的构图,富于人情味的视觉,意境幽远的画面,让我流连于作品的意境之中,品味并享受着浓郁的大自然风光,并震撼于作者钟灵毓秀的审美情操和精巧别致的艺术手法。

此次在北京798艺术区九鼎当代艺术空间展览(展览时间2011.4.20-2011.5.20)的作品,表达了摄影家Celest女士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天堂家族》——神圣的爱;《波上精灵》——静谧的爱;《绚丽四季》——热烈的爱;《漠漠平湖》——淡雅的爱。

山间的小溪,水畔的清风,路边的小花,田畴的嫩苗等等,都能激起我对天地造化的钟爱。从五柳先生的诗里,从王摩吉的画里,从辛稼轩的词中我读懂了经过艺术加工的田园美景。现在又从摄影家Celest女士的摄影作品中体味到了这种久违了的田园牧歌式的视觉美感。它的美和久藏于我心底的一种感觉相碰撞,迸发出融融温馨,给人以美的享受。

摄影是一种运用机械和影像语言表现自我的现代艺术形式。它的本质特征是纪实性,通过运用光、影、形状、色彩、线条等,捕捉客体瞬间、生活截面、事件进程和自然形象,进而抒发摄影者的心灵感受。

《天堂家族》表现了天鹅家族那神圣的爱和高洁的美。人们对天鹅的喜爱本于天性,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也不管是神话还是现实,人们都陶醉于天鹅那种高洁不染尘埃的翩翩君子风度,但作者的取材远不止于此,用富于人性的理念去截取那一帧帧小景,去弘扬美,去张扬爱,去宣扬善。《环顾》、《造访》、《剪影》等给人以清幽静美的享受;《寂寞》、《守候》、《鹅绒道》等给人以温馨的美感;《爱的痕迹》、《碧杜》等给人的感觉则是凄清之美,震撼人的心灵。中国文化讲究万物相通,中国文字的起源不是黄帝的史官仓颉观“鸟兽蹄迒之迹,日月星辰之变”而造的吗?我认为这也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滥觞。在现实中,我们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看了这样的作品还会忍心去伤害生灵吗?

《绚丽四季》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烈的爱。爱得真切,爱得细致。不经意间想起了陶翁的世外桃园,那么幽静怡人,那么纯朴敦厚。徜徉其中,则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陶渊明《饮酒之五》)的感觉,又有“无丝竹之乱尔,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的享受。如果作者没有那种浓厚的审美底蕴是不会捕捉到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图画。每一帧画面都渗透出一股浓郁乡土气息,悠香溢远,沁人心脾。《飞翔》构图新颖,广阔湛蓝的天空,几缕彤云飘过,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家》、《台阶》等给人以暖融融的温馨之感,拾级而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不是我们的归宿之地吗?家的味道,家的享受跃然纸上;《星星》、《精灵》、《温柔》等画面里有如一缕春风扑面而至,让你躲不开,绕不过,只能去品味。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致,在作者的镜头中却焕发出异样的光彩,绚丽夺目,柔美之致。难道这不是作者热爱生活的写照?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鉴赏力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创造最完美的艺术作品。所以摄影家Celest女士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艺术家,让我们从她的作品中感受美,享受美。

《漠漠平湖》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淡雅之爱。这组画面都那么平静,恰似一组中国的水墨画。观此组镜头,如与高士对奕,虽一语不发,但弹指挥手之间,尽显风流潇洒之本色;仰息噏呼之间,方觉儒雅大度之高贵;目光游离之间,才知修身养性之妙道。若身临其境,怎能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至远”呢?对水的赞美,对水的热爱,中国人已做得尽善尽美,神乎其神。庄子的《秋水》表现的是汪洋咨肆和行云流水之妙;杜甫《登岳阳楼》表现的是洪荒巨野水天相接之景;而这几帧镜头则表现灵秀之美。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这一动一静之间,诠释了这组画的内含。《疏影横斜》如中国文人笔下的月下寒梅,诗意盎然;《生长》、《渡桥》等有一种中国画的水韵江南之美,在水的滋养下,树木的盎然生机。吊桥的纤瘦,不象是越溪边的浣纱女吗?《秋色》、《游园》、《销熔》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藤王阁序》);“日落西山藏火镜,月升东海现冰轮”。我脑海中珍藏的朦胧的美景,在此时都得以具体化,好象触手可及。

《波上精灵》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静谧之爱。这几帧小景,灵动安详,和谐生趣,意味深长,盎然之气跃然纸上。每幅小景都离不开水与鸟,鸟或一只或两只,或悲或欢;水或小溪或平湖,或深或浅;纤苇两三竿,疏枝三五条,这简约的几项素材构成了这几帧清丽的小景,作者真是惜墨如金啊。空灵的结构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赋与了人的思想感情,使画面的思想内容得到升华。《平行》、《有你真好》《和谐》宛如一双情侣,出则成双,入则成对,比翼双飞,给人以和谐优美的生活感受;《怜》让人的性情得到提升,体现了作者的母爱情怀。《思》则从另一面表现生物的感情世界,清冷的水中,树荫环绕,孤寂的苍鹭独立水中,孓然一身,形影相吊,它在思考什么,是家无裹腹之食,还是等候爱侣的归来或是幼子失散?奈人寻味。

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好的作品,是因为他们的审美达到了一种崇高的意境。意境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情与景、实与虚相互交融创造出来的感受空间。中国诗词书画一向讲究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这种思想同样适应于摄影。摄影作品艺术性的高下,无疑也要看它创造的意境怎样。摄影家Celest 女士的这组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无疑是达到了这个境界。她用心灵的广角镜去洞悉生活和大自然,创造出一种艺术美。这正是我们提倡的“造美”。这种美,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作为拍摄作品,捕捉稍纵即逝的美,而且只能采用自然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得就得有舍。应该把追求意境放在首位,只要有独特的美,有意境,就把它记录下来 。

通览摄影家Celest女士的展览作品,在美学的范畴应该称之为“优美”。风和日丽的春天,波光粼粼的湖面,都能给人以优美的感受。18世纪西方的美学家柏克认为“优美”的品质有如下特点:比较小;光滑;各部分的变化无棱角,彼此像融成一片;身材娇弱,没有威武有力的样子;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等等。摄影家Celest女士的作品,与“优美”的品质完全吻合。

优美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美的统一,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作为美的典型表现形态,优美的本质在于人和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的情感的物质表现形式。和谐之为美的观念,古而有之,生生不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早已存在。期待摄影家Celest女士能把这种美播撒到世界各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