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何以传

2022-07-30 21:29: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邓峰

山水(国画)19.7×23.8厘米清石涛

湖山一览图(国画)140×56.3厘米明唐寅

10年前,邓拓诞辰100周年之际,其捐赠的145件套古代绘画作品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出,按照宋元明清的历史序列,挂满了美术馆三层、五层的所有展厅,蔚为大观;同时,历经3年的保护成果也一并展示,观众可在互动中了解古书画修复的全流程;而美术馆也就此开始筹建艺术品修复中心,展开相关业务工作。此次大展可谓壬辰年春节京城的一场文化盛宴,令人大饱眼福。作为修复和展览的全程参与者,至今想来,仍是历历在目。

对于作为革命家、历史学家、杂文家、诗人的邓拓,一般观者想必是有所了解的,而对于他的书画爱好、鉴赏收藏,则可能所知甚少。邓拓的传统诗文修养源自于家族的熏染和青少年时期的笃爱,即使是在革命年代,依然作诗不辍;新中国成立后,邓拓在政治、新闻工作之余,操笔弄翰,并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到流散的古代绘画;自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以史家深沉的历史意识和诗人敏感的艺术气质投入到古代书画的搜集、收藏,且打算编写一本以实物原作为主的“中国绘画史”。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构想并未完成,在他去世前,却将自己的收藏整理挑选、汇为系统,捐赠于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珍藏。

如何看待邓拓的收藏与捐赠呢?其诗“心爱斯文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人民艺术新天地,展望方来万里途”可作解语:收藏不仅仅是物的拥有,更是物所凝聚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因而,他的收藏是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自觉守护,捐赠则是化私为公的薪火相传,而接力的中国美术馆则在“典藏活化”中将斯物、斯文惠于人民,传之久远。

正是带着这样的解读与体悟,时隔10年,在邓拓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了“斯文传古风”一展。“斯文”一词,内涵颇为丰富,既指典章制度,也特指文学;既指代儒士文人,也特定于此文此诗,还泛指一种文雅趣味。落实于展览中的人与物,体现在邓拓身上,则既是“士者弘毅”的担当与忠贞,也是高迈独立的人文风骨,正如展题前一句“清节迈多士”(唐·皇甫冉《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的恰当形容;体现于其收藏作品,则是以自宋到清的文人绘画演变为主脉,以及经典藏品中所凝聚的中国文化意蕴。合为一体,则是中国艺术人文精神的脉脉相传,“传”是古今的承递,也是动态的无尽。

然而,如何以意会可观的展览现场感呈现这一看似抽象却又内涵丰富的主题,成为我们再次策划邓拓捐赠精品展的重点和难点。或许,只有身临其境方能感知,在此只能言说其大略。

邓拓捐赠中最富盛名者当属传为苏轼的《潇湘竹石图卷》,此作收藏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在购得此作后,邓拓先后刻有“苏画庐”“潇湘竹石之居”等印,足见其珍爱之情。画中竹石,既是东坡自喻,也是邓拓自况。因此,“竹石”意象成为斯文古风的体现和整个展览的潜在脉络,暗喻着文士节气品性的千古不坠。第一板块则以“潇潇竹、磊磊石”开篇,以明代钱穀的《竹林高士》为引领,引导观者走入展中竹石之境,与之呼应的正是吴为山馆长雕塑作品《苏东坡像》。围绕苏轼《潇湘竹石图卷》,逐一展陈元明清以来文人竹石作品近10件,辅以诗文题句,在发展脉络中既可管窥中国文人画在“以书入画”中调节“状物”与“书写”的历史变迁,如赵孟頫所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也可体会竹石意象与自然感受、社会人文、个性气质之间融贯生发的恒久魅力,如朱耷《秋窗竹韵》之方圆奇构、倪元璐《洞天竹剑》之苍秀轩昂、郑板桥兰竹石之劲挺洒落等。为了营造风骨气氛,展场空间还布置了香港著名雕塑家文楼以青铜、不锈钢等材料所作的“竹”,简约而又现代,竹石的生命力穿越古今。

由“竹”的延展,则拓为花鸟草木之生灵,构成第二板块“移生动质寓兴意”。选展宋元明清花鸟画作品30余件套,既有院体和佚名画家景物丰富的高头大轴,也有文人名家水墨简淡的手卷册页,尤其呈现了自明季吴门画派到清中期前后扬州画坛水墨写意花鸟的蔚然大盛。何谓“写生”?何谓“寓兴”?何谓“写意”?策展团队不仅撰写了段首说明,按照历史序列排列作品,还针对重点展品进行了导读赏析,希望观者能够在细细品读中体会到中国花鸟画生动活泼的兴意所在。在这一板块中,辟出“邓拓书斋”场景,作为小型“展中展”,让观者通过历史照片、邓拓著述、自作山水、诗画酬唱等近距离感受邓拓的文士风范,尤其是由家属提供的曾长期悬挂于邓拓书房的恽南田行书联,联句诗云“名花未落如相待,佳客能来不费招”,配以华喦的《红白芍药》,构成一套绝妙的中堂画,可让观者涵咏再三。

由“石”的延展,则扩为山水自然之境界,构成第三板块“澄怀观道寄畅游”。选展30余件套元明清山水佳作,既有延续两宋“气质俱盛”的大山大水和遥山远水,如佚名的《岳阳楼图》、沈周的《万木奇峰》、唐寅的《湖山一览图》等,也有元季画家高蹈出尘的隐逸超然;既有吴门群体悠游都市山林的闲适旷达,也有董其昌所倡“绝去甜熟蹊径”的士气正宗;既有仿古出新的笔墨游戏,也有妙于剪裁的山川小景。笔墨与造化岂可偏废?展出的石涛《江干访友图》自题画语,畅言笔墨与“蒙养生活”之关系,正是要从一笔一画中去认知和把握大自然多样统一的内在规律,最终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若能循此而观,便可在清澄的心境状态下,既可细观体会自然之中所蕴藏的变化和规律——道,也可寄畅神游。

这一板块中,同样以文献资料和视频影像的方式设置“展中展”,动态展示中国美术馆多年来在邓拓捐赠作品方面所做的保存、研究、宣传等工作,构建无私捐赠与国家收藏之间于文脉赓续中的交流互动,也再次呼应“传”之深意,从美术馆展览传至每一位观者,这才是真正的“典藏活化”。

展览是观者与展品在特定时空中同构交融的场域。而对于背后的策划者而言,如何立题,如何选择展品,如何勾连展品之间的文化与视觉逻辑,如何将研究思路转化为可感的空间氛围,让展场空间的每一个因素都为此精神交流场域服务,确是巨大的挑战。对于参观者而言,若能亲临现场,面对经典,调动与激活自己的身心感受,相信每一次相遇都会有新的触发与对话。这正是我们所共同努力的方向。“斯文”在此,以待传观!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