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白明:瓷的精神
白明,1965年生,江西余干人,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国现代陶艺发展重要推动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会员。
白明|生生不息 大英博物馆收藏
您怎么理解“瓷的精神”?
景德镇号称世界瓷都,一千余年窑火不断,创造不断,为世界的瓷文化做出了璀璨而炫目的贡献。这样一个瓷都正在面临新的转型时期,传统与当代、技术与材料,陶瓷艺术的从业者与独立的陶瓷艺术家都在为瓷的精神和表达倾注心血。我认为瓷的精神不再是一个清晰的、有固定解释的主题,瓷的精神本身就包含了自从瓷的诞生至今以来的一切的发展与变化。如果“精神”有一脉相承,那么只有不断更新、呈现泥土与火的鲜活魅力、重视创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无限创造与热爱,才是瓷的真正的精神内质。
器-形式与过程 瓷,2019年,18-22cm可变
第12届美浓国际陶瓷大奖赛官网设计组评委名单
您经常鼓励学生和年轻艺术家主动参与展览赛事,能否以您的亲身经历谈谈参加展览评选对自己的艺术之路会有哪些帮助?
年轻艺术家和学生参加一些展览和赛事非常重要,不完全因为是他们需要平台让别人看见,更重要的是,和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在一个空间中的展览可以快速而深刻地映射出艺术家本人在这样一个群展之中所处的“位置”。
这种比较中的思考与单纯艺术家个体在创作时的苦思冥想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多样性的互衬、互证使艺术家得以敏锐了解艺术与时代与未来的关系与发展趋势,并相互学习,寻找和体悟到真正艺术求异的可贵性。以我的经验,这样的展览往往给艺术家本人带来的深刻改变远远大于单纯的渐进性学习和技术性磨练的提升。越是具有国际性、专业高度的展览,这种学习的提升越是富有成效。
“醍昂——白明的国度” 展览现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17年
2019年白明与法国尼斯亚洲博物馆馆长陈杰交流
您在景德镇有过学习、研究陶瓷工艺的经历,之后又出走国外,参与国际陶瓷艺术交流,如何看待景德镇的传统工艺与当代陶瓷艺术之间的关联?
我在景德镇的制瓷经历和研究以及出版有关景德镇传统制瓷书籍的经历,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既深入系统地了解,又客观地将个体置于旁观者的角度加以研究和印证。这种内外的位置转换让我对景德镇的陶瓷传统和制瓷工艺有了自认为有别于单纯研究传统制瓷工艺的研究人员,又有别于排斥学习传统技艺的只将陶瓷当作材料的艺术家角度。我认为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已经自成体系并源远流长,且由此形成了景德镇传统陶瓷的独步天下,其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也是建立在这独特的精湛工艺上。
当代的陶瓷艺术完全可以与传统陶瓷工艺并存不悖,它既可以借鉴传统陶瓷艺术的工艺,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建立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的基础上自成体系。我不认为每一个艺术形式或表达方式都要去寻找与传统某个具体工艺、审美之间的必然联系,它既可以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两个独立空间之间,也可以成为它们互相联系的载体。在传承链接上的基因关系是任何艺术形式都切割不掉的,无论多么前卫和当代的艺术。
“大地和鸣”个展现场,比利时凯拉米斯陶瓷博物馆
白明疫情期间居家创作
“我的作品和我的现实生活与这个时代在大多情况下是脱节的,只有那种混淆了许多界限和虚实的游离着的‘异域’之象在我的作品里出现才是我最信任的真实与安慰。”怎么理解您的这种阐释?
这段文字是我创作状态的真实呈现。对时代的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表达,有人用的是直接的方式,就像有人在这个时代直接喊口号,而有人可能会写诗歌,有人会写小说,也有人会写寓言,有人写穿越剧,也有人写科幻剧,而这些对我都不适合。我适合于我看到的、我体会到的、我关注到的,我都愿意在心里让它沉浸一会儿,给它一些空间,给它一些时间,然后它类似于饥饿后需要进食,然后通过消化给予能量,让我觉得生命真实。我的创作就喜欢在这样消化产生的真实感受中去表达,做到这一点,其实与最初打动你、影响你的,真实的生活和具体的时代的现场感可能已经脱节了,但在这脱节的过程中,我认为我的表达也更加真实,更加形离神合。而往往在这样混淆了界限和虚实的、游离的“异域”之下,才是我最敢信任的真实与安慰,这不仅是一种文字表达,也是我的生活感悟。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我创作作品的情感是否真实,也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我作品与我的生命是否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