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欹器深圳“复生”
“欹”,倾斜的意思,“欹器”是中国古代用来打水的器皿。电影《孔子》就是以欹器注水的开场镜头来揭幕孔子一生的故事,水不断注入陶器,直至装满,倾覆。这一具有警戒意义的器物也是人所共知的座右铭之由来。然而遗憾的是,欹器遗落在诸多的史册,久已失传,人们仰其大名,却从未见过实物。
走进深圳设计师孔森的工作室,看见了传说中的“欹器”,琉璃材质的流光溢彩,青铜的则古雅典朴,吊挂于落地窗前的框架中,一律倾斜着,让人注水,水浸到一半时,容器完全垂直,一旦水满,“哗”一声容器翻转,水倾泻一空,容器左右晃荡,慢慢静止下来,又保持倾斜的状态,典籍记载中“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一幕就在眼前上演。
孔森将自己设计再造的这一器物定名为“孔氏欹器”,并取得了外观设计专利。在去年的第二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中,欹器夺得优秀奖,不久前还被孔子故里曲阜市孔府文物档案馆收藏。
孔子故里寻踪
一笔写不出两个“孔”字,设计师孔森因为自己的姓氏,对有关孔子的历史文化尤其注重学习和研究。去年的一次山东之行听文人讲故事,他才第一次知道了“欹器”,并且据说孔子当初也不知是啥东西,之后总结出谦受益、满招损的人生诫训用来教育学生。
战国时《荀子》一书《宥坐》篇有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果然,在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圣迹殿里,孔森找到了一块有关孔子《观欹论道》的石刻,还有一幅明代画家彩绘的《观欹器图》。如同史书中记载的一样,孔子正带领学生恭敬地向一位守庙人询问殿堂中央的盛水器。画面正中,正是处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三种状态的欹器。画面上的欹器悬挂于一个框架之上,云牙大口,圆底筒形,边饰雷纹。
由于欹器具有的警世寓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至圣先师孔子和历代的君王将相都非常看重欹器,将它视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警戒之物,经常恭敬地放置在座位的右边,时刻提醒自己为人的准则。然而不幸的是,欹器却几度失传。中国史书对欹器多有记录,各朝各代的能工巧匠也都竭尽所能地设计、制作欹器来显示自己的技艺。可是欹器的实物在哪呢?
故宫里唯一传世欹器
回到深圳的孔森开始研究欹器,决心重塑这一失传的国宝。
查阅浩瀚的典籍,搜索考古发现,孔森了解到,实际上在西安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半坡遗址中发掘有一种尖底、口小的陶器水罐,在水罐的腹部中央偏下有两个系绳用的环耳。当绳子吊起空罐子的时候,罐子是倾斜的,放入水中水很容易进入罐中,但水装到一半的时候,水罐就会自动的立起来,如果水盛满了,将盛水的罐子提起来,水罐又会倾斜把一部分水倒出来。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瑞典的东方博物馆收藏的上百件中国仰韶文化遗物中,也有这样一件用来打水的长身圆腹、两头尖的大体量陶壶,而瑞典专家们惊叹的是五、六千年前的中国人就能巧妙地运用浮力轻松解决打水难题。
如何体现古人的智慧呢?孔森又一次来到北京故宫博物馆院,那里保存了唯一一件清末传世的“欹器”的实物。它的样子像个插屏,底座上有一个框架,在框架上横框正面錾刻有篆体的“光绪御制”4个字,框架的中央吊挂着一个直径12厘米、高14.7厘米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两边的乳钉形轴与框架内侧的针状轴衔接,这样,容器就可以在框架上沿一定方向转动。
盛世重拾传统智慧
历时半年,以平面设计著称的孔森跨界到产品设计,绘图、设计、反复研究,找专门的技术人员制模、锻造,终于这一“孔氏欹器”达到“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效果。在材质上他选择了琉璃与青铜两种,在他看来,青铜有复古的意味,而琉璃则现代时尚,体现美好生活,但却不忘警戒之道,这种反差更引人深省。
今年文博会期间,这两款“孔氏欹器”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展示大厅里绽放光彩。众多的海内外宾朋初始都以为是件新巧的工艺品,一问之下才不免为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所折服。
对于欹器的重塑,孔森的理由是,“我们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样珍视历史,让欹器盛世重现也是为了弘扬孔子文化与民族精神,让孔子礼器的智慧和光芒照耀我们这个时代,它也应该成为我们当代社会生活的准则与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