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区的更多可能——对美术馆发展与参与式社区美育的思考
▲2021陆家嘴慈善之夜,上海东昌新村77岁老居民陈国兴分享他作为“星梦停车棚——上海大学博物馆社区展”做导览志愿者的感受。
近年来,无论是艺术家走进社区展开创作实践,还是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深入至社区层面,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都让人们看到了艺术在社区中的更多可能性。特别是2021年,甚至被一些业界人士称为一个“社区大年”。
在上海,无论是上海市民政局下发的《关于落实“人民城市”理念加强参与式社区规划的指导意见》,还是“2021年第四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社区层面推出的多样活动,都让人们看到社区的合力正在形成,而艺术在其中扮演着不一样的作用。政府推动社区治理工作重点的转变,对此前艺术社区的自发探索形成了一种回应和推进,并且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互动机制。
虽然艺术家和社会公共组织依然是这种艺术社区的参与主体和灵感创新的来源,但美术馆工作在其中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艺术的边界已经被打破,建筑、设计、实验表演等不同类型的艺术探索均已在美术馆展开,这也让当代美术馆成为最具跨界可能性的场域之一。如今,将讲座和工作坊等艺术活动拓展至社区已经成为不少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的自然延伸。美术馆走进社区的实践不仅带来社区层面的变化,也对美术馆的专业建设产生新的影响。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在建设艺术社区的过程中,美术馆作为知识生产者的身份如何形成?怎样才能将这种生产成果及其创新活力进一步渗透到艺术社区中去?美术馆又如何成为艺术社区建设的理论研讨和深化的场所,从而围绕艺术社区这一议题推进理论的不断创新?
从2018年开始的“粟上海”是刘海粟美术馆与社区营造组织的直接合作,并且在社区创造实体空间与社区生活发生了联系。“粟上海”从上海愚园路公共市集内二层空间开始,又根据不同的社区特点逐渐推出虹桥地区的“粟上海·大厦书店”、闵行江川路的“粟上海·红园”,杨浦控江路的粟上海·社区数字美术馆等。在这些项目的实践中,不但由有创意的建筑师对社区进行空间微更新,而且用刘海粟美术馆的专业力量结合社区文化来组织各种展览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美术馆文化带入了社区,更拉近了美术馆与市民的距离。不论展览的规模如何,近年来可以列举的“日常说:社区影像展”“致愚园路匠人”“行走的城市视角”“BeyondRetro:上海制造”等展览在“粟上海”空间中的出现,本身就激发了社区中的文化气息。
同样是地处商业街区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直通过展览关注着城市变化。近年来,该馆结合展览项目“行走多伦”,将考察街区结合到各种艺术项目中去,还将展览从美术馆空间向上海多伦路上延伸。如“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展览特别设置的户外的部分,就是该馆将作品带到社区公共空间的实践。
美术馆与社区之间的结合点一直是美术馆需要从专业角度思考的问题。2021年,金桥碧云美术馆专门在馆内设了“社区角”,用来为罗山中学、香山中学、香山小学、上海实验学校等多所上海中小学校展开定点艺术教育,并且将进校园活动的文献在社区角中进行展示。他们结合社区特点和实际需求,从细节入手,让活动更接地气。比如,在该馆举办的“衣冠民尚——服饰工艺专题展”期间,美术馆除了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学校,还根据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的特点,举办英文专场讲座及体验活动。针对上海市民文化艺术生活创新要求,美术馆还走到陆家嘴社区,以非遗纪录片播放为主题,举办艺术家对谈活动,将展览中的纪录片讨论延伸到社区居民的家门口。
城市记忆的保护对美术馆来说也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外滩美术馆面对走进美术馆的以时尚年轻人为主,但和所在小区老年人较为隔阂的状况,在2020年推出了“客堂间”项目。该项目将展览策划意识延伸到公共社区和公共教育环节中去,以更多替代空间和替代教育形式在外滩美术馆的周边社区推行。通过研究外滩社区的历史演变和居民构成结构、历史文化,美术馆以“客堂间”名义制作了交流小册子,在各个街道、居民点、便利店等空间进行分发,展现城市文化“考古团队”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的记录成果。这样的文化联系也让“客堂间”成为社区老年人了解、接受当代美术馆的一个窗口。
针对美术馆在社区关系中推进公共教育模式的创新,上海艺仓美术馆也是一例。该美术馆从2018年开始发起艺术公共教育专项基金,与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合作并委托这个公益组织举办社区儿童公共艺术赏析公开课等活动。活动通过招募家庭和儿童,引导他们理解、欣赏社区中“每天都可能会见到”的这些艺术作品。该馆还根据社区中有许多退休工人原来就在纺织厂、毛巾厂工作过的历史情况,组织这些老年人参观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再到艺仓美术馆参观“时尚印迹: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展览,感受展览中的20世纪艺术大师的面料设计作品。精心的安排,使这些观众既回忆了自己的过去,也了解到大师如何实现艺术的创新,艺术又是如何通过服饰、家居进入到人们生活中的。
对于新社区的文化建设,美术馆同样可以发挥不一样的作用。2021年,临港美术馆就在上海临港国际艺术园中开展了不少实践探索。在“滴水集”项目中,通过美术馆的创新策划,融合艺术表演、艺术集市、艺术家工作室开放等方式形成了社区文化生活的多重交流平台。相关活动不但培育了社区的艺术生态,并且联动了临港高校互动、带动了游客资源。
随着近年来美术馆空间的迅速发展,美术馆与其周边社区之间产生了广泛的联系,扩大了其活动和影响的空间范围。美术馆围墙的打破,艺术活动场域的“非美术馆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话题:美术馆运营系统的更新,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身份拓展,艺术自身与环境的联系等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这些话题最终的落脚点,或者说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艺术实践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前述案例是上海一些美术馆走出围墙开展社区实践的缩影,这其中,不少年轻学者和艺术实践者充满热情和活力投入其中,用自己的深入思考和执着行动展现出美术馆的全新活力和更多可能。美术馆的此类实践无疑是跨学科和跨界别的,需要参与者以实践行动而非固守书斋的方式开拓新的道路,需要不断回应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以符合实际和前沿追求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面对这样的美术馆现象,还需要媒体、学术界等介入,形成不断的思考、研究与回应,通过各领域的知识交汇形成最鲜活的讨论场景。在合作型社会背景下,通过启发跨界人群分享各系统的经验知识,增进相互了解,艺术社区的愿景值得期待,美术馆的未来也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