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罹劫150年:不能忘却的纪念
首次修复可移动文物志愿者功不可没
历时半年的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最近即将启动全国巡回展。据记者了解,修复文物将于11月首次离开圆明园,在《南京条约》的签订地南京静海寺展出。以瓷器为主的圆明园出土文物展和以石刻为主的圆明园回归文物展是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均为首次举办,也最受国人瞩目。
圆明园首次修复可移动文物
“这些瓷器太精美了。”驻足观赏圆明园出土文物展的外地游客刘想感慨道。“此次与公众见面的是部分修复文物,已修复完成的150件文物涉及瓷器、铜器、玉器和石刻等种类,这也是圆明园首次修复的可移动文物。”主持修复工作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于洋介绍,基金会在今年3月与圆明园管理处启动了“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基金会承担部分受损文物的义务修复工作,截至目前修复已花费上百万元。
“长期以来,这些珍贵的文物一直躺在仓库里睡觉,这次修复,纪念的性质更多一些。对圆明园来说,只修复150件文物远远不够,今后文物修复将成常态工作。”于洋说,保护圆明园文物并加以展示,意义非同寻常。这次修复文物中以瓷器数量最多,大部分都有使用过的痕迹,其中不仅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使用的精致器具,也有宫女、太监用的普通瓷器。其修复“原料”是来自历年圆明园遗址整修和考古勘探出土的3万多块残破的瓷片,这些碎瓷主要分布在畅春园、长春园等附近。“目前3万多瓷片只用了7000余块,剩余瓷片还将继续完成修复,希望能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激发国人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和使命感。”于洋介绍说。
大学生志愿者加入修复
“要在3万多片碎瓷中配对、重塑出一件件没有原型参照的文物,好比一个庞大杂乱的高级拼图游戏。”于洋介绍,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扩大修复工作的社会影响,基金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来自高校文博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
没有考古和文博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能否担当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对于记者的疑问,于洋表示,对志愿者有专门的培训,而且他们承担的主要是挑选、分类工作,负责从3万多瓷片中挑选出有关联性的瓷片,后期的清洗、整理和拼接成形工作主要由专业修复工作人员完成。“由于时间和专业修复工作人员有限,只能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专业修复工作人员指导下去完成前期修复工作。”于洋说,挑选的这些志愿者主要是来自北京高校相关专业的100多位大学生。
修复工作挑战耐心
“修复的进展是艰难的,甚至一个碗就需要两个半月的修复时间。”于洋介绍,康熙青花双龙戏珠碗是修复的一个奇迹,这个碗从3月26日开始修复,到6月16日才拼成,历经两个半月,其完整度超过80%。此次修复的效果是令人欣慰的,完整度达到50%以上的文物达64件,许多完整度甚至达到70%以上,如康熙青花龙红海水纹盘和康熙釉里红龙缠枝花纹碗等修复完整度都相当高,其余的文物则是完整度为50%以下的。于洋解释,完整度达到50%的即属于相对完整、符合修复一般展出标准的文物。
在古代建筑档案展——清代样式雷图档展的展览现场,记者看到,这里设有可供参观的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游客可观看文物的分拣、清理、拼接、塑型等修复过程。隔着透明的大玻璃,记者看到,除了可以看到修复用的特殊工具外,还有一些常见工具如牙签、棉签、小刮刀等。专家告诉记者,因为按照有关规定,文物修复不能离开圆明园,因此主要的修复工作就是在这间不足60平方米的小房间内进行的。
志愿者宁思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鉴定与保护专业的大一学生。她告诉记者,牙签是用来调胶的,用棉签擦拭文物要比毛巾更好,小刮刀则是为了剔除瓷器表面的杂质。来自外地一所大学的潘婷婷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却是修复工作时间最长的“元老”。“修复工作挑战的是耐心,每一个碎口都是唯一的,每拼接一片都要从上千残片中找寻,如大海捞针一般。”潘婷婷说,许多碎片都来自统一的器型和花色,没有耐心,是不可能完成工作的。
文物修复要呈现残缺美
“捧着一只花费了自己心血、刚刚拼接好的青花瓷碗,看着凝固的历史在自己手中重现,那种感觉难以名状。”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志愿者宁思对记者说,每完成一件瓷具修复后,她都会仔细检查每一处接缝密合度,并用棉签小心擦掉残留的污垢。
记者注意到,多数修复文物都是残缺不全的,一些修复好的瓷碗上,还可以看到一道道白色的石膏线。“这次修复系展览性修复。”承担修复后期主要工作的北京金鼎方文物修复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孙丽娜在接受本报记者时介绍,文物修复按照修复的功能和目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性修复、考古性修复、展览性修复等种类,使用的材料和修复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次修复采用的是石膏配补法,就是用白石膏来衔接,缺失处“留白”。
据记者了解,在修复工程的第一步——拼对成功后,究竟该用什么手法修补这些圆明园文物,一度让修复团队犹豫不定。为此,今年6月,圆明园选择了20件价值相对较低的明清民窑破损文物,按照“可逆性”原则分别采取3种工艺方式即白石膏配补法、配补处描金法和可识别性恢复原有图案修复法进行尝试性修复。
在今年7月召开的“首批圆明园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上,与会的文物保护和修复专家对这些修复瓷器进行了评审。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组长王丹华指出,虽然描金修补色泽上相对美观,但无法展现圆明园文物的沧桑。此次用白石膏修补的瓷器,石膏颗粒稍大,有些粗糙,不过可以显现出历史的沧桑感来。
专家一致认为,圆明园瓷器文物的修复,应根据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特点保留其遭破坏后的历史信息,对于缺失的部分,在无依据的情况下,不主张进行图案复原。如在修复一件名为“五福捧寿”的青花盘残件时,修复人员曾根据该残件保留的三只蝙蝠图案为参考,绘制出缺损的两只蝙蝠。专家认为,这种修补不符合修复文物的真实性原则,在没有确实依据的情况下,修复应按补白的形式出现,或者保持原有的破损,不能以假乱真。“一方面要展现文物的精美,另一方面还要留下其独特历史信息,毕竟圆明园是个特殊的地方。”于洋介绍,按照专家建议,第二批、第三批文物修复只采用白石膏配补法。以这种方式修复后,被修补的地方十分刺眼,精美的文物和白色石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残缺感和沧桑感。
流散文物盼望回家
流散文物是中国文化之痛,据了解,散失在国内外的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这些流散出去的精美文物仍在翘首企盼回家。
精美石刻回家了
记者看到,在圆明园回归文物展现场,石桌、西洋石构件、石狮子等石刻精品让许多游人痴迷。为防止风吹日晒,工作人员为石刻文物搭起了棚子。记者注意到,这些石刻的文字说明中都有编号、名称、规格、流散地和捐赠者、回归时间等信息。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科长秦静说,回归的文物原来主要在西洋楼景区零散摆放,这样集中地对游人开放还是第一次。今后圆明园还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有关部门一起,对它们进行清洗保护和脱盐处理。此次展出的57类、85件石刻文物都是北京市的单位和市民捐赠的。
石刻回归还隐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展览中一对憨态可掬的石鱼很引人注目,它的发现还有点传奇色彩。2003年,即将大学毕业的刘阳路过西单附近的一个胡同,瞥到一个院子中的这对石鱼,被其独特造型所吸引。后来刘阳恰好被分配到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工作,当翻看到法国传教士亚乐园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一张圆明园老照片时,他眼前一亮,原来照片上有自己见过的石鱼。很快,专家对胡同里的石鱼进行鉴定,确认为圆明园文物,2007年,这对每只重达一吨的石鱼终于回家。
流失文物家底亟待摸清
2006年,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批复圆明园管理处,正式开展流散文物回归征集工作,此后主动将文物返还圆明园的单位和个人逐渐增多。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表示,为寻找海外流失文物,管理处曾于2009年成立工作组专赴美国寻访,找到超过400张老照片及流失文物,目前寻访工作仍在进行中。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于洋表示,启动圆明园文物巡回展,目的之一是希望社会关注流散文物,摸清家底。
“这次展出的回归文物只是流散文物的冰山一角,大部分圆明园文物精华流失在海外。”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现代研究中心主任王开玺告诉记者,“圆明园不仅是清王朝的政治中枢,也是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王开玺解释,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帝王长年居住在圆明园,每年在圆明园生活的时间长于承德的避暑山庄,在避暑山庄的时间又长于故宫,其实故宫主要是举行大典仪式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圆明园经年积累的稀世文物和艺术品数不胜数。虽然当时有陈列清册,但如今这些清册多已遗失,圆明园文物数量也成了历史之谜。“流散文物是中国文化之痛。”王开玺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全世界47个博物馆中有167万件中国流散文物,流散在国外民间和个人手里的更多,大约是这个数字的10倍即1700万件左右。
返还流散文物全球倡议发出
针对流散文物,在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活动中,圆明园发出了全球倡议书,呼吁持有圆明园文物的个人或机构返还所持文物,呼吁热爱和平的人士共同抵制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等活动。
“150年前的圆明园,是人类文明的顶级瑰宝;150年后的圆明园,是历史的箴言,是拒绝战争、共创和谐的文化警钟。”倡议书称,要感谢多年来帮助圆明园文物回归原属地的人们,感谢他们对中国人民民族情感和文化权益以及人类历史记忆的尊重。圆明园管理处有关人士介绍,倡议书将陈设于圆明园,进行为时一年的签名征集,希望通过它唤起人们对流散文物的共识。
据了解,围绕150周年纪念开展的多项文化交流中,专门邀请了《1860:圆明园大劫难》作者、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和《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作者、台湾历史学家汪荣祖参加相关活动,两书中的资料也为圆明园海外寻宝提供了线索。