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无问西东邀请展与新文科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期举行
展览现场
12月26日,由上海大学作为支持单位,上海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2021无问西东邀请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70位艺术家的200余组(件)作品,他们同频共振、“无问西东”,呈现出艺术家们对东西方艺术交流的独特思考。
参展艺术家矩阵
这些艺术家中既有冯远、曾成钢、罗中立、许江、庞茂琨、苏新平、邱志杰等国内各大美院的院长,也有来自东京艺术大学的保科丰巳、旧金山艺术学院的任敏和杰米·摩根(Jeremy Morgan)、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大卫·弗雷泽(David Frazer)、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英格里德·勒登特(Ingrid Ledent),南澳大学的蒂姆·格鲁斯(Tim Gruchy)和罗马艺术大学的宋钢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的上海艺术家占到一半左右,既有陈家泠、韩天衡、王劼音、张培礎、邱瑞敏、卢辅圣、周长江、俞晓夫、周国斌、李向阳、尹呈忠、章德明、翁纪军、姜建忠、王建国、郑辛遥等出生于上世纪30至50年代的艺术家,也有罗小平、杨剑平、刘建华、肖素红、徐庆华、李磊、蒋铁骊、苗彤、夏阳、白璎、毛冬华、唐楷之、丁设、金江波、金晖、桑茂林等这样的中青年艺术家。展出作品题材类别丰富多样,包括水墨、油画、雕塑、版画、影像、装置、书法、漆艺、岩彩等多种艺术形式。
嘉宾观展
“无问西东”是上海美术学院继“风自海上”展览之后着力打造的又一重要学术品牌,冀望通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艺术作品,在上海这个城市中交流互鉴,来书写文化身份,彰显文化姿态,共同建构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国际艺术新图景。
展览现场 《中华人文图(二)》作者:冯远
展览现场 《大觉者》雕塑 作者:曾成钢
展览现场 《花之舞风景》屏风 作者:保科丰巳(日本)
展览现场 《烛光》 作者:管怀宾
在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路径、什么样的方法?有没有做好应对大时代变化的准备?教育上创新性的成果在教育体制上、观念上、路径上、方法上有什么应对、有什么样的准备?
研讨会现场
同日,“新文科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未来”主题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会议邀请了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就美术教育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内涵式发展、新海派与上海美术教育的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与论述,从而为上海美术学院未来的发展与国际、国内院校合作提供前瞻性的思考。研讨会以“无问西东”展为主轴,探讨了“新海派”现如今所面临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资源,以及如何在中国文化的基础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吸纳外部的各种资源,构建新艺术学科发展前景。
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发表致辞
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指出,上海美术学院已经形成了非常有特点、体现上海城市独特文化魅力的展陈,包括“风自海上”“无问西东”“上海设计10×10”“上海国际设计邀请展”“国家公共艺术展陈”“数字艺术”等,以及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所做的“美术文献展”,这些展陈的持续举办一定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品牌影响力。“无问西东”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学术品牌,希望通过展览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体现上海的高度和温度,彰显文化态度、文化姿态,显现出开放多元的国际艺术图景。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主持开幕式
“新文科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未来”主题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分别主持。许江、陈池瑜、殷双喜、尚辉、刘赦、杭间、丁宁、郑工、于洋、李磊与聂清、苟燕楠、曾成钢、李超、马琳等校外内领导和老师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从发言主题来看,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以《浦东就是新海派》为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以《美术教育与博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以《新时代的大学和社会美育》为题,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以《新文科背景下的新艺科》为题,《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以《撷西融中的大海派意识》为题,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以《新海派之光——构建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为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赦以《综合性大学的"美育"该向何处去》为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杭间以《设计学的怀疑》为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以《新海派与国际化刍议》为题,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郑工以《可见与不可见——论当代学术转型中的美术史研究》为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以《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美术学及其困境与机遇》为题,分别发表了精彩论述。
曾成钢作主旨发言
“未来的美术教育一定是糅合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相互吸收相互成就中形成的,而这正是‘新海派’的精髓所在。”曾成钢表示,与“风自海上”学术品牌聚焦本土海派艺术家不同,“无问西东”将视阈对焦中西方艺术家的创新与融合。“守正创新要在美术创作中要无问西东,充分借鉴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探索美术创作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拓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新形式,这也正是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之道。”他强调。
许江发表在线主旨发言
就“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思考”研讨会主题,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思考:“首先要面向自主,艺术学科是关于人类艺术传承的重要领域,是通过艺术的感知和传承脱新精神共同体的精神样貌和价值观念,艺术学科的教育必然保有地域的深刻烙印。第二要面向语言,艺术学科是人类艺术语言及其精神之道的研究创作和教育的领域。艺术教育要保持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锤炼中国理念世界认同的艺术话语体系,要深入基础语言、专业语言、创作语言的研究,夯实课程体系打造文科精专,构筑中国风格世界一流的艺术学科体系。第三要面向融通,着眼艺术文科学科,艺术与科技与理工、医、农多学科的融通,全面打造艺科新格局。”
张晓凌作主旨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表示,“无问西东”展览给人一种“大局”的观感,其主题的含义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在这种“跨文化视野”的美术创作下,能全面准确地展示目前高等艺术院校的整体创作水平和教学水平,也能体现传统文明资源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是新时代经验的创新呈现。他说,“在疫情期间能有这么多青年高校老师的作品凝聚在中华艺术宫,感觉是新时代的到来,也是新海派美术崛起的隐喻”。他同时提出“新艺科”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国民素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独特作用,其目标、路径、任务和“新文科”拥有许多不同之处。
李超作主旨发言
在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看来,“新海派”与“海派”是传承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以更大视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海派在中国,新海派在世界。“新海派最高境界的概括就是体现国家文化竞争力。用传承之力、创新之力、服务之力进行推演,进行实践,进行努力。”
刘赦发表在线主旨发言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赦系统性地介绍了厦门大学的社会美育工作,对该校美育经验和特色进行了解读,就美育如何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让其更适合综合大学的特色特征,作了专业分析。
尚辉发表在线主旨发言
《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提出,上海这座移民城市所具有包容性的“无问西东”精神或将为新海派注入强有力的艺术灵魂。在新文科背景下展望美术教育的未来,新海派所具有的艺术特征、所提供的传统和西方现当代艺术直接对接的可能性,或许就是“未来依然要走的(海派)道路,而不是重新换了一个新的道路。
陈池瑜作主旨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以“美术教育与博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题,全面回顾了百年来我国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发展过程,并着重介绍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极其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对新海派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清华美院与上海美术学院未来合作发展的设想。
殷双喜作主旨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以“新时代的大学和社会美育”为题,讲述了高校如何面向非艺术类专业师生及社会公众开展美育工作,例举大量国内外相关优秀案例,并就当代美育面临的诸多挑战展开了解读。“美术和音乐启发人们的灵魂,中国的大学需要一种人文精神,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品收藏和很好的艺术博物馆。这是综合大学需要有的标配,博物馆不论大小,都应该让学生在这里渡过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间。”
杭间作主旨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杭间对设计学科的建设发展和国内外设计学院的专业设置做了学术梳理,回顾了四个学科目录中艺术与设计的演进逻辑,就艺术与设计学科的学术体系建立和知识积累作出独特思考,他提出“作为生活的、技术的设计永远会发展更新,设计的前瞻重于回顾、创新重于经验、实践重于描述”。
于洋发表在线主旨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指出,“融入”与“自立”,是当代美术学学科的两个焦点问题,它们虽然相反相生,但互为因果。“融入”展现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合作研究的意识,而最终“自立”才是实现美术学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相对而言,“自立”比“融入”更迫切,虽然要“无问西东”,关键的问题还是做得够不够好,自身的教学研究够不够扎实,能不能领先。他认为,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国内艺术学科需要面向中国本土现实需求作出回应。
郑工发表在线主旨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郑工认为,“新文科”需要互鉴、融汇、贯通跨学科的边界概念,这其中的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结合艺术史的研究,会有不断转换的过程。他指出,在多元、多边、多样、跨文化、跨媒介、跨学科的大趋势下,作为研究对象的“作品”具有同一性,但作为研究者要保持差异性。
丁宁发表在线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围绕“新海派与国际化”主题,就学术国际化、教学国际化对新海派语境下,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学科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学术的国际化,包括学生的国际化和师资的国际化,对于新海派的成长过程和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李磊作主旨发言
今年,所谓“元宇宙”扑面而来,它必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磊指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关于美术教育我们必须思考两个方向的需求:一是作为人类本性的审美和基于身体能力所及的美术;二是由科技实现的功能延伸的美术和由此引发的新审美趣味。前一个是我们传统美术教育已经在做的工作,后一个尤其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策展人马琳介绍展览情况
“如今强调的新文科,讲究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充满创意的学生人才。这次展览最近两个月的筹备过程当中,上海美术学院各专业相关的硕士生、博士生全程参与了策划,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一方面展示学院老师的创作成果和取得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把科研、教学包括学生的培养都能够联动起来,通过展览推出未来的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说。
研讨会现场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参加开幕导览工作人员合影
编辑| 刘 晶
制作|冯雅颖
校对|刘 晶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