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法史观”与书法史“超稳态”结构

2022-05-23 11:02:31 来源:网络整理

关于大书法史观的思考,源于我对中国艺术史的综合考察,是我近年来对中国艺术史、书法史的一个研究理路,这是一个大课题,非一文所能述及,故本文只是略引一二。

一、与书法史研究相关的史料、史实、史观与史识

在对书法史进行观照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和书法本体的角度,对书法史、艺术史和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的学术概念和内涵作一些重新的清理和阐释,这有助于全面理解书法史和书史研究。在谈到关于书法史的阐释时,我想引入一个“大书法史观”的论断。我所说的“大书法史观”,并不是就书体种类和艺术种类而言的,也不是说研究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去阐释,而只是就书法史本身和书法本体层面而言的。

所谓的“大书法史观”,是指在书法史的阐释中,应当用一种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承接性的史观去观照书法史,而不是用一种二元化、绝对化、分散化的思维去观照,要打破以朝代史来划分书法史的粗糙、保守分类方法,而是针对书法演进的本体规律,和书法史所呈现出来的特有特征去进行重新划分和归类。

比如,在传统的划分中,我们往往习惯于从当下书家的创作实践出发,来划分碑、帖以及北碑、南帖这两种范畴。所以,无论是碑帖相分也好,还是碑帖融合也好,其实首先都是用了一种二元化的逻辑思维在进行判断。我不是说碑学、帖学这种划分不正确,我是说,对于书法史,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阐释方式或视角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同样一部历史,如果从不同的历史视角去阐释,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当然,这些结论或许是互不冲突的,或许是互相冲突的,也或许这些角度中,存在着这个正确那个错误,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地去阐释历史,才能更接近于历史的本质和真相。

我所说的“大书法史观”,一方面来源于我对书法本体、艺术本体和书法史的重新思考和解读,另一方面则主要受到国际上较重要的几位当代史家之影响,如余英时、许倬云、黄仁宇、金观涛等。余英时是海外华人史学界的巨擘,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学术史、思想史和知识分子史,余英时的史学渊源,既有对中国传统学术,如乾嘉考据学和清代朴学的传承,也有对欧美学术学派的发挥,其研究极为注重方法论,比如,他研究汉代的生死观,并不是以文献证文献,不是从哲学讲哲学,而是从考古学角度,通过研究汉代墓葬壁画来考察汉代人的生死观。他研究朱熹,则是运用考据学的方法,将朱熹的历史世界全面地还原。许倬云是台湾史学界巨擘,其与余英时同出钱穆门下,但其史观和史识均胜超钱穆。许倬云有雄厚的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储备,其学术研究得益于台湾“中研院”的傅斯年等人,又接受过系统的现代考古学训练,他的研究视野极为广阔,思想史、学术史、经济史、社会史、先秦战争史、制度史、中西文化史等,但他研究文化史,却不用文化学的方法,而是用考古学和文化发生学的方法;他研究先秦政治史,则参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方法。他的历史研究打破了阶级、朝代、国别和民族界限,许倬云所展现的,是一部人类大历史,但,历史在他眼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清晰的脉络。

黄仁宇是“大历史”的倡导者,也是海外华人主观史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虽然黄仁宇在国际史学界,只能算是一个三流史家,但他的研究视角极有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批判地吸收。黄仁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从经济史、财政史和社会学的角度,注重于对历史进程的宏观和长线勾勒,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阐释了中国中古时期历史演变的诸多本体性规律。黄仁宇给我们书法史学界的启示是,我们不能将书法史锁定在一个狭小的区间内,不能割裂书法史不同体系、不同阶段之间的整体内在联系,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宏阔历史视角下书法史的整体性规律。我们不能仅仅从书法学角度去研究书法,如果我们从一个侧面的视角去贯通书法史,那么我们会看到一些本质性的规律。

金观涛关于中国中古史“超稳态结构”的论断,则给了我对于中古书法史“超稳态结构”的启发。朝代的更替、政权的变换、阶级的递变等政治因素的变化,都不会改变这种“超稳态”结构。但中国书法史之所以能维持这种“超稳态”,不在于其内部体系没有变化,而正在于其内部体系的不断变化、不断进新,不断吸收来自于体系之外的因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大历史”。虽然魏晋以降的经典文人书法曾一度占据书法史之主流,但艺术史上的主流与支流,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很多时候是相互激荡甚至是相互取代的。其实魏晋以后的经典文人书法,恰恰是在不断吸收民间书法、甲骨简牍书法和北朝刻石书法等所谓的支流书法形态基础上形成的。

我之所以要用较多篇幅来叙述学术研究法,乃是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上的客观呈现。不是历史不够真实不够清晰,而是我们的历史研究法还没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本质或真相。因此,古人提供给我们的靠文献记录下来的历史,只能作为我们的参考,而不能作为我们判定历史真实性的唯一依据。我们需要的是,在大胆假设或想象基础之上的小心而严谨的求证,这当然就需要超前的史观和科学的史学方法。

书法史本身当然是客观的,但书法史的这种客观与真相本身是需要阐释和还原的。任何阐释都不完全会是历史本身,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由书法史家不断阐释的历史。

 二、大书法史观与中国书法史的阐释

2.1、“大书法史观”之定义与概观

我所说的“大书法史观”,当然是建立于与书法相关的传统学术如金石碑版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现代的考古学、甲骨学、简牍学及敦煌学基础之上的一种书法史观。尤其是现代考古学的勃兴,为本世纪的书法研究和创作提供了最大的材料支撑和方法论支撑,它为“大书法史观”的提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参考。没有考古学和艺术发生学的贡献,我们的研究方法可能还停留于传统的文献考证层面,很难将最新的考古材料与书法艺术相结合,自然也很难拓宽史学研究的视野。“大书法史观”当然不是对书法本体无限制地泛化,不是把书法当成美术或其他艺术门类来研究,而是要打破朝代界限,寻找书法史演进中的一些宏观性、本质性或长线性的规律。中国通史中的朝代划分法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和阶级色彩,而书法史的演进自有其一套独立的规则与逻辑。以朝代更替或政权变化来作为书法演进的依据和标准,这是很粗糙的做法,早已不适合艺术史,艺术史本身有其独立性,虽然中国的艺术史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政治史和社会史,但这不能改变艺术史的相对独立性。

所以,我们需要将书法史置于一种没有割裂的历史中来考察,并考察各时代书法史、书体史、笔法史、结构史等等之间的延续性、嬗变性和融通性,并用艺术发生学而不是社会进化论的眼光去审视书法史的演进。尤其是考察过渡历史时期或朝代更替之际,书法的形态嬗变,书法技法与书体在过渡历史时期的表现形态。这当然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完成的。我要强调的是,我们以往的书法史,如果不是通史,就是侧重于对固定朝代固定书风的研究,比如,习惯于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书法人为地切割、分段,然后给每一个时代设定一种固定的书风,并强调这种代际之间书风的独立和断裂。事实上,单就北宋苏轼来说,苏轼文人书风的形成,不仅仅来源于魏晋和唐人的文人帖学书风之影响,还受了诸多北朝碑刻书法、唐人写经书法以及民间书法的影响。我将在下文中就此详述。

因此,相比于以往的断代史、通史或者是个案史研究,我更倾向于,以一种大历史的视角,重新观照书法史。我更强调各个历史时期前后书风的延续性、嬗变性和融通性,强调处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不同审美元素的融合。

这当然不是对过往历史的反动,而只是另外一种历史视角。比如,相比于帖学、碑学的分离与融合,我更强调帖与碑在书法本体上本身的内在一致性,进一步说,我不倾向于以南帖和北碑、帖学和碑学来划分书法的两大用笔体系,因为帖和碑本不可分割。不少理论家往往强调碑、帖用笔之差异,其实,这本身不属于碑和帖的差异,而是书体与书体之间用笔的差异,比如魏碑和唐楷。魏碑和唐楷其实都属于楷书,但其差异在于,一个属于古体,一个属于今体。这并不是说今体和古体就是截然对立或截然相分的,而是有前后的承继性和嬗变性。属于今体范畴的唐楷,其实是综合了北朝碑碣书法和南朝二王书风之结果。因此,只有前后的演变,而没有绝对的分立。陈振濂在其关于《魏碑的艺术化运动》的长论中,系统地指出了北碑与南帖,一个为刻、一个为写的差异化用笔特征。刻和写因其书写工具的不同,自然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其用笔特征和书风也有较大差异。因为书写强调时间秩序,而凿刻只强调空间秩序,所以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能以此来作为北碑与南帖书风区分的主要依据。因为,时间秩序只是书法审美特征的一个表现,而不是全部表现。而且,北碑凿刻的过程虽然不具备时间性特征,但是从其效果看,却仍然具有书法美的时间性特征。所以,不能因为北碑凿刻的过程中没有时间秩序的约束性而否认北碑作为书法艺术的时间性特征。从视觉效果层面来看,无论是靠书写的南帖还是靠凿刻的北碑,都是具有时间性特征的。这里的时间性特征是指汉文字内部笔画的时间特征,而非书法文本的时间特征。如果我们要去强调北碑的凿刻,并进而强调北碑凿刻过程中的非时间性特征,那么,这等于是将北碑的书法性否定掉了,也即等于承认北碑不是书法了。这显然是不合历史的。所以,我们更应探讨的是,北魏碑刻的笔法来源与演变之过程,北碑的艺术价值是怎样被后来的书法史得到认可的,而非刻意去强调刻与写之差异性,从而倡导一种碑与帖截然相分的用笔体式。

我当然不是强调碑与帖的趋同性,或者用一种同一性的艺术逻辑去重构书法史,且是强调书法史各个体系之间的关联性,而不是决然断裂的。当然,我们在强调书法史不同体系之间书法谱系的有机联系和影响时,还应看到,同一体系内部书法谱系的差异性。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不同体系,其实恰恰有着诸多的关联,而我们所认为的同一体系之内的书法谱系,则恰恰有着较多的分野。我之所以不主张或不倾向于用碑或帖来描述两大书法体系,乃是为了杜绝那种习惯性地认为帖好或碑好的无谓之争。当然,康有为、阮元、包世臣等人的碑学主张,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一种革命性主张,它改写和丰富了中国书法史,康有为是想挽救自明清以来盛行的那种靡弱、僵滞和板正的馆阁体帖学书风的颓势。也就是说,康有为的学术贡献在于,用一种貌似极端的学术主张,去否定另一种极端的学术主张,从而开启了一个兼具革命性和极端性的学术主张。

我们以往的书法史写作,更多地强调以二王为代表的精英文人书法,也即帖系书法,而精英文人书法又基本上都是由个体式的精英文人书家所创造的。因此,我们的书法史,往往变成了一部带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历史,这是英雄史观的产物,却忽视了英雄诞生的背后,往往是无数无名英雄的支撑(社会史中的英雄就相当于书法史当中的精英书家)。因此,在研究精英艺术史的同时,我们应该关注精英艺术史的渊源与流变。事实上,在个体式的精英书家诞生之前,中国书法还有一部十分漫长的历史,而且,这部历史是由无数无名书家或非精英书家所撰写的历史,它是历史的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即便是在唐代精英文人兴盛的时代,像敦煌写经这样的珍贵艺术文本,也基本是由无名书家创造的(下文将详述)。

因此,相比于较为泛滥的精英史观,我更为强调非精英史观。当然我不是否定或削弱书法的精英文人特征,而是主张从“大历史”角度,强调书法史演变的本体性规律。中国书法当然是文人的产物,但我更强调从非文人化到文人化再到精英文人的这么一种由民间向庙堂、由下层向上层、由平民向精英演变和融合的过程,我更强调书法史、艺术史的动态性演变特征,而不是静态的。

2.2、“大书法史”的“四大源流”与“四大体系”

我所说的书法史的动态性特征,是指同一书法体系之间和不同书法体系之间的流动、演变的动态性特征。比如中国书法史上篆籀演变的过程、隶变的过程、楷变的过程、从隶书到章草到今草演变的过程(也即从古体到今体演变的过程)、从魏碑到唐楷演变的过程、北碑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演变等等。这些当然在书法史上也被反复提及。但是,我们往往将过多的精力用于对成熟时期成熟书家或成熟书风(也即定型书风)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处于过渡历史时期过渡性书体、过渡性书家和过渡性书风的研究。比如,从夏朝到周代,从史前刻符到先秦篆籀书的演变,从先秦古隶到西汉今隶再到东汉末八分书的隶变过程,从东汉末成熟的八分铭石书到三国魏晋之际章草体的演变,从北魏碑刻到唐楷这一过渡时期过渡性书体的演变等等。

以隶变为例,隶变历经数百年,而目前,书法界关于处于这隶变期间的楚简帛书研究还相当匮乏。相反,倒是其他领域,比如考古学领域的学者对于楚简帛书的研究有相当成果问世。2009年在湖北武汉举办的首届全国楚简帛书法学术研讨会倒是开了一个楚简帛书法研究的先河。与会学者中,有不少即是非书法界研究楚简帛的专家,但由于大部分学者不谙书法艺术,所以一般也只是从文字学和考古学层面进行研究,而无法将文字学与书法艺术学有机结合,我认为这需要我们书法学术界的深入关注。

细而论之,“大书法史”当涵盖“四大源流”与“四大体系”。

“四大源流”包括:晋唐文人书法、北朝碑碣与写经等民间书法、甲骨简牍书法、史前刻符书法。其中,晋唐经典文人书法是主流,而史前刻符是源,北朝碑志与写经等民间书法是支流。但是在“主流”中,又可以分出“源”,如东晋二王书法是此后文人书法之源,而北朝碑碣书法则是唐代碑志书法和晚清碑学书法之源。对书法史源流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书法之嬗变与演进史。

“四大体系”的标准:一是同一时代同一体系之间的影响与迭变;二是不同时代同一体系之间的影响与迭变;三是同一时代不同体系之间的影响与迭变;四是不同时代不同体系之间的影响与迭变。

同一时代同一体系之间的影响与迭变。这个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产生。比如宋代就是个典型。“宋四家”苏黄米蔡,虽然各自书风迥异,但其书学理念基本趋同,都是对二王书风的创造性汲取,都是对唐代尚法传统的批判继承,都是尚意书风的精神领袖人物,而且,都同时影响着同时代的人,并且对后世同一脉络的文人书家皆有重大影响。关于这一体系,古往今来的诸多书法学者都已经进行过较多的研究,不再重复。

不同时代同一体系之间的影响与迭变。这个也较容易理解,且在现有的书法史上,也较多个案存在。如颜真卿对王羲之、苏东坡对颜真卿、黄庭坚对怀素、王铎对二王和米芾的汲取等等,都是属于不同时代同一体系之间的影响与迭变。虽然书风有所不同,艺术价值也有高下之分,但基本都不脱离文人帖学书法这一脉络。

同一时代不同体系之间的影响。这个较难理解,看似也最难产生。但实际上,恰恰最容易产生。无论在书法史还是美术史上,都有很多例证。如,汉代大量的墓葬壁画艺术,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于印度佛教美术体系的影响,且这一时期的壁画艺术,受到来自于印度佛教美术、本土的儒教艺术和道教艺术的三重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许多的汉代墓葬壁画艺术中,看到了既有伏羲女娲、又有达摩祖师的图案,伏羲女娲是中国本土神仙的代表,它代表了一种道家的升仙思想。而达摩祖师则是佛教追求来世思想的反映。而汉代的生死观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升仙思想,而升仙思想却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佛教题材来表现的,这种反题材的美术创作,实际上反映了佛教传入之初,人们思想观念的模糊或混乱,但是,一当它们融入到壁画这种艺术形式中,就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我们研究汉代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如果仅从哲学文献中去寻找论据和素材,显然是很不充分的。然而,如果我们从考古学入手,从大量被发掘的墓葬去研究,用地下的文物去证明地上的文献,我们很多的认识就会豁然开朗。旅美华人学者巫虹关于大量汉代墓葬壁画的研究,就为我们对美术史、书法史的观照提供了这样一种全新的视角。

美术如是,书法亦如是。唐代书法史中,经典书法与民间书法的融合最能为我们提供研究的新视角。我们现在的唐代书法史轮廓,大部分都是颜柳欧褚等代表性的书家,或者是具有标准范式的唐楷,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唐代的写经书法一脉。如果按照一般的书法史,写经书法显然不属于文人书法,甚至与帖学、碑学无涉,既不是二王书风,也不是北碑书法,而是属于民间书法范畴,它本身受佛教的影响较多,更为主要的是,它都是由一些无名书家或民间书手写的。其书写的主体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寺院的佛教僧侣,一类是民间的抄经生,而这两者都不是文人。但是写经书法却是书法史中的重要艺术珍宝。如现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敦煌写经卷,大都出自于隋唐时期无名书家之手。如果不是考古学的发现,恐怕这些经卷杰作永远都无法会被认为是书法艺术。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抄经没有落名字,就认为其不是书法艺术。专业抄经生的书法,往往来自于对本朝或前朝著名书家的临习,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敦煌的写经卷,大多风格各异,既有如欧阳询、颜真卿楷书的气度浑厚、法度谨严,也有如钟王小楷的萧散出尘,可谓千姿百态,从中能看到其对隋唐时期知名书家如欧、虞、颜等书风的延续和学习;而另一方面,唐代的不少知名书家,也较多地受到北朝刻石、敦煌写经等民间书法的影响。

今人多倡“激活唐楷”。所谓“激活唐楷”,无非是追求楷法极则,重新拾捡唐代书法的魅力。然今人多知颜柳楷法之极则,而不究颜氏之笔法源自何处。其实,颜鲁公楷书笔法源自多处,可以说,他至少吸收了三个不同体系的审美元素:第一为两晋钟王书风,此不多述;第二为北朝刻石和隋代碑志,这从其多处碑刻不难看出,亦不多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