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禄:用制壶之初心,践行建水紫陶的文化传承之路

2021-06-28 11:19:00 来源:大众艺术网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手工艺文化一直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勤劳的象征,而作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凭借其精湛的制陶工艺以及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魅力,向我们递出了一张亮丽夺目的民族手工艺非遗名片。

云南建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如果说,一座古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似一杯香飘四溢的茗茶,那么“建水紫陶”便是再好不过的文化载体,它的每一种颜色、每一寸打磨、每一道阴刻与阳填,都是对建水历史最好的鉴证与解读。

为了让“建水紫陶”重现名陶风采,早在2005年,建水县委、县政府就将“建水紫陶”列为重点文化产业之一进行打造。有了政策的引导,有了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水人拾起传统手艺,开始重塑建水紫陶的辉煌,而李映禄就是众多优秀制陶人中的一位。

半路出家卓尔不群

建水县碗窑村的很多村民都是世代制陶出身,李映禄的父母也不例外。受到家庭熏陶以及当地文化的影响,李映禄从小就对泥巴感兴趣,本应该从小继承父辈手艺的他却被残酷的现实开了一个长达13年的玩笑……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建水紫陶产业规模小、发展慢,市场上的认可度比较低,如果以制陶为生的话,无法支撑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无奈之下的我只能暂时放弃爱好,从1981年开始进入电子行业,一干就是13年……”

时间不会辜负一切珍惜它的人,无论你的起点是哪里……李映禄告诉记者,由于对制陶的这份热爱,在13年中他并没有放弃制陶。他白天上班,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钻研紫陶技艺并勇于创新。13年工作上的磨砺与生活上的积累,让他的悟性快速提升,也使他对紫陶技艺的掌握与认知水平大大提高。

直到1994年,李映禄看到了“建水紫陶”的发展前景,也看到了政府对“建水紫陶”的重视与大力扶持。政策的利好与市场的复苏,犹如一道道曙光照亮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之路,也同时照进了李映禄的心里。就在这一年,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放弃稳定的收入来源,正式回归自己梦寐以求的制陶之路。

与许多从小就开始制陶的人不同,李映禄属于“半路出家”,起初的他没有自己的工作室,只得把泥料垫在音箱上站着创作,昏黄的灯光下,一站就是一个晚上。没有什么经验的他,虚心向老一辈陶艺人请教,一次次失败重来,长期的坚持实践,使他的制壶技艺渐入佳境。

人如其壶,守正出新

既然起点不同,那么发展方向也就不同。李映禄不求大而全,追求的是小而精,追求的是差异化与个性化。于是,他专注于制壶,他做的壶造型结构比例精准,做工精良,在当地只要提及紫陶壶制品,大家不约而同的都会想到李映禄。

现在的李映禄是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陶瓷高级工、建水县首席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建水县政协特聘艺术家、建水县紫陶协会理事会员。他曾受邀参加日本东京都文化艺术交流展、韩国利利川国际陶瓷博览会,所创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级的各类奖项。

“做好一把壶,一个型、一个壸身、一个嘴、一个把,就是在很微妙的尺吋上变化一点点,整个器型就变了,很关键的地方需要精确到零点几毫米,真的是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李映禄向记者介绍。

正是因为他对工艺的严苛要求、对泥性的独到见解,精湛的打理手法、极致的细节处理,让他获得了业界的诸多奖项和荣誉,其中的作品《秦权彩填人物壶》更是获得了百花奖金奖,如今满满荣誉的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建水紫陶”的民族技艺传承下去。

在制壶的艺术道路上,李映禄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严谨和完美,他也把这种严谨和完美传给了他的弟子。他用制壶致初心,时刻践行着“建水紫陶”的文化传承之路,他希望年轻人可以守正出新、久久为功,让新时代的创新元素与大国工匠精神融会贯通,让“建水紫陶”这一优秀的民族手工艺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让新一代的工匠精神绽放于世界艺术之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