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 观者体验:美术馆中让人恼火的15件事
美术馆 · 观者体验
在美术馆里,艺术可以作为一种自我疗愈的手段。但在Isabella Segalovich看来,美术馆在其观者包容性上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篇文章将通过作者的第一人称视角,细述美术馆中那些亟待改善的细节。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编译报道。
随便挑一个周末,你都能发现我在费城的一些回声艺术馆里闲逛。对我来说,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我是美术馆里那个全心投入的人,我会为每幅画拍照,也会走近去研究细节,同样也会出于某些原因写下笔记。
在我们与绝大多数艺术作品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美术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不得不问自己:如果我这么喜欢美术馆,为什么我离开时总是会感觉……呃,有点生气?
1. 太过安静
我在一个喧闹、热爱艺术的家庭中长大。我们虽然是美术馆的常客,但总是在那里格外显眼。我母亲的高跟鞋总在大厅里哒哒作响,她的珠宝也会随着动作来回摇晃碰撞,人们总会在她大喊着“孩子们,快来看这个!”的时候随即转过头来。“妈!” 我只好低声提醒她道,“我们在这里应该保持安静!” 她此时便会俏皮地伸舌以示回应。
“尽可能将噪音降到最低”这一不成文的规则,只是影响美术馆包容性的众多门槛之一。在这个本该幽静无声的地方,一个带着孩子的吵闹家庭可能不太受欢迎。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在人们不去美术馆的常见原因当中,排在第二位的是“态度亲和感”,换句话来说,便是“美术馆不适合像我这样的人。”
▲Photo byPixabay @MonicaVolpin
2. 门票价格高昂(但其实本不需要这样做)
你知道吗,美术馆每年的平均收入中只有6%来自门票销售。虽然许多美术馆的门票价格过去都很便宜,甚至是免费的。但在这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美术馆转向通过提高门票售价来支撑收入。然而,如果门票销售的贡献仅是九牛一毛,那该措施真的有助于改善美术馆的营收吗?还是它们只能将那些无力支付票价的人隔在门外?
3. 不允许拍照
当我不能用闪光灯拍照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不管怎样,谁都不想在他们的照片中出现那种令人讨厌的眩光。但是美术馆不允许拍照,只是以便在周边礼品店出售更多的明信片,这对我来说是个危险信号。(反正我原本也打算买一张明信片来着!)
▲Photo byPixabay @MonicaVolpin
4. 不展示当地艺术家
当费城美术馆举办 “新锐:当代艺术与费城” 的展览时,我高兴至极,欢腾雀跃。这是一场以费城当地及其他与费城紧密相关的艺术家为主角的展览。在欣赏了杰西·克里姆斯的豪华纺织品和乔纳森·林登·蔡斯充满活力的多媒体绘画后,我便离开了,在兴奋之外又深感沮丧。为什么这些费城的艺术家(其中许多都是酷儿艺术家和有色人种艺术家)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得以出现在这座以城市命名的美术馆中呢?
5. 总是反复展示同一位艺术家
博物馆应该鼓励不知名的艺术家,尤其是有色人种艺术家。我们真的需要再看一次毕加索吗?又或者是基思·哈林?事实上,在安吉尔·奥尔蒂斯(Angel Ortiz,又名LA II)有自己的个展之前,我并不想再看到基思·哈林的展览。与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和安迪·沃霍尔的关系相似,LA II是一位涂鸦艺术家,也是哈林的合作伙伴,并且在哈林作品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故事不但从叙述中被抹去了,而且他本人依旧健在,并且很活跃。那他的回顾展又在哪里?
6. 以种族正义的名义所做的改变只是表面上的
2020年,在乔治·弗洛伊德被谋杀后的抗议浪潮之后,全国各地的美术馆被迫考虑他们制度化的种族主义。其中许多开始以黑人艺术家为特色,并聘请了黑人策展人,这是一个亟需的变化——截至2018年,只有4%的美国策展人是黑人。
但回想它们所做出的一切“承诺”,起初许多听起来都是一样的,并且坦率来讲,其中大多数进展并不如意。所有这些员工培训和模棱两可的“多样性调查”,真的能从机构层面对改变美术馆起到积极作用吗?
▲Photo byPixabay @cains
《罗伯报告》对瓦莱丽·卡塞尔·奥利弗等黑人策展人的采访表明,机构变革所应涉及的内容,远超他们向公众展示的那些快速、公开的改革。对于一个美术馆来说,通过几场大众期待已久的回顾展和一些字句斟酌得来的媒体声明,便能轻易改善眼前对于舆论的担忧,但它却很难摆脱其建立的基础和富有的(白人)董事会成员的掌控。
7. 即使在多年的要求下,仍拒绝改变以纳粹同情者命名的画廊
是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说的就是你。像约翰逊研究小组这样的活动家组织一再要求MoMA重新命名菲利普·约翰逊画廊。博物馆通过临时报道答应了这一要求,其代表表示,他们一直在进行“一项严格的研究计划,以全面调查针对约翰逊的指控,并且在收集所有可用的信息。” 然而,在谷歌上快速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数十篇关于约翰逊公然支持纳粹党的文章。或许,这种不愿改变的态度表明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机构真正致力于的目标:将系统性的白人至上主义融入现代建筑的遗产。
8. 它们……太白了!我的意思是,墙太白了!
实际上,正是现代艺术博物馆普及了“白色立方体”的标准。美术馆通常都坚持(现在几乎是普遍的)这样一种假设,即令人眼花缭乱的白墙是展示艺术的最佳方式。但人们真的喜欢这种“纯洁无暇”的方法吗?游客们蜂拥至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和巴恩斯基金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欣赏一些不同的东西,也许是为了更舒适一些。在追求“中立”的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人所追求的东西——一点温暖。
▲Photo byPixabay @Tasos_Lekkas
9. 不给其员工(或艺术家)公平的薪酬
当知道工人们没有得到公平的薪酬时,你在逛美术馆时便可能会感到有些不大舒服——就宾夕法尼亚博物馆而言,他们甚至会遭受到工会解散的后果。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艺术家和美术馆员工就一直共同携手来争取公平的报酬,为使美术馆变得……嗯,更像个美术馆。事实上,许多艺术家往往拿不到展示他们作品的报酬。你以前也听过“我们可以按曝光率付钱给你”,对吧?
10. 我想触摸艺术,请让我触摸它!
好吧,不是全部,我保证!我不是说触摸维米尔——但我确实认为艺术家们应该有足够的机会与美术馆合作,创造触觉画廊。不仅仅是孩子,亦包括成年人,能够感受作品的纹理将是他们进入艺术世界的绝妙开端。我们把自己局限于视觉层面(有时还包括听觉),但触觉画廊将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2017年,伦卡·克莱顿与织物工作室合作,在布兰库西《盲人雕塑》的启发下,创造了一间满是视障艺术家作品的房间。也许会有更多的机构(还有艺术家)可以跟随他们的脚步。
▲Photo byPixabay @Paul_Henri
11. 事实上,触觉艺术具有更广泛的群体接受性
但说真的,为什么没能为视力受损的游客提供更多的触觉机会呢?这项技术是存在的——如果《金星的诞生》可以让人触摸到,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杰作呢?乌菲齐美术馆甚至为视障游客提供了“触摸之旅”(还可以免费入场)。触觉展览可以让更多的群体受益,比如自闭症患者。那么会有更多的美术馆随之效仿吗?
12. 他们可以斥资建造大型耳房,却不能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
2008年的一项研究中有经验证据表明,在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方面(如轮椅使用者、视觉障碍者和听力障碍者),美术馆一般落后于其他社会机构。自2008年以来,情况有所改善吗?虽然有几家美术馆终于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变化却非常缓慢。许多展览仍然难以通过轮椅导航——而且艺术本身往往就是问题所在。2017年,草间弥生的“无限房间”终于向轮椅使用者开放——但只能通过一个VR(虚拟现实)应用程序来实现。对于轮椅使用者或其他行动不便的游客来说,这真的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吗?
13. “美国画廊”不展示任何民间艺术或土著艺术
有时,我会心怀愤懑地在美国艺术馆中浏览,只是想看看他们最终是否会展出精美的被子,和异想天开的宾夕法尼亚州荷兰弗雷克图尔油画。算是我的恳求,只是呈现一件民间艺术家具或一些纳瓦霍毯子也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堆的纺织品只会存放在美术馆的档案馆中,它们几乎从未被展出过。为什么?如果我在一幅光鲜的“国父”旁边,看到另一幅古香古色的田园白色栅栏画,我可能会气炸了。
▲Jessie Krimes, “Crow Hill” (2020)
14. 没有展出足够多的画作
除了速写本之外,为什么画作是在单独的玻璃桌上展示的,而不是挂在墙上?虽然我喜欢正在进行中的作品,但我也想看到那些最终的杰作本身!我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展览,比如芝加哥艺术学院2018年举办的查尔斯·怀特画作回顾展。因为大多数美术馆过度关注油画,我们错过了多少艺术领域?我渴望看到大厅里充满彩色铅笔插图、草图和整个卡通世界!但我想这并不能算作“严肃的艺术”,对吧?
15. 我最后不得不抱怨:美术馆太严肃了
是的,在美术馆里,艺术可以作为一种解决身份、损失或其他悲剧问题的手段。但要想成为真正的治愈之地,它们不也应该充满笑声吗?想想看,如果它们播放音乐呢?如果里面挤满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呢?如果它们是社区的场所,不只是在是特殊的“家庭”或“社区”日,而是一年中的每一天呢?情况又会怎样?
▲Photo byPixabay @@LoboStudioHamburg
即使我抱怨了这么多,但我依然喜欢美术馆。我在它们的大厅里度过了无数的快乐时光。它们塑造了我是谁,以及我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但是绝大多数美术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才能真正地说,他们欢迎任何人的参观。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Hyperallergic /Pixabay等
(凤凰艺术编译报道 编译/王洋 责编/dbk )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