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东到丹东:一次用艺术诠释地方文化的积极尝试
在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交汇处,坐落着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
特殊的地理方位与历史演变,缔造了这里多元复杂的文化结构。从战国时期的燕长城所在地,到大唐设立的安东都护府,从到满清的“龙兴之地”,到甲午海战、日俄战争的前哨阵地,从1950年被美军炸断的鸭绿江大桥,到战争胜利后通达朝鲜的重要口岸,从新中国的轻工业明星之城,到当下的网红旅游打卡地……丹东,就像一个压缩了历史的容器,这里有抵御外辱、战胜强权的红色记忆,有望向江对岸的异域想象,也成为了当代互联网东北书写的有机一环,而这种复杂与多元,也为当代艺术的思考与创作提供了丰沛灵感。
策展人梁琛导览
3月12日,“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在北京十点睡觉艺术空间开幕。展览由成长于丹东的建筑师、艺术家梁琛策划,展出了岡田和裕、何翔宇、红杏、贾蔼力、梁琛、梁睿、谭振邦、铁笔山房、王宁德、尹吉男、张推推、赵亮、方志小说工作组、绘造社、孙海霆、张烁等16位/组艺术家及小组关于丹东的创作成果,并将鸭绿江的空间地理微缩于展厅之中,力求通过艺术家的个人史,勾勒出丹东历史空间的轮廓。
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
历史变迁:从“安东”到“丹东”的线索
“丹东”原名“安东”,1965年为纪念中朝友谊更名为“丹东”,名称的变化勾连着历史的变迁,这也成为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线索。
铁笔山房展览现场
铁笔山房,原是一家印刷局,它曾经为邓铁梅的抗日队伍印制钞票(俗称“邓票”)。后来,当地一群地方史专家和爱好者以“铁笔山房”为名成立了工作室,以文字、图片、影像的形式,收集和讲述着从“安东”到“丹东”的历史故事。
方志小说工作组,《边境词典》上:穆永泉;下:黑桃
方志小说工作组展览现场
同样关注这一线索的还有另一群人。虎年春节期间,方志小说工作组围绕丹东进行了14天的艺术驻留,创作了包括文本、影像、行为艺术、架上绘画在内的一系列多媒介作品。驻留成果以“展中展”的形式呈现,展厅的影像之中,策展人、艺术家与写作者之间反复沟通与协作,通过三次策展,试图呈现一个多重时空的“安东”到“丹东”。
更为聚焦于“安东”的,是1937年出生于安东的作家岡田和裕。他的作品内容均以日本侵华时期的伪满洲国为主线,以其出生地安东的发生事件为素材。
张烁作品《欢迎来到安东》
将历史压缩提纯,平面设计师张烁以尼龙织物、棉织物为媒介,将丹东100多年历史变迁中各个时期的文字符号,参照对应时期的内容传播、销售物料的视觉特色,组织出融合了各个时期混杂记忆的“欢迎来到安东”混合视觉场。
异域想象:江那边的景象
如果说从“安东”到“丹东”的追索是向“身后”的回望,那望向江对岸的双眼,则是对“身边”的触探。
绘造社,《朝鲜碎片》
王宁德,《对岸》
展览中,绘造社的《朝鲜碎片》通过互联网上流传的零散影像,从个体的角度去想象、描绘一个普通朝鲜城市的普通街景,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纪录片导演赵亮的作品《江边》一部分影像来自赵亮近几年在丹东家中对对岸朝鲜的长期拍摄。另一部分影像来自2003年左右拍摄的《在江边》的素材,记录了江边两岸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流。
梁琛,《阿莱夫No.1》局部
梁琛,《阿莱夫No.2》
策展人梁琛的作品则将“身后”的回望和“身边”的触探结合起来,他的作品《阿莱夫No.1》是用了一个高倍望远镜作为观看媒介。这个望远镜曾是鸭绿江边的旅游设施,游客可以借此观看对岸的景象。而作品中,梁琛将观看的内容替换为丹东的历史影像和当下景观。正如本次展览聚焦的“地方”与“边界”的概念,在梁琛看来,正是“边界”的存在,才不断确认着人们对“地方”的感知。
鲜活人间:在这里生长的人们
丹东是“符号的”,却也是“鲜活的”,这里储藏着无数关于成长的个人记忆,也承载着丹东人对于未来的畅想。
贾霭力作品《节界的凝视》
尹吉男,《说说我的鸭绿江》
在丹东籍艺术家贾蔼力的作品《节界的凝视》中,艺术家通过作品中多次的涂鸦和放大的痕迹,回应着童年在老宅地梁上随意涂鸦的记忆。而“地梁”又是丹东日占时期日式民居的特有构造。个人的情感记忆就与历史的碎片巧妙地链接在了一起。艺术史学者尹吉男的作品《说说我的鸭绿江》则是以家乡丹东作为背景,回溯了他在丹东从出生到大学前的生活。同为丹东艺术家的谭振邦,他的作品《夫妻不是同林鸟》展现了丹东一对离婚十五年的夫妇的人生忧乐。
谭振邦作品:左《家庭录像》右《夫妻不是同林鸟》
无论是史实文献,还是围绕小说、诗歌、绘画、摄影、影像、装置等的展开的多元媒介创作,本次展览试图通过作者们各自独特的观看视角,拼合、重构、复现出一个个丹东的“地方景观”,这其中,既有来自丹东籍创作者的内部视角,也有非丹东籍的他者观察。
张推推,《绿江》
孙海霆,《丹东,二〇二一年第四季度》
但丹东不是终点,而是策展人梁琛“边界计划”的起点。在他看来,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不仅是理解当代知识生产具体情境的必需工作,也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发展本土当代艺术的重要路径。“边界计划”聚焦于中国广阔的地方文化资源,特别是处于知识生成与交换的前沿地带,力求从地理边界出发,以跨学科的视角管窥更为广阔复杂的文化、历史、语言和社会心理的边界,思考当代文化与艺术生产方式创新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