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成都:走向双年展第一城
2021成都双年展
当一座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双年展,这意味着它必将进入全球最具艺术品味的目的地列表,并持续地带动这座城市的国际声誉和文化旅游市场。“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是全球当下疫情期间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的艺术双年展。从空间与艺术家邀请的规模上,2021成都双年展已经超越了全球知名的威尼斯双年展,从艺术家的级别与重要性上也不相上下。艺术双年展的举办是一座城市繁荣的物质文化与艺术品消费市场的直接反映,因此双年展的举办也成为了一座城市极具魅力的标志。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是章文姬撰写的评论文章。
双年展的中国之路
[Part1]
20世纪末,双年展的数量急剧增加,到2007年,全世界已经有大约50个双年展,包括威尼斯双年展、惠特尼双年展、北京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布拉格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等等。大型国际艺术展览的激增反映了城市物质与文化的繁荣以及国际艺术品购买的市场繁荣,双年展因而成为了一个城市最具魅力的标志——拥有双年展的城市将进入全球最具艺术品味的目的地列表,并持续地带动这个城市的国际声誉和文化旅游市场。
▲1992吕澎策划的广州首届艺术双年展
视角聚焦于国内,中国举办双年展的历史比较近,1992年吕澎策划的“广州90年代首届艺术双年展(油画)”首次提出了双年展的概念,揭开了中国举办双年展的序幕。1996年第一届上海双年展上创办人方增先(1931-2019)在展言中写道:“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国际级的美术展览,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双向选择和平等交流,这是艺术的高尚理想,也是历史的必经之路”。2001年,成都民间也发起了双年展;此外,2002年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这些城市双年展体现出中国政府与策展人的努力,是将有品味的艺术展打造成为具有文化交流功能的国际盛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这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是全球疫情期间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的艺术双年展。美术馆的展览空间超过7万平方米,同时有不少于17个平行展在成都举办。成都双年展邀请了海内外272位艺术家,覆盖全球35个国家与地区,从空间与艺术家邀请的规模上,成都双年展已经超越了威尼斯双年展,从艺术家的级别与重要性上也不遑多让,囊括了国际知名的一线艺术大师以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本次成都双年展邀请到卡普尔(Anish Kapoor)、克拉格(Tony Cragg)在内的许多国际知名艺术家携带重要作品参展,两岸三地的著名艺术家也受邀参加本次展览。
▲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海报
纵观全球的重要双年展,背后都存在不可或缺的政府支持,威尼斯双年展正是由市长里卡多·塞瓦提可在1895年发起,由威尼斯政府拨款举办的一次全国艺术双年展,到来年三月,政府决定邀请国外艺术家也来参展,威尼斯双年展就此成为了全球性的艺术展览,并为威尼斯这座城市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声誉和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一共吸引了475000名参观者,“Viva Arte Viva” 由51个国家共120位艺术家参加此次展览,从艺术家数量上看仅为成都双年展的二分之一,但也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文化、经济的成功。
▲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宫”Palazzo Pro Arte?
因地制宜的成都双年展
[Part2]
与威尼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类似,成都拥有更加悠久的三千年城市史以及璀璨夺目的古蜀文化,这使得成都拥有举办世界顶级双年展的绝佳潜质。文化是一个城市拥有的最大、最具普适性的无形资产,并且它的价值会随着文化的进一步传播而与日俱增。在中国社会不断探索绿色、环保、低碳的新经济模式之际,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享有核心地位以及巨大的潜能。艺术文化将会成为持续推动经济与城市声望的强大引擎。
成都人乐天养性,美学经验丰富。成都素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的美称,成都人陶醉于他们悠久的文化与审美的日常,这个城市的居民非常善于将美学活动融入在生活细节中,无论是川菜、川剧还是茶馆文化,在盖碗茶中你会发现对仪式感、养身学以及对茶汤的细节充满欣赏和感触的人们。与威尼斯相似的是,成都人将整个城市变成了巨大的艺术活动场,在青城山和武侯祠之间,充满着在古迹中寻觅休闲体验的市民和国际游客,成都已经成为西南中国文化的标志。
这种精神使成都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城市,这里作为土壤孕育了一大批中国现代艺术家,形成了西南艺术家群体,以何多苓、周春芽、张晓刚等为成员的新兴绘画带来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清新空气,开启了中国现代艺术的新潮。85新潮期间,从西南地区的范围上讲,以“新具象画展”和“西南艺术群体”为支点,西南艺术家努力发展“生命流”等元意识,从生命体验出发,从细微的、生活化的感知出发,摒弃僵硬的形而上学思想,突破北方艺术群体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的思维框架,创造了充满活力、面向市场和当代生活的新艺术。
▲1993年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
威尼斯双年展中长期存在着的展览用地不足的问题在成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威尼斯水城面积狭小,不到7.8万平方公里,因此不得不将全市形形色色的建筑利用起来,艺术家们时常由于展览空间不足而产生作品计划被取消的情况,在艺术家蔡国强的威尼斯双年展参展经历中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细致的叙述。狭窄的空间和拥挤的交通会限制都市展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成都此次建设的两大美术馆:天府美术馆和当代艺术馆将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接近7万平,不仅解决了未来艺术品收藏与展示的远期需求,美术馆公园环境的建设还构造了城市与双年展的崭新地标,疏解城市稠密中心的艺术文化功能,开创了成都的国际艺术会客厅。
作为中国举办双年展最早的城市,上海双年展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模型。由于非常强调国际化以及后现代社会的艺术主题,上海双年展提供学术化的体验及形象,但也面临着过度学术化、社会影响力不足等客观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成都是一个全新的模版和实验场,正如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成都始终作为无负担的开拓者、观察者和无束缚的行动者而存在。由于它超然的历史地位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群众基础,可以期待的是形成一种全新的双年展——成都模式。
在成都模式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化的普适性与交互性,市民与全球观展者能够享有充分广阔的时空在成都尽享艺术的盛宴,不必担心空间的局促,也不必担心学术的压力,艺术与市民生活完美交融,公共景观、艺术事件与社会节日高度渗透。从而在更高程度上实现威尼斯的理想,这同样也是瓦格纳对艺术的理想,即最高的艺术一定是某种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瓦格纳认为人是肉体的人,情感的人和理智的人的综合,真正的艺术应当把这三者统一起来。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高度交融的艺术形式,包含视听、潮流、学术、活动与交互的双年展是这种理想形式的最佳呈现,而成都恰恰拥有了历史中双年展之城所不及的地理空间、艺术时间以及人类需求。在后疫情时代,“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的举办,必将在世界艺术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都将进一步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谱写“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通过一个盛大的嘉年华来进行平等的、多纬度的、去中心的艺术文化交流,使得“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向世界传播了更多的中国声音。本次双年展以超融体、气候及可持续性为主题,在中国通过自身努力搭建的文化舞台中,策展人、艺术家能够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畅所欲言,回应、探索西方以及全球所关心的问题。展览的主题反应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它也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以中国气质为主导的双年展时代(文化时代)即将来临,这将是一个西方中心视野所难以触及的新模式。在中国举办,由中国策展人承担总体思路,同时有18位分策展人,我们将改写威尼斯双年展的一些视野——在艺术史的记忆中,西方策展人的艺术选择与中国本土策展人往往存在着一些分歧,因此最终所呈现的展览气质必将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一直以来对中国艺术及文化中所关心的一些议题是存在盲区的,他们未必是不关心这些问题,而往往是限于自身的视野和惯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成都双年展在这方面将会超越在中国举行的其他双年展,第一次实现完全的中国视野和比较充分地表达中国气质,依照当代中国的眼睛去选择艺术品,呈现当代美与当代生活的面貌。这是真正的国际化,一种实现自我的同时拥抱世界的浪漫情怀。这也是成都为什么越来越成为中国城市举办双年展的范例的原因。???
作者简介
章文姬,那特艺术学院联合创始人,“视觉的震撼:西方现代艺术绘画的观念与语言”直播课程出品人及制作人,“范景中讲西方艺术史”音频项目策划人及执行人。
其文章收录于《画刊》《当代艺术家》等各种期刊、出版物和画册中,《作为自然主义的摄影──彼得·亨利·爱默生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视觉问题》一文获得民生艺术史论文奖学金,并收入民生艺术论文档案库。2016年出版书籍《捍卫新艺术史》。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6日—2022年4月6日
开幕时间:2021年11月6日
展览地点:成都天府艺术公园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美术馆)
总策展人:范迪安
学术委员会主任:吕 澎
展览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明贤、王春辰、王绍强、王璜生、吕品晶、刘家琨、张子康、苏新平、 吴洪亮、何桂彦、宋协伟、杨 卫、范迪安、周春芽、邱志杰、冀少峰
专题策展人:
多态共生:范迪安、吕 澎、邱志杰、张子康、杨 卫、冀少峰
家园共栖:方振宁、韩 涛
智能共振:邱志杰、Jeffery Shaw
时潮共燃:纪玉洁、周 博
生态共度:王绍强、贾蕴博
意匠共鸣:何桂彦、李珂珂
民族共情:吴洪亮、薛 江
美育共线:吕 澎、王春辰
国际美术馆馆长峰会:
未然共思:张子康、高 高
(凤凰艺术 成都报道 撰文/章文姬责编/李若汐)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