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瓷”背后的年轻匠心
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薄胎瓷亦称“蛋壳瓷”,是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中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纤薄、透光。如今,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制瓷工艺,在年轻匠人的手中再现荣光。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快雪时晴”制瓷团队依托这项传统工艺,成功烧制出了大型“清明上河图薄胎瓷碗”:在直径40厘米、厚度不到1毫米的轻薄瓷碗上,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全卷跃然“碗”上,画面中的远山近水、亭台楼阁、人物肖像活灵活现,令人惊叹。
“薄胎碗在古代景德镇就盛名远扬,因为制作工艺的精细,所以传统的薄胎瓷制品大多是小件瓷碗和瓷杯。”团队负责人、今年40岁的汪敏辉说,团队在效仿古人制作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实现对传统技法的跨越。
“快雪时晴”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目前团队有20多人。9年前,从事无线电工作的汪敏辉和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杜星宇放弃自己原本的职业,和当地画师刘震走到了一起。
“是景德镇独特的魅力让我们聚到了一起。”汪敏辉说,团队核心人员的结构也反映出如今景德镇的多元和包容。
工作室里,一排书架占据了一面墙的空间,书架上摆放着图案设计、化学、造型等各类书籍。“我们希望在仿照古人制瓷的同时,像‘做实验’一样精细地做瓷器。”汪敏辉说,在他看来历史上景德镇的传统制瓷“七十二道工序”,就像是交响乐团,各司其职。
如果汪敏辉等团队核心成员像是交响乐团的“指挥”,那创意设计的呈现需要每个环节的工匠一起努力。
“薄胎瓷的制作工序从配料、拉坯、利坯,到绘画和施釉,全部手工制作。”杜星宇说,在利坯环节,同样的大小的一般瓷碗可能只需熟练的工匠不到一小时的功夫修琢,但这个薄胎碗耗时半个月才能成型,必须“薄”得均匀。
“经过粗修、细修和精修,反复百次,才能将2、3毫米厚的粗坯修至不到1毫米。”杜星宇说。
“由于碗型较大,创作时我只能将整个瓷坯倒扣在桌上,采用逆向的方式,倒着画出《清明上河图》。”画师刘震说,整个碗的绘制耗时两年,因为直接在瓷坯上作画,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多年来,团队在陶瓷工艺和配方研究上精益求精,将青花、粉彩等多种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相互融合,制成瓷碗和瓷杯,拓展出更多产品形态。
“古人做陶瓷艺术品是靠精益求精的态度、淡泊宁静的心态和精准极致的技艺。”汪敏辉说,在他看来这也应该是当代陶瓷匠人的“信仰”。
近期,《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不仅提出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还将激发陶瓷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构建陶瓷人才聚集高地。
如今,“快雪时晴”工作室所在的三宝瓷谷,聚集着110多间陶瓷工作室和48家陶瓷工厂,每年有100多名国内国外艺术家常驻在此。
“尽管有些产品需要经历十几道纯手工工序且耗时很长,但我们乐在其中。”汪敏辉说,创新应该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运用到制瓷每个环节中,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产品,让陶瓷艺术更好地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