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室札存 | 信与墨迹

2022-01-09 08:33:40 来源: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第253期副刊

【编者按】写信和读信,是书法家李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李一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捧读师友信札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读信,是李一每天做的事,多年来也养成了保存信札的习惯。《中国美术报》特设“开元室札存”专栏,邀请李一向大家讲述这些信札背后的故事。

清理旧藏时,不经意翻出两封信,打开一看,是王朝闻先生的字迹。先生离去已经17年,重读旧信,顿然勾起对往日的回忆。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多年,与先生颇多往还,讨论工作,请教问题,都是常态。先生不止一次给我写过信,这两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细看,一封写于2000年7月20日,另一封写于2000年8月4日,其间相隔15天。7月20日的信,是先生读了我5月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新出的《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一书后所写,信中说:

李一同志:

因眼力不争气,你的巨著只读了200来页……你的努力有了可喜的收获。单就寻找有关资料这一点看来,你主要以个体的努力,担负了难度不小的任务。没有把视野限制在现成的书画理论著作,而是包括论者在其他活动中流露出来的论点,不受断代点局限,找出了某一范畴的来龙去脉。例如,指出宋代赵希鹄有关画家“胸中有万卷书……”,如于(与)明代董其昌有一致性的论点,这就使你的论证既是论又是史——史论结合。

王朝闻先生于2000年7月20日写给李一的信

我现在仍记得当日捧读先生来信的感动心情,先生谢世多年,今日重读,睹物思人,不觉浮想联翩。2000年,先生已年逾九十,身体多病,视力大减,读书全靠一面放大镜。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坚持着将送请教正的后学之作读了200来页,且深入细致地发现了其中的特点,给予充分肯定。先生的鼓励大大增强了我学术研究的信心。更使我感动的是,先生在信的结尾处又提出:

我在浙江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已两年了,中心任务是对中国传统书画理论进行评注。我要大家参考你的这本巨著。还希望你对书稿提出改进意见,你看如何?

此处所说的写作班子,是指《中国历代书画理论评注》课题组。这是先生晚年主持的最后一个大课题,列为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按照先生的指示,我后来也参与了课题的写作,多次在北京、杭州等地与汤麟、杨成寅、程至的、潘耀昌等课题组成员一起讨论中国书画理论的有关问题,彼此学习,相互促进,总算没有辜负先生的勉励与奖借,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2000年8月4日的信中,先生谈的是他新著《石道因缘》评论和宣传的问题。身为著名美学家,先生深喜奇石,至晚年尤甚。他到外地出差,常捡回一些石头,置于案边玩赏不辍。到后来,他的客厅和书房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石头是先生晚年的知心朋友和研究对象。

正因如此,先生才能将赏石心得写成新著《石道因缘》,2000年6月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一拿到样书,先生即慨然惠赠。打开装帧精美的书页,一种清新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书中插有多张形质不一、色彩相异的石头图片,都是先生从其藏品中精心挑选的。先生的评说更加耐人寻味:“石居人外,人在石中;相击相和,创造对方。”这就是先生心中人与石的关系。先生认为自然界的石头是客观存在的,是引起美感的根据,当它成为人们的观赏物时,与人就构成了审美关系。在欣赏活动中,先生强调赏石者的主体性,重视从石中发现美。同时他又指出,观赏者和观赏石之间,存在着相互抵触和相互适应的种种矛盾,正是在这种相互抵触而又相互适应的关系中,主客双方相互创造着、发展着对方。

抑制不住兴奋,我一口气读完此书,为《中国文化报》写了一篇读后感《相击相和创造对方——王朝闻新著〈石道因缘〉》。慎重起见,发表前特地先将文稿寄呈先生审阅。我爱人江继兰时任《文化月刊》主编,她想发表《石道因缘》中的有关章节,让我在信中顺便请示先生,发表哪一章节为宜。于是先生在8月4日郑重回信:“对你的文稿照旧有所回避,发表之前不提任何意见。将来,交谈时有意见一定知无不言。……同意你和你的爱人的热心安排,选择书中的任何章节发表我都同意。”字里行间,丝毫不以新成绩而自喜,充满了对评论者和编辑者的坦诚与尊重。先生是一位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完善的美学家,他对自己的文章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在学术界是出了名的。信的结尾处也印证了这一点:“新书我自己还没有看,看后难免又有小小的修订。”

王朝闻先生于2000年8月4日给李一的回信

放下手中的信,目光又为墙上悬挂的先生墨迹所牵引,这是先生为我2002年春首次书法个展所作的题辞。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究生时,就深得先生的关怀。先生知我爱好并研究书法,就热情鼓励我理论研究和书法实践并举,不当空头理论家。先生晚年对书法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从红庙旧居搬到惠新北里的新宿舍,因与我同住一楼,往来方便,曾多次与我讨论书法问题,且以幽默风趣的话语指点我的书法创作。与先生交谈,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瞬间悟到许多往日百思不得其解的艺术妙道。用生活感受传达艺术至理,这是先生学术的一个显著特点。他把美学道理寓于饱含个人感受和体验的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中,在笑谈间随意挥洒,听者不知不觉就获得了深刻的启示。2002年5月,我在山东举办个人首次书法个展。展前,先生亲切地加以鼓励,用毛笔在宣纸上题辞:

李一聆书道,萌芽在齐鲁。新作展故里,悟道亲新雨。美术学家李一,孔子同乡,学书起步于曲阜,将在山东展出新作,祝愿他虚怀聆建议。

王朝闻先生题辞

似是平常谈笑,并无大师架子,然而平易话语的背后又藏着多少深情的期盼和殷切的希望啊。这幅题辞墨迹一直悬挂在我书房,每次观赏,眼前都浮出先生的音容笑貌。

王朝闻先生的信和题辞墨迹距今已是20年左右,先生逝后,世事翻覆变化,及今思之,仍逃不出他以前的洞察和预料。今日旧迹重睹,见字如面,益觉弥足珍贵。先生不朽,他平生所传播的艺术和美学思想至今仍在人们心中流转传承,开花结果。■

编辑|杨晓萌

制作|冯雅颖

校对| 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