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雕院 | 展览】“时代印痕——唐世储雕塑生涯六十年回顾”展览开展在即

2021-10-02 11:44:01 来源:上海油画雕塑院

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时代印痕——唐世储雕塑生涯六十年回顾”展览将于2021年10月1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分为四大版块:一、纪念性雕塑;二、肖像雕塑;三、架上探索与人体雕塑;四、抽象雕塑与设计小稿。

纪念性雕塑与肖像雕塑,应该说是唐世储雕塑艺术中最重要的两个创作方向。唐世储从青年时代起,便在内心树立起浓厚的“纪念碑”情结。在他看来,创作大型的、公共的纪念性雕塑,是一个雕塑家价值的最好体现。从1967年开始至今,在长达半多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总共创作了60余件纪念性雕塑。唐世储在纪念性雕塑的创作中,通过适度的夸张、提炼和简化,追求坚实、刚健、雄伟的建筑感,同时呈现粗犷、大气、壮阔、凝练的美学特点。这些风格特征,在《把牢底坐穿》、《华东电业工人革命斗争纪念碑》(与余积勇合作)、《时代巨人》(与余积勇、曾路夫合作)、《龙潭三杰》、《朱老总》等大型雕塑中得到充分体现。


唐世储雕塑作品《把牢底坐穿》石膏 40×25×20cm 1984


唐世储雕塑作品《刘海粟》 青铜高340cm 2018(立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唐世储雕塑作品《爱因斯坦》 青铜280×180×380cm 2008(立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

除了纪念性雕塑,肖像雕塑历来被唐世储所看重。他认为,肖像浓缩着一个人的历史,是一个人的传记。他喜欢创作三类肖像雕塑:普通人、文学中的人物和文化人。至今他已经创作了近100件肖像雕塑。唐世储在进行肖像雕塑创作前,一般会先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经历与心境,不断贴近对象的灵魂,通过外形找到内心的痕迹,进而抓住人物本质的形象特征,最终塑造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在创作过程中,他注重通过特定形象的特定情绪来塑造与演绎人物的精神、思想和情感。值得一提的是,唐世储的肖像雕塑,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无论是对《孔乙己》的同情,还是对《巴金》的敬重,亦或是对《红军战士的父亲》的关切,都体现出他对于人的尊严、命运、价值的维护和追求。这是一种高尚的胸怀、素养和情趣,也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优秀作品的人文底色。

唐世储雕塑作品《孔乙己》青铜 1976

唐世储雕塑作品《不说假话——向晚年巴金致敬》

青铜 40×35×70cm 1994

除此之外,以写实雕塑为主的唐世储,其实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一直进行着各种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形式语言和不同材质的研究、探索与实践。虽然唐世储创作的抽象雕塑数量不多,但却有力地推动了他在雕塑语言上的自我革新与自我拓展。架上探索与人体雕塑,是唐世储日常进行雕塑艺术本体研究和探索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此次还特意展出了部分设计小稿,这些小稿保留了唐世储雕塑创作时的最初想法和思考痕迹,生动地反映出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意和功力。

唐世储雕塑作品《纽带》 不锈钢

2000×2000cm 1997(立于浦东南浦大桥旁)


唐世储雕塑作品《难忘岁月》 锻铁 120×50×60cm 1990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62件雕塑作品和设计小稿,以及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献史料,是迄今为止雕塑家唐世储最全面的个展,可视作唐世储艺术生涯的一次系统回顾和完整呈现。通过此次展览,观众将了解一位新中国培养起来的雕塑家长达六十年的艰苦探索和执着耕耘。

国庆节放假期间,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正常开放,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1年10月23日。

展览时间

2021年10月1日~2021年10月23日

开馆时间

10:00~17:00

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

编辑:周雨亭

校审:李诗文、张雅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