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真的折了腰?
艺术超市的经营者认为,平价艺术市场并非低端市场,平价并不等于低价
平价艺术兴起之后,围绕着平价和艺术商业化的争议一直不少。平价艺术真的让艺术放下了身段吗?对此,平价艺术的倡导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天价艺术不是天生的
上海证大艺术超超市朱敬一总经理认为,艺术家画卖得便宜跌身段,这个想法有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真正的市场形成于90年代,一开始就是高端市场,于是形成了一种观念,当代艺术必然是天价。”他说。
今天身价已经上千万的艺术家,如岳敏君、方力钧等艺术大腕,当年一张画也就一两千元,1994年卖得最好的当代艺术大尺幅作品也就3000美元。
朱敬一明显地感觉到,长久以来中国艺术市场的畸形观念造成了年轻艺术家存在一种普遍的不良心态,觉得卖出的价格和他们内心期许的价格有距离。“欧美的年轻艺术家刚进入市场绝不会要价这么高,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价位在国际上都是最高的。”
随着艺术市场的整体价位上涨,平价艺术超市会不会价位上升呢?实际上,证大超超市中就不乏几十万元一件的艺术品。据朱敬一介绍,证大艺术超市确实有这种价位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家一般有稳定的市场价位,在艺术界比较知名。朱敬一认为,平价艺术市场也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一个高中低三个层次不断流动的市场才是健康的。“相对低价位的作品在运转了一段时间后,成熟的作品必然向更高的价位走,而这个市场每年也不断有新艺术家进来,随着新艺术家的成熟,他的作品价位也是上升的。”
平价艺术不打低价牌
“我们并不认为艺术平价市场是一个低端市场,平价并不等于低价。”成都贝森文化董事长陈动生说。面对未来,艺术超市也并不想打低价牌。
据朱敬一介绍,证大超超市与全国十几家红星玫凯隆家居卖场合作,将艺术超市开进家居卖场。“相当于一个画廊博览会的概念,各种画作不定期调换,高中低档价位都有。”
陈动生说,西村艺术空间也有规模化的计划。一是在本地市场的拓展,另外也考虑在外地开设分店,甚至与国外机构合作,目前都在筹备中。“我们对于平价市场很有信心,目前的问题主要还是把握发展节奏,处理好扩张速度和服务质量的关系。”
陈动生特别提到,西村艺术空间不可能像传统行业那样的搞低价销售策略。“坐店式销售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我们要走出卖场,让艺术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西村是一个艺术创意产业的集群,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对包括艺术家在内文化创意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新的创意产品经营模式。
有关概念:当代艺术看得懂
走进艺术超市,不熟悉当代艺术的爱好者有无从下手之感。对这样的担心,朱敬一说了一句话,“我们没有圈内人和圈外人之分,人人都是鉴赏家”。
朱敬一建议藏家,收藏的第一要素是喜欢,只有喜欢,才能跟作品产生交流。他认为好作品有几种功能,一是有鲜明的特点,二是具有时代性。“传世的艺术品没有一件是按照艺术家个人意志创造的。好作品一定存在历史感,是时代状况加上艺术家个性的反映。”
好作品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法难度和技巧,最后,画面能传达一些观念,简单地说是能讲故事。“当这些因素都具备的时候,这绝对是一张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