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驻地是一个礼物和方法:艺术驻地论坛东莞燕岭园举办

2021-05-28 20:21:32 来源:艺术中国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感知·异想: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成果展”嘉宾合影

5月22日下午,由燕岭文化传播主办,打边炉策划的“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在东莞燕岭园举办。来自广州、深圳、东莞、重庆、杭州的艺术驻地工作者、高校学者、艺术评论人、艺术家和媒体人共同参与了围绕“艺术驻地”展开的分享和讨论,并参观了“感知·异想: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成果展”。

对东莞在地价值的挖掘

此次论坛源起于“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该计划是由燕岭文化传播于2018年发起的艺术驻留项目,以开放的态度面向全球的艺术工作者,针对以当代艺术为创作或研究方向的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研究人员、设计师公开招募,同时也通过定向邀约的形式展开驻地项目,每年一届,一届四期,每期有2-3位申请者入选,一期的驻地时长为两个月。项目旨在发掘当代艺术领域中具有潜力的艺术工作者,通过对当下地域环境和文化语境的感知和深入探索,给予艺术创作更多的实践以及实验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创作、交流和展示,促进项目与地方、社群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

“感知·异想: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成果展”颜双艳导览

目前,“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已完成五期驻地项目,海内外共八位年轻艺术家完成了他们的驻地研究和创作,成果展呈现了其中三位艺术家的新媒体作品和另外五位艺术家的驻地文献,展览已于5月15日开展,将持续到7月18日。

“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项目负责人颜双艳谈到,驻地燕岭园在过去四十年中紧跟时代的变化,经历了四代更替,从70年代末基于改革开放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建立起的“自学成才大学”,到为呼应消费、生活和商业环境的提升而向服务产业形态转向的“燕岭宾馆”,再到今天配合城市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而打造的文化创意园区,燕岭园每个发展时期独特的身份意义,让其成为了观察过去四十多年东莞变迁的细微入口。燕岭园作为“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的起点和原点,为驻地创作提供了一个激发灵感的空间,驻地艺术家对在地文脉的发掘与创新,则是对燕岭园及周边社区独特历史意义的延续。驻地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在地创研和多元化的公共活动,与当地公众进行文化联动,这种持续性的输出,无疑为燕岭园及其所辐射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了新的文化可能性。

艺术驻地作为工作方法

在五期的驻地计划完成之际,论坛邀请了三位来自不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艺术驻地项目的艺术驻地工作者来到燕岭园,分享各自的艺术驻地工作方法、经验和观点。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倪昆发言

来自重庆的器·Haus空间(Organhaus)联合创办?倪昆介绍了该空间两条相互交织的工作主线,包括从“青年艺术家实验项目”和“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展开的系列成果。器·Haus空间持续为来自不同城市的艺术家搭建对话平台,并以抛出议题的方式刺激新的思考,引发新的问题。在倪昆看来,驻地是一件礼物,针对主办机构,艺术家也针对驻地场域。倪昆还谈到做驻地项目过程中的一个转变,器·Haus空间过往会关注很多艺术之外的投射,例如对社区或社群的影响,但现在更看重触及艺术生产的部分。因此,驻地同时也是一种不限于自身的工作方法。随着项目的滚动,行走、调研、创作、展览、文献、出版综合在一起,是主办机构不断推陈出新的空间日常工作方法的构建。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芬雷发言

方志小说联合发起人芬雷重点介绍了他们今年的驻地计划“社区媒”。方志小说以偏纪实,关乎现场经验的“方志”方式与偏虚构,关乎想象历险的小说方式相结合,虚实并用,开启驻地。芬雷通过自我反思,带出方志小说当下的工作方式,例如强调本地参与,联合对驻地有一定研究的当地机构弥补项目时间短的问题,以明确的驻地主题,解决驻地关注点易散乱的问题等。芬雷还强调先有问题再去工作,比起做作品,他更在意关于问题的协商性,以驻地推动协作机制的产生,以此打开新的推进问题的途径。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蔡影茜发言

广东时代美术馆学术副馆长蔡影茜围绕时代美术馆自2010年开馆以来的一系列驻地项目展开阐述。时代美术馆在十年的驻地研究实践中,将驻地理解为行动者的连结网络,在有限的机构资源和资金条件下,为艺术家提供创造性的契机与平台,灵活多变的实践方式不断超越和打破驻地关于“此地此在”的经验和边界,与全球发生关联。从最早期的“开放实验室”开始,到因疫情隔绝国际旅行的当下,时代美术馆的驻地项目都在“去展览中心化”、“差异化的知识生产”与“流通网络”等可能性中拓展时空想象,并与艺术家一同超脱“地方”和“全球过程”的固化感知,这些碰撞和协商背后的思考逻辑,为艺术生态贡献了有趣的思考。

“感知·异想: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成果展”现场

对驻地的再发现和相互激发

在论坛的评议和讨论环节,基于四个驻地案例的分享,主持人、分享人和评议人进行了相互激发式的探讨。其中,论坛主持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樊林针对艺术驻地项目,总结了三个特征。首先是工作方式上的不可复制性,因为艺术家和特地场域是相互嵌套的,过程中,需要全身心地、卷入式地投入进驻地工作,当中有成功的方式也有不那么成功的,这成与不成之间正是我们讨论驻地工作如何进行调整的间隙;其次,对于艺术驻地项目评价系统的构建非常困难,我们无法用艺术生态中已成型的系统来分析,无论是艺术创作与驻地间的有效关系,还是整个艺术驻地项目的运作方式。以及驻地成果的艺术品质如何判断?驻地要不要考虑创意性回报?或许我们要走出固守的精英主义,才能构建恰当的评估系统;第三点是大部分驻地艺术项目总会尝试通过艺术来修补社区关系。我们看到美术馆的责任正在分化,不少美术馆所做的工作越来越远离社区,当我们讨论艺术可以为这个地方做什么时,艺术与场域,与人的关系一直在变,这些变化需要我们进入地方,切身体验,因此艺术驻地能为我们积累修补社区关系的经验。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冯原发言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认为,驻地创作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现代性扩张的过程,或者说,它来自于一种掌握了先进技术手段的文化对其它的“他者文化”的观察和发现的基本结构,因为从结构上来看,所有的驻地计划都具有早期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一些特征。也就是说,驻地计划的起源应该是现代性文化,但是,今天我们处于后现代的文化之中,即某种现代文化的生产方式应该也显示出后现代的特征,这就是文化多元的特征。在冯原看来,这并不可能改变现代性的基本结构,因为驻地计划仍然是一部分来自文化共同体的人们到达某一个地方,并以这个地方的文化为创作来源,只是,今天的观察者不应该与过去的完全相同,这就是说,观察者的角色应该获得某种自觉的升级——他们应该以后现代的立场发现后现代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用以评价这些驻地艺术创作的基本标准。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李耀评议

深圳坪山美术馆副馆长李耀基于过去十多年在不同机构游走过程中对驻地项目的参与、观察和思考,谈到艺术家如何通过驻地的肉身体验获得创造性的想象和动力,把地方性卷入到全球化的网络当中,而艺术创作对地方文化和价值共同体的回馈,是今天讨论驻地创作的价值所在。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主持人樊林

在打边炉主编钟刚看来,一个地方总有一套固有的话语系统,当中有太多的自我设定和刻板印象,我们如何突破在地现实,重新审视地方?艺术驻地项目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让我们正视地方的丰富性,而丰富性当中有很多可以开垦的空间,我们能从艺术驻地慢慢延伸出不一样的地方视角。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现场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现场

“发现与激发:艺术驻地论坛”现场

此次艺术驻地论坛从“燕岭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出发,四个艺术驻地项目的分享,不但呈现出艺术驻地项目的多样路径和模式,更发掘出艺术驻地多维度的能量。围绕艺术驻地的交流,并不只为推出具有参考性的驻地模式,艺术驻地无论作为机构空间的工作方法,还是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实验性、可生长性才是未来艺术驻地保有活力关键。正如艺术驻地当中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对话往往彼此激发出新的可能性,不同的驻地项目间的碰撞则带来对艺术驻地的再发现,触发新的生长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