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发展思路

2018-03-20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基层博物馆在全国的博物馆中所占比例大,亟待修复的文物数量多,基层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却总处于“起步难、发展难”的尴尬境地,更谈不上科学的运行。笔者结合近些年的实际工作经历,将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归纳为“三四三”模式,即“转变三种观念、狠抓四个关键、实现三个带动”。

一、转变观念,积极改进工作思路

(一)克服“干了错误多,多干不如不干”的观念,自觉珍视每一件文物,积极开展修复工作

基层单位大都处于被动保管文物的状态,主动保护文物的意识稍显单薄。基层博物馆中的业务人员大都半路出家,缺乏基本的文物保护修复知识,获得专业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的机会较少。文物修复是一份责任心很强的工作,修复工作与操作者的灵巧程度、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不同人员修复出的效果也会有所区别。再加上文物的病变情况不相同,修复难度各异,确实存在操作风险。因此存在“文物只要在就好”“干了错误多,多干不如不干”的逃避思想。克服这种观念,可以从转变库房人员的保护意识入手,文物管理员直接接触文物,最方便观察到文物的变化情况。还可以在文物档案中增设保存现状项目,将文物的保存情况分级别标示,对急需修复的文物进行重点记录。

(二)转变等靠地方政府拨款的消极观念,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存在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资金、设备、人才、体制等方面与国家级、省级博物馆都有很大的差距。仅仅依靠地方政府拨款开展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会受很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要摸清家底,全面了解文物价值、质地、病害情况,分轻重缓急申请各级政府的修复保护资金。这项工作可以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开展,而对已经开始的修复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级保护修复项目的标准实施,申请一个落实一个,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转变文物保护仅是简单的修修补补的传统观念,要树立现代修复技术理念

基层博物馆大多还停留在考古修复层面,使用石膏对器物外形进行简单的修补,急需开展修复规程和修复理念知识的系统学习。首先要意识到文物修复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技术活,在修复保护前需要对文物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搞清它的传承和发掘过程;搜集修复前的音像图文字资料;采集样品进行分析试验,选择最佳的修复方法,制定全面的修复保护方案,最后才能在本体上进行修复。这涉及化学、考古、美术、数字化等各学科的知识,可以采取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工作。

当前的修复保护工作越来越关注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修复过程中还要对实际使用的工具、方法以及修复步骤进行全面的记录,留下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在修复后对文物进行长期的监控和日常维护。

二、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基层博物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机构建设,健全完善技术规范,强力推进科研工作,为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狠抓人才培养

人才流失和短缺一直是制约基层博物馆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可以采用引进专业人才、馆内学习交流、参加各级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以笔者所在青州市博物馆为例,自2007年至今,通过特殊人才引进、社会校园招聘等方式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近30人,大大充实了馆内的业务力量。近年来还一直坚持每周二职工业务学习交流活动,有专题讲座、技术研讨等多种形式,既能使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理念、专业知识得到更新提高,还充分激发了大家的潜能。同时,通过开展修复保护项目加强了与科研院校、博物馆际间的沟通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分类别、分层次为专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青州市博物馆馆还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各种短期或长期的专业技术培训,让大家增强业务知识、拓展人脉。

(二)狠抓机构建设

基层博物馆大都没有专门的修复岗位设置和人员设置,青州市博物馆2009年成立了文物技术保护中心,后又多次投入资金配备了修复、办公设备。该馆现为陶质彩绘文物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青州工作站、山东省陶器彩绘保护重点科研基地。

(三)狠抓规范完善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近年来青州市博物馆逐步加强馆藏文物保护项目在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在修复保护过程中,严格按照原方案中的技术路线实施,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模本。

(四)狠抓科研工作

科研是博物馆竞争力的核心,基层文物修复人员不能满足于仅仅当好一个修复技工,还要重视自身理论学习,从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今年,青州博物馆加强了文物修复人员与文物数字化、考古、美术史等学界的交流学习,逐渐由追求短平快的基础资料整理向高、精、深的学术研究转型。

三、以保护修复工作带动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扩大基层单位影响力

(一)带动修复技术推广

2009年8月至10月,青州市博物馆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承办“2009年国家文物局彩绘陶质文物培训班”,共培训了来自全国各文博单位的48名学员。这是山东省文博界第一次举办国家级文物保护培训班,扩大了青州市博物馆在全国文物界的影响力,带动了青州周边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带动展览提升

青州市博物馆配合修复保护项目定期举办修复成果汇报展,通过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直观、适时向社会各界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专门举办了修复后文物专题陈列展览,在展览中注重对民间征集的文物修复前后效果的对比,注入文物保护的研究成果,提升科技含量,增加趣味性,让观众更深层地了解文物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三)带动业务发展

基层博物馆的业务人员较少,分工并不明确,长期的工作中已逐步形成多学科合作的模式。近些年青州市博物馆在修复项目实施中,不拘泥于修复领域,将业务工作进一步延伸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文物科技应用研究、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区域考古文化研究等方面,带动了博物馆的全面发展。

在“三四三”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基层文博单位克服了资金、设备、人才、体制等方面的短板,通过开展基层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以点带面,全面带动了整体业务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基层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微信号:icuaorg

出品|国际大收藏家博物院

校审|王元

投稿|[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